布格缪勒,20-塔兰泰拉舞曲
演奏者:Valery Lloyd-Watts
布格缪勒的Op.100终于写到只剩下两首了,俺现在的心情真是灰常灰常酸爽!!
关于塔兰泰拉舞曲,能说的还是挺多的,这是made in意大利南部的一种舞曲,据说和毒蜘蛛有关,体裁来历我就不写了,网上搜索“塔兰泰拉”会有非常详尽的资料。
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老夫只说网上没有的东西!
这种舞曲最早运用在键盘音乐里,我能找到的是18世纪意大利的D.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他的《D大调奏鸣曲》(K.278/L.15)就是一首6/8拍的塔兰泰拉舞曲,有着非常急速的三连音。
而到了19世纪,在浪漫主义风格里,最早在钢琴音乐上采用塔兰泰拉的是德国作曲家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他的《e小调钢琴奏鸣曲》(Op.70)第3乐章就是一首塔兰泰拉舞曲。
也许因为这种舞曲的狂热让太多人为之迷恋,而快速节奏又可以让钢琴家有炫技装逼的机会,所以在韦伯之后,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莫什科夫斯基、麦克道威尔、夏米娜德……很多浪漫时期作曲家都写过塔兰泰拉的钢琴曲。
布格缪勒是19世纪的人,这首应该是所有塔兰泰拉舞曲里最简单的之一了(当然,巴斯蒂安教程第3册里的那首更简单)。
作品是布格缪勒Op.100里惟一用ABACA回旋曲式写作的两首作品之一(另外一首是《行猎》),d小调,带有引子和尾声。
引子:1-8小节
A:9-16小节
B:17-24小节
A:25-32小节
C:33-48小节
A:49-56小节
Coda:57-66小节
引子有些不起眼,但其实是这个作品的技术重点,手指要保持非常整齐、有力、积极的快速跑动。特别要把渐强与渐弱表现出来,这种一放一收的乐句气息,正是乐曲的意大利风格所在。
第9小节开始是作品的主部A:
这里左手的主三和弦所描写的就是跳舞当中那种跺脚的节奏。
其实这里的第一个乐句已经交代了塔兰泰拉舞曲最典型的两种节奏型:
第一种是平均时值的8分音符三音组;
第二种是前长后短的4分音符加8分音符(a),中间有休止符的节奏型(b)其实是这种的变体。
不知大家看过电影《1900》没有?里面有一段男主角在下等舱里弹琴的情节:
一个意大利佬让1900弹一段塔兰泰拉舞曲,随即哼出一个节奏,然后1900就即兴演奏起来……
这个电影片段的音乐展示的,就是塔兰泰拉最经典的节奏型,所有的塔兰泰拉舞曲都万变不离其宗。
17小节开始的第1插部B,节奏上只是前面第二种节奏型的一个延续。三连音的加入让作品节奏更加活泼,加强了流动感,有跳跃的感觉。
第2插部C从33小节开始,音乐转到D大调,技巧上变成以双手跳音为主。
但是从41小节开始,在此前乐句变化反复时,有个恼人的小技巧——右手以倚音形式出现的快速同音反复。
每次教学生教到这里时,都会有一种“你这磨人的小妖精呀”的感觉,因为这里的手指要求非常快速,音色要干净,颗粒性强,很多学生会因为手指太软弹不清楚,又或者太硬把音色弹得像僵尸一样,确实有些磨人。
但我恰恰觉得这是整首曲子里最有意思的地方,因为这个同音反复的乐句,正是描写塔兰泰拉舞曲里面双脚迅速前后落地发出“嗒嗒,嗒嗒”的声音,有点踢踏舞的感觉。
尾声里面特别要说的是有一个速度变化,第62小节有一个渐慢渐弱的术语,但是在最后两小节要回到此前的原速:
这种细微的变化,对学生的速度感把握而言,是一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