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游意外见识古人类文化遗存黎族钻木取火

由海南省休闲农业协会、海南省乡村度假旅游协会 、海南省工商联(总商会)美丽乡村建设联盟 、国兴筑梦少年演讲家研学总部联合组织的“国兴筑梦”2021海南乡村休闲度假“保亭黎苗文化”研学旅游公益体验游活动,
其中有一项活动安排,是观赏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的 大型原生态黎苗文化实景演出《槟榔·古韵》。
《槟榔·古韵》是一场自然风光与人文演出完美结合的跨越千年的视觉盛宴,将黎族、苗族文化的神话传说、服饰、工艺、生活起居、饮食、歌舞等巧妙融入演出之中,呈现出千年史诗般的黎苗民族文化原生态画卷。
当舞台上几位裸露上身的“黎族先民”围蹲在一块木头前忙碌时,研学旅游体验营带队导师提示说,
这就是传说中的古人类文化遗存——黎族钻木取火,黎族钻木取火技艺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研学旅游体验营孩子们闻言立马惊叹不已。
随着舞台上“黎族先民”钻木取火的再现过程,研学旅游体验营带队导师以画外音的方式开始了同步讲解:
在中国五十万年前周口店的猿人洞穴遗址中,已发现有用火的痕迹,说明在那个时候古人已经知道利用火了。
因为有了火,才使人类与动物界彻底分开,从而吃上了熟食,火在促进人类的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
虽然钻木取火远在史前时代就发明了,并且为人类长期使用,但是由于钻木取火等工具皆为木制,很难保留下来,考古发现也极为罕见。
关于钻木取火的传说很多,但目前除了黎族的钻木取火能证明其取火方法的存在外,其他的考古无法证明。
黎族的钻木取火是古代各类人工取火术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目前在我省黎族居住地区,至今还有好些人掌握着这种古老的方法,譬如台上这些“黎族先民”。
研学旅游体验营孩子们睁大眼睛观看难得一见的钻木取火演示。
黎族钻木取火工具由两部分组成,一个为钻火板,一个为钻竿(或弓木),二者配合才能取出火来。
钻火板要选择干燥易于燃烧的木料--山麻木砍制,一般长35厘米左右,宽7到10厘米,厚3到5厘米,在一侧挖若干小穴,穴底为流灰槽,火星由此下落。
钻竿(或弓木)长50到60厘米,用硬杂木制成,要粗细适中,直径3到5厘米,下端略尖,如圆锥状。
用绳子用力加速旋转钻竿。在取火时有一定的技巧,并不是光靠蛮力就可以钻出火来,刚刚发生火星时是看不见的,
为了使看不见的火星变成旺盛的火焰必须有一种媒介物,即用易燃的芯绒、芭蕉根纤维、木棉絮等引燃,而且还要不失时机的输氧,才能达到取火目的。
取火时,用脚踏住钻火板,将钻竿插在小穴内,以双手搓动钻火棒或弓,使机械能转为热能,产生火星。
刚刚出现火星时是看不见的,为了使看不见的火星变成旺盛的火焰必须有一种媒介物,即用易燃的芯绒、芭蕉根纤维、木棉絮等引燃,而且还要不失时机地输氧,才能达到取火目的。
火星沿槽而落,点燃引燃物。当引燃物冒烟时,迅速将之拿起来吹风助燃,从而引出火来。
舞台上“黎族先民”手中的钻竿经过多次反复旋转摩擦,终于擦出火星了。
“黎族先民”开始用嘴吹气输氧,助燃物冒烟了,冒火了,火光跳跃着。
“黎族先民”点燃了火把,点燃了希望。
“黎族先民”跪拜火把,感恩上苍。
然后男男女女的“黎族先民”们挥舞火把跳起了火把舞。
黎族先民的自然崇拜中,就有一项“火崇拜”。火在黎族古代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为它能把大片的山栏地焚烧,烧火煮饭,冬天人们又用它御寒。但同时,火又能将森林和村庄烧掉。
因此,火在黎族先民心目中,成了有灵性的怪物。黎族先民的刀耕火种,烧制陶器,酿酒等农业、手工业都离不开火种,
其中钻木取火技术的掌握为黎族先民生活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于是,黎族先民对火由敬畏发展到崇拜;火,便成为黎族先民崇拜的自然神之一。
黎族的先民,不但学会了使用钻木取火,还学会了保留火种和防火。
例如,东方江边黎族村落传统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白查村,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还有专门的人负责看守保留火种,村里儿童不得接近火种,
而且在村中有着防火钟,只要钟声一响,全村人就知道着火了,立即参与到救火之中。
体验营孩子们已被舞台上“黎族先民”火把舞的热烈欢快氛围所感染,更为有机会亲眼目睹古人类文化遗存——黎族钻木取火而兴奋不已。
此时,但见有一汉子将火把放至嘴边,貌似在吸火。
紧接着,此汉子突然做仰天长啸状,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股熊熊火焰神奇地从这汉子的嘴中喷出,跳跃奔放,向生命示威,向观众示意,
顿时,全场掌声雷动,研学旅游体验营的孩子们更是欢呼雀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