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生:书法演变及今人“尚情”刍议
书法演变及今人“尚情”刍议
杨振生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对中国书法演变的趋向及审美思想发展的阶段性,进行有理有据地阐述。
尤其是对学术界流传的“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态”“清尚朴”之后的“今尚情”作了重点论述。笔者认为:书法演变到现在为“今人尚情”,论断不切,为时过早。原因是今人书法有失于“形式至上”,“抄书匠”较多,书家本人文学修养欠缺。自己无好文,何以抒真情?能临出《祭侄稿》,但写不出《祭侄稿》,为今人不能真“尚情”的“症结”所在。
书法要“尚情”,今人须“补遗”!
对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艺术审美思想的发展,学术界流传着这样的评语“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态,清尚朴,今尚情”。为什么能形成这样的书法演变轨迹呢?今人书法“尚情”对吗?
一、中国书法的艺术特质
中国书法的“申遗”成功,又一次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书法艺术永远以一种悠久的、独特的、不朽的艺术形式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它的独特性集中体现在“书法是以汉字为书写对象,以毛笔为书写工具,遵循书法法则,用以表达书写内容,可以抒发情感的点线造型艺术”。
1、汉字的独特性决定了书法艺术的独特性
世界文字大致分两大类:其一为形象文字,其二为拼音文字。中国汉字属形象文字,曾经试图“与国际接轨”--走拼音文字的道路,这是一个“颠覆地球”的误区,千万不可涉入!因为拼音文字几乎无“书法艺术”可言。惟有汉字是“音、形、义”功能综合体。以汉字为符号而形成的汉文化,之所以能在地球的东方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核心巨大的“东亚文化圈”,首推“汉字”之功!
正由于汉字“音、形、义”合而为一的特异功能,造成了“一字既出”,其“音”可读,可咏;其“形”可书,可画;其“义”可表,可传。换言之,作为书法艺术“一字既出”,如闻其“音”铿锵,其“形”跃然,其“义”昭昭。加之汉字点划纵横交错,章法贯气流畅,全然形成一副以线条为造型元素的视觉艺术。
2、书法艺术的演变趋向
中国汉字是中国书法走向艺术化的先决物质条件,而汉字的发展过程也同时形成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演绎过程。文字产生的最初功能是实用。古老的华夏文明在没有文字产生以前,是用“结绳记事”的。传说中的仓颉造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也为他给黄帝当史官派上了“用场”。中国最早的古汉字有据可考的当属商代中后期,而之前的甲骨文和金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这里有一个不争事实:即在挖掘考察先古唐尧文化的过程中,在山西襄汾的陶寺,发现了一件四千多年前陶器,上有一个用笔写的“文”字,行笔流美,造型端庄,应为中国书法“第一”。是否中国的书法史还要向前推进?这应是中国文字学家最感兴趣的课题。
概其要者,中国的文字是由历史进化的需求而产生的,之后汉字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书法演变的总趋势是由实用性趋于艺术性。无论书法由古籀文开始,经历了篆、隶、草、行、楷等书体的发展,都大大削弱了文字的象形性,使书法艺术更加线条化、符号化、抽象化。所以,世界著名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如果我生在中国,我应是一个书法家,而不是画家”。一语道破了中国书法抽象美的艺术特质。
3、书法演变的最高境界
中国书法艺术的抽象美,进而决定了书法的最高境界是“性情”。书法是抒情的,又是移情的。古人多有论述:杨雄的“言,心声也;书,心画也。”王僧虔语“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就连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也评书法“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在书法的“形质”与“性情”境界追求中,清代包世臣论道:“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
何为性情?性情就是书法家的个性、修养与书写时的思想感情,通过“形质”表达出来的精神境界。当然,这种性情决不是还处于“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初级阶段的自然流露,而是艺术家在长期书法修养中,对书法艺术有了本质的理解,对书法艺术规律的熟练掌握,对书法艺术研究有深度,开拓有广度时,在书法作品中的“厚积薄发”。其情不可名状,只能领略,只能感受。
