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帝要孝敬爹妈群臣却不许,荒谬背后却揭示八王之乱根本原因

晋武帝司马炎建立晋朝,一统天下。中华大地再次分久必合。而随后短短几十年后就发生了八王之乱的悲剧。从此,中原大地陷入了五胡乱华的悲惨命运中。

其实,这一切悲剧司马炎时期就埋下了后果,今天我们老是说他的各种宗室扶持政策,或者说他立了一个傻瓜太子才导致这一切。这些其实也很重要,但不是八王之乱的真正根源。根源在于他想做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没有做成。哪件小事呢?服丧。

一、皇帝要孝顺大臣却不许

1、拜皇陵惹出的争议

文帝之丧,臣民皆从权制,三日除服。既葬,帝亦除之,然犹素冠疏食,哀毁如居丧者。

司马炎的老爹司马昭死了,臣民们服完三日的丧,就继续唱歌继续舞了。

可是,晋武帝司马炎虽然摘除了丧服,却仍然哭丧着脸,也不吃荤,除了没穿丧服,其他和付丧期间没啥区别。

然后时间到了8月,皇帝要去拜谒他老子司马昭的崇阳陵,大臣们都说,天太热了,怕您悲伤影响身体,还是晚几天去吧。听听,其实这就是大臣们嫌天气热不想去,反而将责任推给皇帝。

晋武帝也不是好惹的,他说:朕能够瞻仰先人的陵墓,身体、精神自然就会好。说完,又下了一道含义深深的诏书:汉文帝不让天下人一起陪着皇帝哀伤,是他老人家自己谦虚。我要拜见老爸,自己怎么能不穿丧服?我还是按礼仪穿丧服,你们大臣随意。

2、汉朝以孝治天下

所有丧期之中,最重的当是三年之丧,也是古人讨论最多,并且关注细节点最多的。这是指子女为父、妻妾为夫,臣子为君服丧。

三年之丧的源头现在已经很难搞清楚了,有人说尧舜三代时期就有了,有人说为周公或孔子所创。在先秦时期,这一制度执行应该是比较认真的。史书最早记载其变化是在汉文帝时期,当时盛行厚葬重服之风,葬礼十分隆重且服丧很长时间。汉朝初期崇尚节俭,文帝一度想要抑制这种风气,要求官员一切从简,丧事结束三天之后就去除丧服,不要因此影响官员的日常生活。但这个措施与当时的风俗明显违背,所以推行得不太顺利。

这里皇帝其实说得很委婉:汉文帝不让三年服孝,是他自己谦虚,给你们脸。可你们这帮大臣得要脸啊,现在我又想服丧了,你们就不明白啥意思?

孝顺儿子司马炎

群臣面面相觑,领导穿丧服,让我们随意?我们真随意了你会开心?可我们就是不想穿啊。

尚书令裴秀被大臣们推出来跟皇帝打擂台:陛下您都除服了,再穿上丧服,没这个礼法啊。而且您服丧,我们穿得花花绿绿的,也说不过去啊。

话很软,传递的含义却很硬:你想逼着我们一起穿丧服?没门啊。

司马炎一看时机还不成熟,大家都不买账。也只能退一步说:大家想多了,我没那个意思啊。我担忧的是自己的哀慕之心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不在乎丧服。诸位一片殷勤的好意,朕不忍再违背了。于是没穿丧服。

3、皇帝的亲信替皇帝鸣不平

按理说,皇帝屈从于大臣们了,可以继续拜陵了。可你们别忘了,皇帝也不是一个人,他也有自己的势力,自己的亲信。亲信们能眼睁睁看着皇帝受气?

这时,中军将军羊祜跳了出来:“三年之丧,虽然贵人也要服丧,这是礼啊。但是汉帝却把它废除了,毁坏、损伤礼义,这事干得不厚道。我常常因此叹息。

如今皇帝至孝,虽然除去了丧服,仍实行丧礼。如果能借此机会恢复先王的法规,难道不是很好吗?”

