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直不知自己的恋人是军统特务,为了爱情在一起,又为了理想去延安,创作了《延安颂》红遍大江南北
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军史专家天择创办,带你进入精彩的军事历史世界。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千万颗青年的心,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
1938年,一首悠扬的歌曲在延安中共中央礼堂响起,这便是由郑律成和唐荣枚演唱的《歌唱延安》,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在台下观看,歌曲完毕,台下掌声雷动。
中央宣传部第二天要走了歌谱, 并改名为《延安颂》,《延安颂》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响彻延安, 成为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 它所颂扬的延安精神, 成为中华民族抗战时期伟大的时代象征。
然而这首歌曲的创作者年龄当时只有20岁,而且她还是延安鲁迅艺术院文学系的学生,她的名字叫莫耶。她的人生经历非常坎坷,她曾经有过一个恋人,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孩子,但是莫耶至死也不知道曾经恋人的真实姓名。
莫耶,原名陈淑媛、陈爰,笔名白云(也有资料说叫白冰),于1918年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从小就活泼爱动、爱好文学,1932年她随父亲到厦门,就读于慈勤女中,当时社会黑暗,她在学校期间开始发表作品,表达对社会不公正的愤恨,并因此与父亲发生冲突。
1934年秋天,她只身来到上海,化名白云,凭着过人的才华,她在《女子月刊》社谋了一份校对的工作,很快又当上了编辑,《女子月刊》是进步期刊,很快便引起了国民党军统的注意。
1934年底,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白云遇到了一个才华横溢、长相英俊、举止洒脱、精明能干、很讨人喜欢的青年,他是一名记者,不仅文笔好,而且功夫也好,他的名字叫陈沧。一个文武双全精明干练,一个活泼大方热情奔放,相互吸引,各自倾心。很快,二人陷入热恋。但是白云不知道陈沧已经把她的底摸了个透,而白云却不知道陈沧的真实身份,他其实是大名鼎鼎的军统牛人沈醉。
恋爱可以单纯,只是两个人的事,而谈婚论嫁却是两群人的事,男人身后的一群人和女人身后的一群人,若两群人沟通愉快,恋爱的男女自然要皆大欢喜结婚;若是双方甚或其中一方心有不满,很容易就出现棒打鸳鸯的事。
沈醉的母亲罗裙不满意白云。罗裙认为,女人应该安安静静待在家中,恪守妇道相夫教子,而不是像男人一样去外面东奔西跑,她甚至很反感白云热情活泼的性格,于是警告儿子沈醉:“如果你和白云结婚,我就永不进你家门!”
不但沈母罗裙不赞同沈醉和白云在一起,沈醉的上司戴笠也反对他们二人结合。戴笠认为,白云思想“左倾”、“激进”,沈醉可以和她“交朋友”,也可以“利用”她,但不能结婚。
沈醉当时想找个万全之策,既能和白云结婚,又不惹母亲和上司动怒,想来想去,觅不到好法子,万般惆怅。带着心思去工作必然分神,这也给沈醉带来了致命的危险,他在追捕一个进步人士的时候从三楼坠落,摔成重伤,左眼几乎失明。其实如若沈醉就这样死去,对中国革命来说是一件好事。
然而白云来他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他。最深的感情往往生于患难之时。当你在困境,你最能看得清楚,谁真心爱你,又是谁只可同甘不能共苦。沈醉伤愈后,就再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毅然选择和白云同居。母亲阻止,上司发火,他都不在乎了,只要能和白云一起生活,即使不结婚他也愿意,他只要和她在一起。一年之后,白云为他产下一子。
转眼间到了1937年,这一年的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众多的热血爱国青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投身抗日。白云也要去,她要沈醉和她一起走。但是沈醉却劝她留下来。最后沈醉对白云说出他的政治信仰和职业性质,不过,他到底没有告诉白云,他原名沈醉。
政治信仰不同决定了他们必然分道扬镳,因为信仰是深入灵魂的,在那个年代信仰的力量远远超过了爱情的力量,白云意志坚定地离开了上海。她和沈醉的儿子,留给了沈醉。乘着沈醉外出时,她离开了他们的家,跟随抗日救亡宣传队去了延安,而沈醉也将儿子送人了,后来,那个孩子,沈醉和白云谁都没有再见过,谁都不知他去了哪儿。
白云到延安后改名莫耶,或者由于这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使她到延发后忘我的学习和工作,创作了《延发颂》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她在120师战斗剧社工作的时候,贺龙在文联成立大会上说:“莫耶是我们120师出色的女作家。”
1986年5月7日,莫耶喃喃地吟唱着《延安颂》走完了68年的人生旅程,但是她至死都不知道那个叫陈沧的恋人,其实是军统内那个叫沈醉的人。
天择:在革命战争年代,很多事情身上由已,所以我们应该庆幸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可以跨越情感的障碍去追寻想要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说明,在选择人生伴侣的时候,一定要摸清底细,一定要志同道合,否则结果很可能是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