所以,真正的书法家对书法的理解是:书法是在抽象的笔墨世界里构建起来的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千姿百态的精神世界。书法演变的最高境界是“精神”。
二、古代书法审美演变的阶段性
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它的审美功能是与生俱来的。随着书法按照其自身规律的不断发展,中国书法审美思想也形成了一定规律。书法艺术的自觉化是至东汉末才发生的。异彩纷呈的书法美学阶段都是在本阶段特殊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1、先看所谓的“晋尚韵”
魏晋时期在历史上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各种思想相互交织,艺术家们有了更活跃的思想和更广阔的艺术思想空间,成就了这一时代伟大的艺术和伟大的艺术家,书法家,书论名著层出不穷。书圣王羲之的诞生,是本朝最显著的历史功迹。在书法美学思想上提出了:“意”“象”“言”与“巧”“丽”“艳”的结合,虞龢的“古质而今妍,数之常也;爱妍而薄质,人之情也。”之论述,为以妍媚为美的书风提供了理论依据。
2、再看所谓的“唐尚法”
隋唐一统天下,使混乱的中国重新走向安定,李世民的“崇王”思想,把王羲之推上了书法至尊的宝座。但当朝的孙过庭、张怀瓘等从书论中提出了自觉求法的要求,提倡书家精神从“崇王”中解脱出来,书品应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以及以“神”“妙”“能”品书等书学观,揭示出了书法审美思想发展的必然。唐代在抒情性的狂草大兴之后,从而使楷书进入了它的发展高峰,在书论上也反映为对森严法度的探求与总结。
3、接着看所谓的“宋尚意”
其代表人物应为“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人,其书法和书论都讲求“意”“韵”和“法”。即使苏轼也说“我书意造本无法”。但并不是说他书法没有法度,而是将“意”与“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直抒胸臆。黄庭坚的“辐射体”、米芾的“刷字翁”,都是“尚意”的“时代产儿”。
4、再看所谓的“明尚态”
明代文化的精神支柱仍是理学思想,从而造成了以精熟为美的书法审美观。比如,徐渭的“笔态入净媚,天下无书矣。”祝允明的“韵”与“境”等思想观念的流行。这也使得尊崇赵董书风,占据了明代的主导地位。
5、最后再看所谓的“清尚朴”
朴者,质朴也。清时,由于考据的发展和金石的大量出土,人们求变的思想也就延展到了对碑石的考察上来了,并且提出了“北碑南帖”的南北之说。以傅山为代表的“四宁四毋”书法理论的提出,大大地启示了后学。后来发展到有人把“丑”的审美观引入书法审美中来。总而言之,清代的书法是以质朴为上的。
以上对古代书法演变历史阶段分期,看似人为的,实际上是客观的。“得工则趋妍”,必“尚韵”;“尽妍则趋法”必“尚法”;“法备则趋意”必“尚意”;“去意而趋媚”必“尚态”;“媚甚而拙出”必“尚朴”。物极必反。审视古代书法美学的演变阶段,其实都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哲学规律“扬弃”着,传承着,发展着。“尚某”的提法,都不是纯而又纯的,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现象时有发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才叫真正的书法世界。
三、今人书法“尚情”的思考
顺着前人对古代书法演变的“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态”“清尚朴”的评语,有人提出了“今人尚情”的论断。这句话对吗?我们先看一看今人书法,再说不迟。
1、当今中国书坛的状况
所谓当今书坛,主要指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即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打开了“文革”的禁锢,迎来了中国书法的大复归,大解放,大繁荣。其规模之大,热情之高,参加书法人数之多,形势之雄伟壮观,毫无疑问是史无前例的。最能代表全国水平的便是多次“国展”,每次收稿都高达五万副以上。在“书法热”的热潮中,甚至多起发生为学书法而献出生命的“新闻人物”。各种书法流派诸如:现代派书法,流行书风,书法主义,新文人书法,新古典主义,学院派书法……此起彼伏,此消彼长,共同构成了当代书坛的繁荣盛况。
但是,透过眼花缭乱的“龙飞凤舞”,人们将冷静地从“广西现象”中,从“评委好'色'”中,从“全国一面”中……发现急功近利为时人之浮躁心态。“形式至上”乃当今书坛之致命要害,以致造成当今书坛的“时代缺憾”。
2、书法“尚情”,今人不及
书法可以抒情--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书法审美经历了“尚韵”“尚法”“尚意”“尚态”“尚朴”之后,是否就轮到“尚情”了呢?有人下了这样的结论。还有另一个理由认为书法发展至今,它的实用性减弱,它的艺术性增强,相应地是它的抒情性更强。--因为艺术是以情动人的。日本的前卫派曾像“无标题音乐”一样,提出了毫无书法内容的纯线条艺术。试想这样的纯线条,如何动人呢?
