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画:松溪兰若 花竹聚禽
边文进笔下的作品有“花之妖笑,鸟之飞鸣。'之说。
边文进(约1356-约1428),字景昭,为明初重要的宫廷花鸟画家,他继承南宋“院体”工笔重彩的传统,其作品工整清丽,笔法细谨,高雅华贵。
明 边文进 三友百禽图
《三友百禽图》全幅自然野趣,如山林一隅,百鸟群集。画中鸟儿不论栖息于地面或枝头上,都在适当的位置展示其习性,显得生意盎然。站立画前,似可听见其鸣声此起彼落。此作中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象征耐寒不凋的志节,竹和祝谐音,松表长寿,也有贺寿之意。所画鸟类计总计九十七支,未达百却以百为名,表示丰美众多,有百鸟朝凤之意。
明 边文进 四喜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边文进精画禽鸟、花果。深入生活,体察细微,注重物象的形神特征,边景昭笔下的花鸟,花有姿态,鸟有神采。他画的翎毛与蒋子成的人物、赵廉的虎,曾被称为“禁中三绝”,是明代院体画家中影响较大的工笔花鸟名家。有《竹鹤图》传世。子边楚芳、边楚善亦长于花果翎毛,传其父法。传世作品有《三友百禽图》、《双鹤图》、《春禽花木图》。
明 边文进 花竹聚禽图 上海博物馆
明 边文进 芦雁图
明 边文进 双鹤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边文进的花鸟画以工笔重彩法见长,传统渊源无疑来自宋代“院体”,如清方薰《山静居画论》评:“边鸾(应作边景昭)、吕纪、林良、戴进,纯以宋院题为法,精工毫素、魄力甚伟,黄(笙)、赵(昌)、崔(白)、徐(熙)之作,犹可想见。”明李开先《中麓画品》更具体的指出:“边景昭其源出于李安忠。”清顾复《平生壮观》记边氏《聚禽图》时也指出:“得黄要叔父子遗意。”黄要叔父子即北宋初黄筌及其子黄居采,所创工笔重彩花鸟画风,成为宋初“院体”标准体制.
李安忠是宣和朝画院画家,花鸟亦善然而出,边氏出生地的福建,又沿续着南宋院画风格和元代边武、张舜咨传至闽地的文人水墨花鸟画风,趋于粗简劲健,故边氏也受到一定影响。其成熟的花鸟画法即粗细相兼,妍雅并重。花鸟主体勾勒设色,工细妍丽,树石北京水墨皴染,简劲清雅,在工致华美中透出雍容浑朴气象,遂自成一格,开创了明代“院体”花鸟新风。
边文进花鸟画的艺术追求,既承继了宫廷花鸟画的传统特色,又掺入了明代皇室平民化的贵族品味,在取材、立意、构图、笔墨、格调等方面都有所反映。花鸟画以工笔重彩法见长,传统渊源无疑来自宋代“院体”,如清方薰《山静居画论》评:“边鸾(应作边景昭)、吕纪、林良、戴进,纯以宋院题为法,精工毫素、魄力甚伟,黄(笙)、赵(昌)、崔(白)、徐(熙)之作,犹可想见。”明李开先《中麓画品》更具体的指出:“边景昭其源出于李安忠。”清顾复《平生壮观》记边氏《聚禽图》时也指出:“得黄要叔父子遗意。”黄要叔父子即北宋初黄筌及其子黄居采,所创工笔重彩花鸟画风,成为宋初“院体”标准体制.
五代至明 绘画佳作十三帧
五代 巨然 溪山兰若图
宋 李椿 牧牛图
南宋 马远 松溪观鹿图
南宋 李嵩 货郎图
元 赵孟頫 竹石幽兰卷
元 陈汝言 罗浮山樵图
元 陈汝言 早春图轴
明 谢时臣 巫峡云涛图轴
明 佚名 钟离权像
明 张宁 虚亭飞瀑图轴
明 陈洪绶 五泄山图轴
明 边文进 百泰图轴
明 鱼藻图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