大臣们可不吃这一套,傅玄跳出来说:“把穿丧服的时间从以月计改为以日计,已经有几百年了,一旦要恢复古制,是很难行得通的。”羊祜说:“即使不能使天下人都遵从礼法,哪怕暂且使皇帝再穿孝服,这也不行吗?”

傅玄说:“皇帝不除丧服而天下除丧服,这就是只有父子,不再有君臣的行为。”这话说得很不客气了。皇帝只想着父子之礼,却不想想君臣之礼,上行下效。潜台词很明显:你在开历史倒车,我们不想跟着你学。

天已经被聊死了,羊祜再说下去要打起来了。于是后面没人再提让天下恢复古制的话。

中军将军羊祜谓傅玄曰:“三年之丧,虽贵遂服,礼也,而汉文除之,毁礼伤义。今主上至孝,虽夺其服,实行丧礼。若因此复先王之法,不亦善乎!”玄曰:“以日易月,已数百年,一旦复古,难行也。”祜曰:“不能使天下如礼,且使主上遂服,不犹愈乎!”玄曰:“主上不除而天下除之,此为但有父子,无复君臣也。”乃止。

4、小小的服丧背后的含义很深

为何司马炎和羊祜都非要服丧?而裴秀傅玄却硬顶着不从呢?这个小小的服丧背后的含义很深刻。

这涉及到一个以孝治天下的深层问题。更涉及到是否坚持儒教统治的严重问题。这才是司马家,才是晋朝面对的最棘手难题。

众所周知,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可秦国为什么没能延续很久呢?因为大家的思想还不统一。秦朝的法家思想没有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而经过几次反复,最终,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中华大一统思想。

可以说,秦始皇形式上统一了全国,而汉武帝思想上统一了全国。这也是为什么秦皇汉武并称的缘故。

汉朝一开始就确立了以孝治天下的礼法制度。随后汉文、汉景二帝逐步丰富,增加了儒家思想尊尊亲亲的道德规矩,到了汉武帝集大成,形成了系统的以孝为核心的儒家大一统思想,统治天下。

孝,则要求下服从上,少服从长。按照这套,层层推演开来,皇帝至高无上,臣子必须服从他。皇帝同时还是宗室领袖,担任族长的角色,宗室必须服从他。

同时,这套规矩也约束皇帝别太过分:皇帝还要自己像个皇帝的样子。大臣才能像个大臣的样子。

例如:汉文帝亲侍母疾。说的就是皇帝的老妈病了,皇帝本人也要尽孝道,给老妈端汤送药,这叫孝。皇帝要做个道德模范,而臣子们也要按照规矩,上行下效,朝堂上忠君,回家孝敬长辈。

在这套理论下,汉朝百姓、群臣牢牢团结在刘氏宗族周围,形成了一层层的稳固阶层。刘氏江山也因此延续了四百年。

而三国时代,礼崩乐坏,兵强马壮者为王。打破了这一切长幼尊卑。随着司马炎再次统一,他想着再次统一群臣的思想,统一宗室的思想。建立起皇帝的至高无上权威,他的武器就是

可惜,群臣不买账。

二、群臣为何不买司马家的帐?

1、从实力的角度来说,司马家是士族老大,不是至尊

裴秀为什么不同意?因为司马家,是作为士族领袖上台的,他代表了士族的力量。而在两汉,乃至三国时期,世家的势力是个不断膨胀的过程。

袁绍就是世家杰出代表

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本初,在东汉末年已经能够呼风唤雨,称霸一方。而随着中央政府的垮台,各地世家没有了统一的皇权压在头上,更是肆意妄为,势力飞快发展,三国老大,身后都站着一个个大世家的身影。

曹丕的九品中正制,更是将高级官员来源锁死在士族,所谓“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就是最好的见证。

而司马家,就是当时的最顶尖的大世家之一。

换句话说,司马懿能够成功代魏,背后有世家大族的支持,大家认为你司马家比曹魏更能让我们士族过得舒服,我们认可你当我们的老大。

注意这个概念:司马家是老大,不是至尊。

现在你江山日渐稳固,东吴眼看着不日就要拿下了,一统可期,司马家膨胀了,想当天下至尊。开始推行大汉以孝治天下那一套了。最终目的不还是要压服世族们吗?

