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密林深处的天主教堂

滇南部高原海拔2200米、位于砚山、蒙自、开远交界处的阿舍乡密林深处,有一个叫“鲁都克”的村庄,气候寒冷、人迹罕至、道路崎岖,却在110年前的1908年,就建起了一座砖土木石结构的天主教堂,教堂座西向东,具有法式建筑特点,面积约750平方米,四合院式的房屋左边为钟楼和“圣教经课堂”,顶部钟房为砖镶拱型。

据当地知情老人介绍,该钟楼原置的钟重90斤,钟声可传三里之外。此教堂旧址于1985年就被列为地方文物古迹,作重点保护。

在彝族村民大多还居住茅草房的百年前,如此偏僻之地为何就有法国天主教徒传教,并建起宏伟建筑呢?这就得从村庄的文化说起了。

阿舍是一个彝族乡,名字得源于彝族语发音,意为“马帮不能在此停留”。不能在此停留?这译语里的含义,其实已经非常清楚:百年前的阿舍,要么丛林遍布、狼嚎兽吼、瘴气弥漫,稍不注意,就可能让人迷失丧生;也或者,这里土地贫瘠、遍野荒凉、路途艰险、缺少补给,没有停留的必要;再或者,这里绿林贼盗出没,充满肃杀之气。

于是,马帮不敢在此停留,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和熙熙攘攘的灿烂文化,也都不在这里停留,来来往往的马帮从这里一闪而过,没有带来富足的物质和新颖的信息,甚至外界人仰马翻的战火气息、时代变化的信号都没有传进来,任何消息就这般悄然隐去,随着马帮的的踢踏声一阵风一样过去,时尚与先进当然不可能在这里传播,阿舍成了与世隔绝的一偶!

但是外邦传教人士为何会不远万里悄悄介入呢?答案似乎也会与人捉迷藏——你驮在马上的人与物不在这里停留,却肯定有东西在这里停留。且不说经过空气传播的植物可以飞扬而来,在这里繁衍生长,还因为山林茂密,飞禽走兽肯定也会以自己独特的渠道闯进来,这里生物的数量也就比其他一览无遗的地域要多一些,阿舍的山水间,由此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环境,这种自然与丰富,又营造了人居环境的丰富。

我走进阿舍,就发现,这里不仅居住着大量人群,而且山野苍翠,树木茂密,村庄和谐相处,还有大片草场及成群的牛羊,村子及其周围居住着彝族、苗族、汉族等民族,在祥和中度过了若干年代,只不过因为边远,而且是山区,因此发展缓慢。那时的滇南部,很多地区都只能以马帮运输作为商贸交通主要工具,处于由开远蒙自抵达文山交通线上的鲁都克,百年前就被称为“马帮大路”。

越是物质匮乏的地方,人们对精神的追求却是更加渴望,也就越容易建立基础,获得传教的成功。再看天主教教义中有这样的说法:“智慧在人间,如若建立了一个永久的基础,他们的后代中,她必获得信赖。”

为了传播教义里的智慧或即将获得的信赖,来自法国的天主教传教士从昆明南下之期,由于路途遥远,恰巧在鲁都克停留栖息,看来,那个不在这里停留的传说,还得进行深入的探究。当传教士发现鲁都克这个僻静之地,并且知道这里是多种民族居住的地方,而且地理位置属通关大道一侧,他发现这闭塞之地的群众在精神文化上有着极大需求,便悄悄驻扎下来,在语言不通、条件恶劣的地方进行传教。

看来,马帮不在这里停留,倒并非完全是闭塞的原因。由于语言不通,传教是辛苦的,并且传教士还得在遥远艰险的交通线上往返,可见他们对于信仰有着坚韧的意志,因为这种坚韧,这种外邦文化很快得到鲁都克周围人群的接受,传教士就在这清净的处所安然传教上百年,天主、耶稣和圣母玛丽亚的声音,直至今天依然在鲁都克缭绕。

彝语里的“鲁都克”意为崛起的、矮小而崎岖的石奶堡,这样的地方当然是山区,而且较为隐蔽,四周全被大山拱卫,村庄位置却较为平坦。幽静处所带来的是封闭还是喧嚣,是圣洁智慧的传经布道还是掺和了其他成分,历史和人群会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但是,精神的痕迹肯定是有的:这个似乎与外界基本没有联系的地方,历史却在人的记忆之外发生着变化,因为,这个教堂本身就记录着天主教传播的相关信息,也通过特殊渠道,一直传递着外界的梵音,并且,当地的人民都知道,这个教堂曾经还办了学校,居住这里却一直没有读过书的彝族、苗族等受众,因此学到了文字等不少东西,受益匪浅,鲁都克四周一些村庄的年轻后生,还因为这个学校的存在,而成为这片地区零星地走出大山的成功人士,法籍传教士布格尔于是成了传说,获得了尊重,他的很多痕迹,也被鲁都克所定格。

我到达鲁都克时,教堂刚刚来了一位年轻的新神父,是中国人,教堂也已修缮一新,仍然是典型的法国式天主教式钟楼,时隔多年,传教的内容和方式也肯定会发生变化。想一想,对于偏僻之地,任何一种文化,在未受到大力阻挡和干扰的情况下,深深地贴近大众,都会得到接受。

阿舍乡现在居住人口已达2.4万余人,尽管是山区,人口密度仍然接近每平方公里九十人。由于道路的畅通,电视、手机的极大普及,这里的文化意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千年浩浩汤汤的中华文化、先进科技带来的时代气息,也都被群众接受。

如今,天主教堂停留过的鲁都克,不仅来来往往的人群都已喜欢在这里停留,而且这个村周围的黑巴草场数万亩草地,宽阔连接碧云天,或可书写一份关于自然和人类和谐的未来;地者恩孤峰群成为一份独特的地理形态,正诉说着一种新的渴望与梦想。

在这个距离县城百余公里的地方,森林覆盖一直较好,又因为矿产储量较大,还形成了以采矿和冶炼为主的工业区;彝族妇女缝制的带有十字架的天主教徒彝族服饰,加上彝族弦子舞和多种民族绣品及服装,成为中西合璧文化的独特工艺;这里的传统节日也产生了不同于外界的地方:圣诞节和星期天朝拜,搭配着彝族火把节、草马节,苗族花山节等独特节日,已将一个环境优美、境色迷人的阿舍呈现出来。如此美丽的地方,还有谁不愿意停留?

