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情】蒙古包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

清代《马术图》,康熙皇帝与蒙古族杜尔伯特部首领一同观看马术。

在辽阔的蒙古大地上,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作为游牧民族智慧的结晶,蒙古包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也是牧人的归属。

千百年来,其深深镌刻进了游牧民族的文化模式里,伴随着草原上的世世代代走过了漫长岁月,以其不可替代的观赏、实用性得以延续和保留。

蒙古包的起源及发展

在距今两千余年前,匈奴人的房屋叫穹庐或毡帐。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早在唐尧虞舜夏商周的时候,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 “北地”,穿皮革,披毡裘,住穹庐。经过几千年,穹庐历经匈奴以后的回鹘、柔然、突厥、鲜卑、契丹等多个民族传承、改造,最终在蒙古人手中改造成现有的蒙古包。蒙古包的广泛使用始于成吉思汗时期。

蒙古包的组成

蒙古包整体呈圆形,圆在蒙古族人民的观念中,代表的是完满、完美、完整的意义。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近10人。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体系、苫毡体系、绳带体系三大部分组成。制作不用水泥、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可谓建筑史上的奇观,游牧民族的一大贡献。

01.架木体系

其中架木又包括:套瑙、乌尼、哈那、支柱等。

套瑙的基本结构,是用十字形木架撑起大小两个圆圈,小圆圈隆起在大圆圈之上,像一顶圆帽高高地盖在蒙古包的上面,蒙古族人也把它看作毡包的首脑。套瑙扩大了包内容积,进去以后不用低头弯腰,空气流通,光线充足,走烟透气,开合自由,不断与大自然交换声息,融为一体。

乌尼通译为椽子,是蒙古包的肩膀。乌尼为细长的木棍,一般由松木或红柳木制作,呈椭圆或圆形。上端要插入或联结套瑙,下端有绳扣,以便于哈那头套在一起。

哈那的发明,是游牧民族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哈那的出现,使蒙古包像人一样的彻底站立起来,由侏儒变成巨人。哈那的高低大小可以相对调节,不像套瑙、乌尼那样尺寸固定。做哈那的时候,是把长短粗细相同的柳棍,形成许多平行四边形的小网眼,在交叉点用皮钉钉住。这样蒙古包可大可小、可高可矮。

蒙古包里,都有一个圈围火撑的木头框,在其四角打洞,用来插放柱脚。柱子的另一头,支在套瑙加绑的木头上。柱子有圆、方、六面体、八面体等。柱子上的花纹有龙、凤、水、云多种图案。

02.苫毡体系

苫毡是蒙古包架木上的覆盖物,如同蒙古包的衣服。苫毡与架木——对应,覆盖套瑙的为幪毡,覆盖乌尼的为顶棚,覆盖哈那的为围毡。

03.绳带体系

蒙古包的带子分为围绳、压绳、捆绳、坠绳,主要起固定和缝合作用。围绳是围捆哈那的绳子,用马鬃马尾制成。立架木的时候,把赤裸的乌尼横捆一圈的绳子叫压绳。

捆绳是把相邻两片哈纳的口绑在一起,使其变成一个整体的细绳,用骆驼膝盖上的毛和马鬃马尾搓成。坠绳是套瑙最高点拉下的绳子。

蒙古包的使用

蒙古包的包门开向东南,既可避开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也沿袭着以日出方向为吉祥的古老传统。一个蒙古包一般只供一夫一妻及其子女居住。新婚夫妇要建包房,有的是新娘父母陪送。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或眷属多的,一家有几个蒙古包。

最重要的帐篷通常最大,里面设施最齐全,正中央是一个取暖用的开水炉,烟筒直通套瑙。门口直对的帐篷尽头位置,是各式各样的柜子,用来存放衣物,柜子上面有个类似于神台的平台,用来供奉神灵或者成吉思汗。

很多世纪以来,

蒙古包就是这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特征物。

那些围绕在蒙古包周围的,

有着部落最古老和基本特征的语言

和氛围被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

成为沟通古与今的桥梁。

蒙古包,

这道草原可以移动的风景,

以她的各种姿态,

或如大漠之雄宏,

或如冬雪之素裹,

或如深山之幽邃,

或如大海之磅礴,

或如小溪之静美。

让人印象深刻。

(0)

相关推荐

  • 住一晚游牧民族民宿,晚上不仅有篝火晚会,还有正宗的游牧烧烤

    游牧民族我们都听说过,在电影电视里面经常能看到,但是我们大部分人这一辈子都无法体验一下,如果你也向往游牧生活,那么可以来我们今天推荐的这个地方,可以短暂的让你感受下游牧民族的生活. 这个民宿可以说是一 ...

