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不仅治疗困难、疗程长、花费大,而且及时用最先进的技术,也有相当比例的病人保不住脚,导致截肢甚至死亡。因此目前世界上糖尿病学会的指南,如美国糖尿病协会、国际糖尿病联盟、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等,包括我们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学组2019版《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都倡导糖尿病足病的关键是预防,防重于治。这是因为,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穿鞋不当是产生足畸形、变形、足底老茧等烂脚的主要原因,还是足部损伤、足溃疡发生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一双不合适的新鞋,穿上当天甚至几小时内就可以挤压、磨破脚的皮肤,引起脚的小皮肤伤口,使细菌“乘隙而入”,这是足溃疡发生的前奏,不少病人由此溃疡感染、扩大发展到不可收拾,最终丧失了足趾或整个脚。据统计,约有36%的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溃疡和截肢最初是由于穿鞋不当所诱发。早年印度学者在《Diabetes Care》杂志发表的一篇对当地糖尿病人穿鞋与截肢的调查结果,表明赤脚行走(男性)增加的截肢风险近3倍,经常穿胶底运动鞋工作的女性风险增高2倍,穿胶皮便鞋增大2倍,穿“流行鞋”增加了4倍。多变量分析中,穿危险大的鞋子与轻度截肢风险增大2.5倍、高度截肢风险增大3.85倍独立相关,而每天自己检查脚部则减少了80%的截肢风险。中国目前虽然尚缺乏穿鞋与足病风险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在我们的糖尿病足病MDT门诊,经常看到因穿鞋过紧、过窄、跟过高、内衬摩擦等诱发的足溃疡病人。粗略统计了一下,近2年诊治过的220多例足病病人中,有接近1/4是由鞋子磨破皮引起的!因此,选择合适的鞋是保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适合糖尿病病人穿的鞋,简言之,首要的是“温暖舒适”。详细说来,满足以下条件的鞋才适合糖尿病病友哦!(见后页图):
以厚底平跟鞋为好(如后图所示),因为脚有足弓,太薄的鞋底和后跟容易造成足弓塌陷、平足且易跌倒,所以鞋后部要有一定的自然弧度,鞋底材料不能太重,最好有减震作用,因此应选择如橡胶、牛筋鞋底的鞋。
有足够的空间让足趾伸展开,一般圆形鞋头较合适,而时下流行的尖头、方头鞋,前部的宽度和深度不够,难免挤压足趾,久之易导致拇外翻、足底老茧、脚趾鸡眼形成,造成脚变形。
鞋帮要有深度足以容纳整只脚,鞋口不能太浅,使足暴露过多,增加损伤的机会。万一脚底出了问题,够深的鞋可以容纳能减压的厚鞋垫。目前夏日炎炎,有不少病友忍不住要穿凉鞋。但是,足趾最好不要暴露在外,最好穿带孔的皮凉鞋或者包头的凉鞋。那种露趾凉鞋、人字拖最好不要穿,特别是外出时,因为在公共汽车等人多拥挤的场所,这样的鞋对脚没有保护作用,容易被别人踩踏、摩擦或碰伤。
最好是天然面料,如棉、麻或优质软皮牛皮、羊皮;或者选用弹力合成纤维面料(莱卡),但一定要透气,不能“闷”。
样式最好简洁大方,不要太复杂,用一整张皮做成的鞋就比那种有多处接缝的“包子鞋”要好;鞋内衬最好也是棉布或软皮质的,接缝很少或没有接缝,就可以减少足皮肤摩擦损伤的几率。
糖尿病病人特别是老年人,往往因为有一些并发症,使活动不便、手指灵活度减低,因此最好不要选择较复杂的系带鞋,而应采用无带松紧口的或带尼龙搭扣的鞋,这样方便脱卸和更换。
由此可见,糖尿病病人应该穿厚底有一定生理坡度的休闲鞋、运动鞋或棉鞋,而不应穿细高跟鞋。样式宽松、脚舒适最重要,爱美的糖尿病女性患者千万不要贪图时髦漂亮,自己给自己“穿小鞋”。等到出现“老烂脚”,悔之晚矣!刘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糖尿病足病工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基础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创面防治与损伤组织修复专委会委员、糖尿病足学组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委会委员;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内分泌和糖尿病学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足病与周围血管病变学组副组长、糖尿病神经病变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专委会常务委员等学术职务。主要从事糖尿病神经血管病变和足病、妊娠与1型糖尿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第一)、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五)、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第一)、三等奖(第三)、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一等奖(第六)等奖项,和上海交大2018年度“杏林育才奖”。
临床擅长:糖尿病神经血管病变和足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瘤,生长发育异常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