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出来的釉色

釉是陶瓷器表面的一种玻璃质层,釉层使陶瓷表面光洁美丽,吸水性小,易于洗涤和保持洁净。由于釉的化学性质稳定,釉面硬度大,又使瓷器具有经久耐用和耐酸、碱、盐侵蚀的能力。此外,颜色釉还能起到装饰作用,使瓷器更美观。

我国古代陶瓷釉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照釉的成分:可以分为石灰釉、长石釉等;

按照烧成温度:可以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

按照烧成后的外表特征:可以分为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无光釉、结晶釉、玻璃釉、开片釉、窑变釉等。

瓷器的施釉方法也有多种:如浸釉、蘸釉、浇釉、喷釉、荡釉、滚釉、刷釉等。

【吹釉】明、清时期一种陶瓷施釉技法。又称喷釉。用竹筒一节,一端蒙以细纱,蘸釉浆后,于另一端用口吹釉于坯面,反复喷吹使坯表施一层厚度均匀的釉。釉层厚薄以吹的次数控制,薄则吹三四遍,厚则吹七八遍。精细制品采用此法施釉。正如《陶冶图说》所记:“截径过寸竹筒,长七寸,口蒙细纱,蘸釉以吹。吹之遍数,视坯之大小与釉之等类而定,多至十七、八遍,少则三、四遍”。吹釉多用于琢器和大型圆器。

吹釉工艺



一、炉钧釉

炉钧釉创烧于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其它施釉方法是在素坯上吹以翡翠色底釉(以氧化铜着色的粉彩颜料),再在底釉上吹以广翠色釉(以氧化钴着色的粉彩颜料),两种色釉经过窑火烧炼,相互交融,在釉表形成深浅、长短不一的垂流条纹,有的弯曲,有的垂直。器内釉面呈现山岚云气与斑点交混在一起的片状纹,层层排列整齐。由于釉中含有粉剂,故釉层厚而不透明。

炉钧釉是仿钧低温釉,此后历朝均有烧造,盛行于雍正、乾隆时期。此种釉有施于瓷胎上者,也有施于宜兴紫砂胎上者,烧成后釉中紫红、蓝、绿、月白等色熔融一体,斑璨淋漓。清人撰《南窑笔记》曰:“炉均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炉钧釉主要以流淌的蓝釉形成自然的垂流条纹,其间密布红色或青色斑点。雍正朝炉钧釉瓷器上那种红中泛紫、似成熟的高梁穗颜色,被称之为“高梁红”。


1.清雍正炉钧釉铺首耳壶

壶仿青铜器造型。撇口,束颈,丰肩,腹下渐收敛,高圈足外撇。肩部置对称象耳衔环,俗称“铺首”。口、肩、腹、胫部凸起弦纹。通体施炉钧釉,釉质凝厚,釉色以深蓝与浅蓝为主色融熔于一体,流动自然,形成长短不一的垂流条纹,色彩斑驳。外底阴刻篆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此壶造型古朴,釉色素雅,其肩部以象耳装饰,寓意太平吉祥。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2.清雍正款炉钧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

花盆托呈六瓣菱花式、折沿、浅弧腹、里心平坦、内壁出筋12道、底下承以三足,外底暗刻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通体施炉钧釉,釉色以蓝色为主,其间密布星星点点的红、青色斑点,具有变化万千的自然之美。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3.清乾隆炉钧釉直口瓶

瓶小口微外撇,细长颈,颈、肩部凸起弦纹一道,圆腹,腹以下渐收,圈足微外撇。器内、外及圈足内均施炉钧釉,足边无釉。此瓶釉色为蓝、青相互交织,釉面纹样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传世炉钧釉瓶、尊、炉以青、蓝色釉居多,带红点者较少见。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4.清乾隆款炉钧釉双耳三足炉

造型仿古青铜器。炉直口,口两侧对称直立两环形耳,短颈,扁圆腹,底下承以三个锥形足。内外施炉钧釉,釉质凝厚。外底阴刻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此器造型端庄,制作精致,釉面不带高梁红色斑点,又被称为素炉钧。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二、洒蓝釉

瓷器釉色名。又称“雪花蓝釉”、“洒蓝釉”。明宣德时景德镇所创,清康熙时烧制成熟。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所余白釉地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

洒蓝釉创烧于明代宣德年间的景德镇,之后停烧。到了清代康熙时期才又恢复生产。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洒蓝釉瓷器呈色稳定,做工精细,很多辅以金彩装饰,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由于烧造时的工艺复杂,成功率比较低,因此洒蓝釉瓷器在当时也是比较珍稀的一个品种。清代后期,洒蓝釉瓷器的烧造水平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无法与清早期的器物相比。因此,从收藏的角度讲,清代的洒蓝釉瓷器还是以康、雍、乾时期的制品为最佳。

1.清康熙洒蓝釉描金花卉纹带盖糊斗

糊斗分盖、器两部分,均施洒蓝釉为地,描金为饰。盖折沿、平底;器敞口、直颈、扁圆腹、圈足。盖顶以描金绘朵花纹,盖之折沿及器口沿处皆绘卷草纹一周,且对应留一凹槽,器颈部饰如意头及点珠纹,腹部绘4组朵花纹。足内白釉无款。
糊斗为文房中盛糨糊之器,加盖以防鼠窃。此器型制稳重大方,色调清雅,描金纹饰显露出皇家的富贵气派,是宫中专用的盛糊之具。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2.清康熙洒蓝地五彩人物纹笔筒

笔筒呈圆筒形,圆口,直壁,玉璧形底。内施白釉。外壁洒蓝地五彩装饰。主题图案绘魁星右手执神笔,左手于胸前握一银锭,立在梅花树桩之上,作向前奔跑状。外底心施白釉。无款识。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3.清康熙洒蓝釉描金山水人物纹笔筒