  • 爱上草原,没有蒙古包?

    GerTent 筹资信息 产品名称GerTent 上线平台indiegogo 发起团队OVOO 发起地区蒙古 目标金额10,000USD 筹集金额101,924USD 完成进度1,019% 支持人数5 ...

  • 漫谈“蒙古包”

    图:网络 文:甯波 排版:了然斋工作室 扫码关注了然斋主 现如今,"蒙古包"似乎已成为了一种景点的装饰或招徕游客的手段.但在那遥远的年代,每一座蒙古包就是一个游牧人家啊-- 天似穹 ...

  • 少年说||长泽(59): 沙漠攻蚊大作战

    你们见过被几百只蚊子团团围住的惨烈场面吗?我可是亲身经历了一回!那是去年,我们在腾格里沙漠徒步.经过一天的沙漠跋涉,我们终于来到盼望已久的大本营.营地是一个小农场,处于一片绿洲的中心,有几个很大的蒙古 ...

  • 去呼伦贝尔住一晚帐篷,骑马射箭看星空

    民宿不一定是在城市里,越是小众的地方,民宿装修可能并不是特别精致,但是周边风景绝对是最美的,例如今天介绍的呼伦贝尔的帐篷民宿. 最地道的草原民宿当然就是草原的蒙古包了,而我们今天说的这家民宿就是这样的 ...

  • 【建筑风情】石鼓书院——千年古书院,三绝石鼓山

    石鼓江山,双龙交汇,千年书院,万载文明.石鼓书院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它曾鼎盛朝野,誉满三湘,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名垂不朽.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唐代处士 ...

  • 【建筑风情】门枕石——石头与雕刻艺术的完美结合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宅门不仅仅是隔绝外界和防御外扰的关键,还是围合主人文化.思想和界定身份地位的特征. 因此,宅门以中国墙文化的内涵,占据着礼制文化的外在标志.中国人所谓的'门第'.'门户'.'门派'的 ...

  • 【建筑风情】桃坪羌寨——崇山峻岭中的神秘古堡

    这里,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的古建筑群:这里,有着迷宫式的建筑艺术:这里,在时光的风雨中矗立了2000多年的古老民居,讲述着一方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它,就是"东方神秘古堡& ...

  • 哈尔滨中央大街老建筑风情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市最繁盛.最有规划的一条商业步行街,长1400米.这条长街始建于1900年,至今仍保持原光滑的方块花岗石铺砌的路面,有人形容其如同香港的弥敦道.整条街区分为多个不同的段落,两旁耸立的不 ...

  • 【建筑风情】汉画像砖——砖上涌动的生命气息

    汉代,包括西汉.东汉, 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 要想对中国固有文化进行寻根, 从汉画像砖就可以看出汉文化对中华民族. 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汉画像砖的作用与形成 画像砖作为一种具有装饰意 ...

  • 【建筑风情】西安钟楼——钟声响彻六百年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有着深深的时代印记和文化标签.在西安市中心,坐落着这样一个具有地标性意义的建筑--钟楼.它见证了西安的历史变迁,也是文化缩影的真实彰显. 历史沿革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位于 ...

  • 每日一景|走进青海西宁 领略建筑风情

    西宁地处中国西北地区.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是世界高海 ...

  • 【建筑风情】华表——道不尽的中华神韵

    流光一瞬 华表千年 华表是古代宫殿.陵寝等大型建筑物前面的巨大装饰石柱,是典型的传统建筑形式.形象高大.造型独特.装饰繁杂的华表包含了深厚内涵,散发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韵,是中华的象征之一. 北京大 ...

  • 【建筑风情】青城山古建筑群——古奥藏典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 四川都江堰因这两处吸引了无数人来 寻山访水,求仁启智. 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 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 有"青城天下幽&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