我们首先必须了解中国书法之所以能够抒情的真正动因。书法抒情:人、文、书三要素,缺一不可。人的感情首先是通过“文”,然后通过书法才能表现出来。所以说“文”是书法抒情最重要元素。而今人书法恰恰在“文”上面发生了严重缺憾。各种规模的书法展览,几乎大都成了“内容健康向上”的“唐诗宋词大联唱”。甚至还发现,既使在“计划生育”的书法展上,送来的作品也还是抄一段孙过庭的《书谱》。不是说《书谱》不好,而是说它放在了“计划生育”展览上“不合时宜”。不是说唐诗宋词不能“抒情”,而是说它还是“千篇一律”的“老调重弹”。我们自己的诗词联语何在?我们自己的格言警句何在?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之所以如孙过庭所评:“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就因为文章、书法都是王羲之自己的。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稿》之所以惊天地、泣鬼神,圈圈点点,激情澎湃,就是因为文章、书法都是颜真卿自己的。
而我们今人的书法,所书写的内容几乎都不是自己的,能临出《祭侄稿》,但写不出《祭侄稿》。如何抒情?如何抒得真情?故而要问一句:今人“尚情”情何在?所以说书法演变到现在为“今人尚情”,论断不切,为时过早。
3、今人书法“补遗”种种
如上所述,今人书法“匠气”太重,“匠心”太少。如果“抄书匠”较多,我们的书法事业,也会像“泡沫经济”一样--徒有虚名。
其实,这个问题,中国书坛早有警觉。书法要“尚情”,今人须“补遗”。中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不要当“抄书匠”,要做“文人书法家”。不只提出口号,而且付诸践行。在他所主持的培训班上,专门安排诗词文学讲座,加强书法家的文学修养。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学成毕业时,老师临别题赠,内容必须是学生自己的文学创作,或诗词或对联,或格言,或警句,不但要符合文体格律,而且还必须有文采,否则不予书写。此“招”极灵,“逼”着不少的“抄书匠”以后变成了“五项全能”的“小巨匠”。
当然,并不是苛求所有的书法家都必须是诗人,是联家,是文学家,而是要求每一位书法家都必须加强文学方面的修养,因为“艺术是相通的”。更重要的是:“功夫在书外”。
诚如是,何愁书法“尚情”的高超境界不会如期而至!
作者简介——
杨振生
男,山西万荣人,1947年生,历任山西运城盐化二厂党委副书记等职。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第七届常务理事、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运城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山西关公书画院院士;运城学院客座教授。书法师从欧阳中石先生,国画师从高冠华、姚治华先生。诗联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及全国大赛,屡获大奖。2007年曾于北京、山西等地举办《杨振生诗联书画展》,出版《杨振生诗联书画集》,并被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同时主编出版《岳民立,当代楹联新型理论的开拓与实践》、《艺海弄潮》、《古中国采风联墨》、《百家诗联咏河东》等多部著述。中国楹联学会原会长孟繁锦先生为其题词:“联画诗书四绝;酸甜苦辣一生”。2014年被评为“中国楹联最高奖第二届梁章钜奖提名奖”,2019年荣获“中国楹联贡献奖“,并被誉为“当代楹联河东流派领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