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出门即违法?​

       

中国古代宵禁制度

“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御晨行者,禁宵行者、夜游者”。
——《周礼》
2019年火爆荧屏的古装悬疑大剧《长安十二时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唐玄宗天宝三年即公元744年,有情报称西域狼卫军伪装成客商意图在上元节灯会中制造混乱,“不良人”张小敬被委派戴罪立功,在一次次斗智斗勇中,张小敬在最后关头揭露了背后主谋,维护了长安城的安宁。
整部剧跌宕起伏逻辑严密,洋洋洒洒48集,却将全部剧情时间设定在元月十四日,距上元节灯会还剩十二个时辰里。
这部剧制作考究,几乎还原了盛唐时长安日常的诸多细节。那么针对这处时间设定,到底是导演刻意地制造紧迫感,还是出于对历史的尊重?
这个问题需要从中国历代的宵禁制度说起。

一、千年宵禁

最早的宵禁制度,源自于周代,这也是第一个初部制定了行政职责、社会制度的王朝。在《周礼》中设定了一个“司寤氏”的职务,通俗地说就是管理作息时间的官职,而且对于这个岗位,《周礼》还作出了详细的说明:“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御晨行者,禁宵行者、夜游者”。
连天黑出门都要被禁止,更不用说吃个烧烤、赶场集会了。看起来这样的制度确实禁锢人性,但基于这个时期的社会现状,实行宵禁的好处也显而易见:
其一:在没有全民普法教育的周朝,实行宵禁能最大限度的防备盗贼,维护社会治安,还兼具防火的功能。影视剧中常有打更人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其实就是这种制度的衍生。
其二:由于战争频发,敌军可能会选择夜晚混入城中,如果赶上灾荒,也会有大批饥民强行入城,而实行宵禁制度,便会有专人盘查守卫,对国家政权的稳定起到了积极防御的作用。
《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西汉时期,大将军李广因罪被贬为庶民,一天他与人喝酒到深夜,回家时走到霸陵,被霸陵亭尉拦住。李广自报家门后,亭尉说道:“现任大将军尚且不允许深夜入城,何况你这个前任大将军呢?”,李广无奈,只得露天夜宿到天亮才入城。没多久李广被朝廷重新启用任右北平太守,要求亭尉到自己身边赴任,找个由头将他杀死。
从故事中霸陵亭尉所述得知,即便是大将军这种掌管军权的核心人物,也必须遵循宵禁制度。这种制度的优越性经过了时间的考验,从西周到西汉的千余年间从未松懈,并一直延续到盛唐。

二、盛唐狂欢

虽然唐朝至今还被世人视作繁荣开放的象征,但这主要体现在宏观方面,譬如外交、贸易、经济、文化等方面,在对宵禁的管理上,唐代的制度反而更加的系统严苛。
唐代城门外设有鸣街鼓,这种鼓寻常百姓可不能乱敲,而且它也确实不是用于鸣冤的。作为宵禁制度的升级装备,鸣街鼓既是百官上朝的时钟,也是关闭城门实行宵禁的标志。东方既白鼓声响起,长安是车水马龙的大唐国都,夜色苍茫鼓声渐歇,长安便是那一派“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的清冷景象。
只有在一些重大节日的时候,皇帝下旨解除宵禁,而通常情况下,元宵节这天是必须解禁的。正因为如此,如今的唐诗里,即便是李白这等浪漫主义诗人,也鲜有描写夜晚市井生活的诗句。后人看到的,大多是“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类野外情景纪实。
元宵节可谓是唐代版的狂欢节,当夜火树银花流光溢彩,走上街头的人们尽情宣泄着压抑了一年的激情。在公元705年东都洛阳的元宵夜,女皇武则天下旨开禁,朝廷打开了城门与洛河上的铁索桥,任由游人往来。诗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中就这样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距今二十年前,曾经播出过一部唐朝宫廷内斗的大戏《大明宫词》,剧中太平公主与初恋情人薛绍结识的道具,便是源自元宵夜唐人昆仑奴的面具。
到了唐代中后期,随着经济发展,城市的商业化职能逐渐显现。为了做生意方便,城里人便将大门朝向街市,如此一来,执行宵禁便有诸多不便。为了便于管理,长安城被规划出十二条大街,街道整齐划一,房屋如星罗棋布,这便是《长安十二时辰》中出现的“长安十二坊”了。
自安史之乱后,中央权力空虚,内有宦官弄权,外有藩镇割据,自然难以对坊间实行精细化管理,到了晚唐时期,坊间开起了各类夜市。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长安南崇仁坊集市繁盛,“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由此可见,那个雍容的大唐已经衰微,一个民间经济空前活跃的时代,即将到来。

三、大宋繁华

唐代之后的几十年间,天下被众多地方政权割据,这一时期被统称为“五代十国”,其中后周的禁军统领赵匡胤发动政变,自立为帝后基本完成了统一。赵匡胤以武犯禁,登基后便制定了“以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侧面上也扩大了宋代夜市的开放程度。
为了笼络文人士子,宋代皇帝不仅给予这些人极为优厚的待遇,也为他们营造了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在宋代以前的一千多年间,历代朝廷实行的宵禁时间都是从一更开始(约晚上七点到八点),五更开禁(约凌晨三点到五点),而在宋代初期,宵禁的时间改为三更(约凌晨一点),五更开禁。实行了一段时间后,由于民间经济的繁荣,夜市异常火爆,朝廷干脆放开了宵禁,大街小巷都实行二十四小时全天营业。
一方面宋代的商品贸易发达,民间对开放夜市的呼声很高;另一方面朝廷对境内的统治较为自信,认为取消宵禁不会危及治安。
《东京梦华录》是宋代文人所著的笔记体散文,可信度较高。这本书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华城市东京汴梁的夜市场景:在马行街“”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在潘楼街,“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这样的繁华夜市,即便北宋灭亡后,偏安一隅的南宋也一直延续下来,直至赵氏国祚被蒙古终结。可以说,两宋时期的文明,离不开灿烂辉煌的文化,更离不开那夜市的喧哗。

四、明清森严

南宋之后的元朝,是一个短命王朝,立国不足百年便被朱元璋创立的大明所取代。而明代社会等级森严,为了防止流民作乱,《大明律》规定:百姓没有官府的批文不得擅自出入自己的家园,违者流放。基于这样的制度,使得宵禁又死灰复燃,除了重大节日,举国上下的夜晚,一片死寂。
到了清代,爱新觉罗氏实行的闭关锁国国策,更是将这种宵禁管理执行到了极致。《大清律》规定:“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在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笞打四十下;在一更夜禁后、五更开禁前不久犯夜禁的,笞打三十下。”
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的《笑林广记》,就记载了这样一则笑话:一个慢性子人走路迟缓,中午入城时被守卫拦住,问他到哪里去?他回复说到城中心的衙门,守卫听后以不遵宵禁为由将他抓起来。这人辩解道:“现在还是白天,抓我干什么?”,守卫道:“按你这个速度,走到衙门口最快也是二更天了,不抓你还抓谁?”
长期生存于这种压抑的环境中,清代百姓普遍呈现麻木、卑懦的状态,以致于到了清代后期,诗人龚自珍就写诗哀叹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直到辛亥革命后,绵延了数千年的宵禁制度,才随着封建王朝一起终结。
历史是文明的推手,想想如今的夜晚,能看华灯初上,能游夜市风情,便是一种幸福。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