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都:费孝通的江村行
费孝通对于苏州人来说,耳熟能详,走在街上,景区,或者某个建筑前,时不时会看到他的题词。
他出生在吴江,却不是在七都,而是现在的吴江松陵镇富家桥弄。
他的父亲费璞安,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因张謇先生之邀去南通做了一名教师。在吴江县城开办了第一所中学。
他的母亲杨纫兰,也首开吴江办幼儿园风气之先,那时候叫蒙养院,清末教育体制中最初级的学校,入学年龄3到7岁,每天授课时间不超过4小时。
费孝通4岁入学,即在他母亲开办的学堂接受启蒙教育。
杨纫兰的故居在同里镇红塔埭,标注的是她哥哥杨天骥故居。费孝通幼年在此宅也生活过一段时间。
但七都的江村对费孝通来说意义就不一样了。同样,没有了费孝通,这个小村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名闻遐迩。
江村是太湖东南沿岸的一个普通村落,它的实名是开弦弓村。开弦弓,因流经小村那条小清河犹如一张拉满的弓弦而得名。
宋代词人杨万里曾有诗描绘开弦弓
望中不着一山遮 回顾平田接水涯
柳树行中分港汊 竹林多处近人家
,,
小清河上江村桥两边的风光
1936年.,时年26岁的费孝通来到了开弦弓村,从此,开弦弓村另一个名字,—— 江村,被誉为“中国农村的首选标本”而名扬海外。
《江村经济》一书,是费先生在伦敦大学社会人类学的博士毕业论文。他在该书中,是对开弦弓村政治、历史、文化、经济根源等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此书一经问世,江村之名便已远播海内外。
从此,江村已经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开弦弓村了,而是作为世界认识中国农村的一个窗口,是中国农村对外的一个形象代表。
江村文化礼堂
江村老宅
村里的石榴树
早在1924年,费孝通的姐姐,当年只有21岁的费达生女士,从日本东京高等蚕丝学校毕业回国,因当时的开弦弓村桑梓万家,茧丝遍地而慕名来到这里。
继而,同她的老师、爱人郑壁疆先生一起,在开弦弓村将推行了科学养蚕和蚕丝改良技术,在开弦弓村成立了中国农村第一家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农村工业合作股份制企业,而使开弦弓成了全国乡镇工业的发源地。
1957年,费孝通再次来到开弦弓村。6月1日的《人民日报》正面报道了费孝通重访江村的主要观点:要增加农民收入,光靠农业增产是不行的。
当时的政策是:农不经商。费孝通因此被指责为“恶毒攻击政府,忽视副业生产”,并被划成右派。
1981年,费孝通第三次访问开弦弓村。他发现:家家户户经营的副业,已经占到了个人平均总收入的一半。他经过调查又写出了《三访江村》。而在此之前、划为右派之后,费孝通没有发表过任何学术作品。可见,江村之行带给他的兴奋。
2010年初,为了纪念费孝通先生诞辰100周年.吴江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开弦弓村建造费孝通江村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