洒蓝又名“雪花蓝”,釉面看着斑斑驳驳,好像一件蓝釉器物上飘落有雪花般的视觉效果。洒蓝最早创烧于明初宣德时期,传世作品极少,到了清代康熙朝,洒蓝才开始流行。康熙时更愿意在洒蓝加绘金彩,抽象与具象结合,形成一个全新的风格。唯一的缺点就是金彩容易剥落,保存不易。

观复博物馆馆藏

4.清光绪洒蓝釉矾红三鱼纹棒槌瓶

此瓶盘口,短直颈,折肩,圆筒状长腹,圈足,下绘青花双圈款,为典型硬棒槌瓶式样。因其形似洗衣使用之棒槌而得名。器身外面施洒蓝釉,与一般施釉方法不同,虽名为洒,实则以吹制方法进行,工匠用竹筒一节,一端蒙以细纱,蘸釉浆后,于另一端用口吹釉于坯面,反复喷吹使坯表施一层厚度均匀的釉。因其吹制后,蓝釉表面略带斑驳,有层次变化,如片片雪花盖于蓝釉之上,故又称“雪花蓝”。同时工匠施釉时,又要事先留白,以备用矾红彩绘制鱼纹,其中正面所画为鲶鱼,寓意连年有余。

观复博物馆馆藏

5.清代洒蓝釉金彩观音尊

安徽省博物院馆藏


三、豇豆红釉/吹红釉

豇豆红釉是创烧于清康熙时期的名贵的高温铜红釉,因其呈深浅变化的粉红色,有时掺杂绿斑或色晕,恰似豇豆色泽,故名。又有“桃花片”、“美人醉”、“娃娃脸”等美名。

豇豆红釉器外壁的铜红釉是分几次吹釉后高温烧成的。由于釉中含有微量铜的成份,在烧成过程中会造成氧化而产生绿色的斑点,俗称苔点。康熙朝创新的莱菔瓶中以豇豆红釉为最佳。

吹红釉, 瓷器釉色名。清代康熙朝景德镇创烧的一种红釉品种。吹红是指它的施釉工艺采用喷吹法。制作方法是在竹制小管的一端包扎纱布,醮上精制的彩料,用嘴在竹管的另一端对胎体喷吹数遍,然后罩上透明釉经高温烧成,外观犹如洒落的红色水滴,又有飘落的雪花之感,故也称雪花红。

1.清康熙豇豆红釉莱菔瓶

瓶撇口、长颈、宽肩、长腹、浅圈足。外壁施豇豆红釉,通体素净,仅于颈部饰数道凸弦纹,起弦之处因釉层较薄可见白胎。内壁施透明釉,微泛绿色。外底施白釉,书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 六字三行款。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2.清康熙款豇豆红水盂

古代省博物馆馆藏

3.清康熙豇豆红搪锣洗

此器胎质莹白,造型规整,器口内敛,扁圆腹,底内凹,窄圈足。此器外施红釉,釉色细腻润滑,色调淡雅宜人,酷似豇豆的红色,故又称豇豆红,釉色中带有绿色苔点,幽雅清淡,又称为“美人醉”或“美人霁”。底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苏州博物馆馆藏

4.清乾隆吹红釉反白爱莲说诗文观音瓶

红色是国人最爱之色,但是在瓷器上烧出红色已经是很晚的事情,清代瓷器烧造技艺成熟,红色瓷器才开始普及。除了对于红色偏爱的原因,此瓶以红色为主,还是有意在追摹“朱砂拓”的艺术效果。

观复博物馆馆藏


四、珊瑚红釉

瓷器釉色名,属铁红釉。是将红釉吹在白瓷外壁,经低温烧烤而成。因其色红中闪黄,如红珊瑚色,故称。清代康熙朝景德镇窑创烧,盛行于雍正、乾隆时期。除纯色珊瑚红釉器外,还有以珊瑚红作地色,再绘以金彩、五彩或粉彩,造型、制作、彩绘都极精细。

1.清康熙珊瑚红地五彩刘海戏金蟾图棒槌瓶

珊瑚红釉是一种低温铁红釉,始于康熙,盛行于雍乾。康雍两朝有用珊瑚红作地色加以彩绘的瓷器品种,无论造型、制作、彩绘都极为精细,较为少见。此瓶盘口,直颈,斜肩,直腹,圈足。这种造型因形似古代捣衣用的棒槌而被称作“棒槌瓶”。

观复博物馆馆藏

2.清雍正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瓶

瓶直口,削肩,圆腹,腹以下渐敛,圈足。器身呈橄榄状,颈部对称置贯耳,足边有两长方形孔可供穿戴用。通体以珊瑚红釉为地,上绘数枝粉彩牡丹,三朵盛开的黄、白、粉三色牡丹在绿叶的衬托下娇艳无比。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瓶造型端庄,图案描绘精细,以珊瑚红釉为地衬托粉彩牡丹,色彩娇艳,为雍正时期珍贵的陈设用瓷。
珊瑚红釉系将配好的釉料吹于细白瓷器上经低温烧成,釉色均匀,呈色红中微闪黄,近似天然珊瑚之色,故名。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3.清光绪珊瑚红地白梅花纹盖碗

碗附伞形盖,盖顶置环形纽。内施白釉,外壁及盖面均以珊瑚红地拔白兰草、梅花纹装饰。圈足、抓纽内均施白釉,均署有矾红彩楷体“慎德堂制”四字双行款。
此盖碗造型规整,红彩匀净呈珊瑚红色。白色的梅树和兰草图案在珊瑚红地的衬托下格外醒目。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还有吹釉工艺的瓷器吗?欢迎补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