看来,悠远绵长的文化传播,总是与人的吃穿住行、歌舞情趣等内容相伴相随相互演绎的。大风猎猎,那是鲁都克之侧黑巴草场的情景,春天的芨芨草苔正迎风而长,宽阔达五万余亩的草场,却显得静谧且孤僻,一些位于低矮凹处的小种杜鹃开着艳红花朵,四周林木秀丽是阿舍的特色,这里的风景,一刻也不停地显示出她应有的美丽,正以崭新姿势伴和着中华文化一起,展现在我们面前。

(0)

相关推荐

  • 25 座最不寻常、最美丽的教堂

    25 座最不寻常.最美丽的教堂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25 座最不寻常.最美丽的教堂 尽管基督教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但在不同的国家,包括建筑在内的教堂正典几个世纪以来都经历了时而微妙时而大规模的变化,以 ...

  • 珍贵老照片30:徐州天主教和佛教合作救济难民,抗战时期难能可贵的苦难记忆

    追求成熟稳健的信仰,从学习教会历史开始:             有信仰.有品味.有内涵.有境界.有知识. 徐州天主教和佛教合作救济难民,抗战时期难能可贵的苦难记忆 一,晚清民初时期天主教会在徐州的慈 ...

  • 青州基督教堂和天主教堂

    青州偶园街有清代传教士建的基督教堂和天主教堂,南北相邻,几百年来,倒也相安无事,虽然历史远不及东关昭德古巷的元代所建真教寺,也不及云门山路明代所建的清真寺,抛开信仰且不论,单看建筑物,它们也有自己的建 ...

  • 这个天主教神父好神奇,他怎么就成了中国咖啡的始祖?天主教会在中国之二

    这是一个赏心悦目.与众不同的公众号 能告诉你脍炙人口.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历史是一方镜鉴,可以明是非:历史是一架天平,可以知得失,历史是一座宝库,可以启智慧.         --献给喜欢历史.善于思 ...

  • 每日鉴赏|魏紫熙《密林深处》

    魏紫熙 密林深处 中国画 立轴 纸本设色 135.5cm×68cm 1984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魏紫熙(1915-2002),原名显文,河南省遂平县人.1934年毕业于河南开封艺术师范学校,后从事美术 ...

  • 帕沙犀牛塘:古茶树在密林深处

    我们从四途家位于帕沙山顶的那片茶园往回走,再次进入密林不远,向左后方折入一条更狭窄的岔路,去往四途家的另一片茶园.寒子和调调都说那片茶园树龄更大,生态极好,让我不禁充满了期待. 这条岔路的路况更差,不 ...

  • 中山陵密林深处的民国老邮局

             前一段时间南京本地博友纷纷介绍了隐藏在中山陵密林深处的民国老邮局"重见天日".    一直想找个机会去看看.恰巧有天从紫金山林穿越,无意间有了与"老邮局 ...

  • 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178名使鹿人,从哪里来?又将去向何方?

    冬天的大兴安岭,万物沉默如谜,零下40多度的气温里,一切声音仿佛都已被冻结成冰.当晨曦推开夜幕,突然从树林里传出一阵清脆的铃铛声,一种酷似麋鹿的动物从林间缓慢走来.它们通体灰白,身形壮如小牛,头上长角 ...

  • 在天之涯,在地之角,在无人问津的密林深处

    午后的阳光如水,轻轻柔柔荡涤过人面庞. 这是自永古年代之前,远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海伦凯撒,莎士比亚的时代起,便轮轮照耀于头顶的太阳. 不多一分,不减一分,一成不变,司空见惯的.永恒发光发热,不厌倦 ...

  • 密林深处:侦察兵的夜间伪装侦察

    密林深处:侦察兵的夜间伪装侦察

  • 美石赏析:密林深处的畅想

    密林深处有人家,屋后房前尽种花,绿水青山迎日出,奇珍美酒润喉茶. 这是欣赏六合区雨花石收藏家夏光亚先生的雨花石"密林深处"联想到一首小诗.雨花石美在意境,"密林深处&qu ...

  • 在《莫尔道嘎》的密林深处,带你感受自然、爱情、人文的原始之美

    一说起我国的内蒙古地区,相信大多数人首先映入脑海的是那一望无边的大草原风光画面,然而对于坐落在北部边陲,与俄罗斯联邦相望的那片大森林,估计真正了解它的为数不多,这就是电影<莫尔道嘎>讲述的 ...

  • 浙江景宁菇乡:从密林深处走出的香菇文化

    从景宁县城开车到菇乡英川镇需一个多小时,一路青山绵绵,十几年间,公路陆续联通了山间一个个相对闭塞的村子.穿行其中,人们很难想象这里家院门前曾贴着这样的对联:"江游四海靠贵人,保佑生意步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