司马炎以道德模范自居,潜台词是什么?是我这个皇帝已经做到了孝的标准。那你们这些大臣呢?是不是也要跟进?

可是士族不想跟进,士族的利益怎么办?你还没统一呢,就想让我们回到汉朝,想想当年被汉武帝支配的恐惧,可能吗?所以,司马炎这一举动,是一个试探。

如果士族出身的群臣们不反对,那么下一步自然是有人跳出来跟着服丧,服完丧,下一步就是开始弘扬以孝治天下。接下来就是君为臣纲,一步一步,回到统一集权王朝的老路上。

这是大世族们愿意看到的吗?不可能啊。所以他们第一时间跳出来反对:劝谏司马炎的尚书令裴秀,当年就是他劝司马昭立的司马炎为世子,对司马炎有拥立之功。跟司马炎关系不可谓不铁。

裴秀

但别忘了,裴秀同时也是士族领袖,出身著名的“河东裴氏”。被时人誉为:后进领袖有裴秀。

所以,在家族利益面前,什么君臣之义都白扯。

司马炎看到了士族的决心,只能悻悻地撤了下来。他刚继位没多久,还没有和士族掰腕子的勇气和实力。

2、司马家思想上无法重新树立儒教大旗

无论司马炎怎么表演自己的孝道。都无法遮掩一个事实——他司马家是靠着弑君夺权的。

汉末群雄逐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至死没有迈过那一步。而曹丕登基时,给汉献帝待遇不可谓不高:

公元220年,曹丕受汉献帝禅让登基,代汉建魏,改朝换代。对于刘协这位前朝帝王加亲妹夫,曹丕给予了足够的礼遇。他封刘协为山阳郡公,封地为山阳郡,地位在所以诸侯之上,包括曹氏宗亲。在封国内,刘协仍然享有天子地位,保留天子的仪仗,且奏事不必称臣,遇诏书可以不拜。

汉献帝禅让

奉帝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

曹丕的手段很温合了,就这,忠于大汉的臣子们该不买账的还是不买账,早在曹操称魏王时荀彧还是宁肯自杀也要做个汉臣。其余都跑到刘备手下,拥立刘备为帝,继续对抗魏国。

可比比司马家怎么对待魏的皇帝的:

曹髦亲自带人朝司马昭府上杀来。司马昭派头号亲信贾充出面摆平;贾充让太子舍人成济搞定。成济直接一戟杀了曹髦。

成济弑君

按前面儒家的大一统理论,身为皇帝的曹髦并无任何失德之处,而无辜被杀。这就是当时身为臣子的司马家的原罪。怎么也洗不掉。

3、两大核心原因让大臣对司马家不以为然

现在知道为何大臣们不愿意守孝了吧?他们心里都在吐槽:你家怎么上台的?自己一屁股屎还装 ?大家谁不知道谁啊?

正是势力上皇权不能稳压大士族,道德上司马家不符合儒家礼仪和孝道。使得司马家迟迟无法得到臣子们的尊重。以孝治天下自然无法推行。

几年之后,皇帝的老妈又死了。

虽然晋武帝已经当了三年多皇帝,帝位已稳固,但是大臣们还是不鸟他。“有司固请”、“群臣请不已”。说白了就是别想着统一我们的思想。你不配,我们也不吃这一套。

  三月,戊子,皇太后王氏殂。帝居丧之制,一遵古礼。

  已亥,葬文明皇后。有司又奏:“既虞,除衰服。”诏曰:“受终身之爱而无数年之报,情所不忍也。”有司固请,诏曰:“患在不能笃孝,勿以毁伤为忧。前代礼典,质文不同,何必限以近制,使达丧阙然乎!”群臣请不已,乃许之。然犹素冠疏食以终三年,如文帝之丧

司马炎的努力再次失败,无疑代表着当时的尴尬现实:1)皇权没有实力压服世家。顶多皇帝是最大的世家,但皇帝和大世家之间没有质的区别。想当至尊?省省吧。2)儒家礼教已经无法统一人们的思想。随后玄学的兴起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三、立太子之争

1、立皇太子而不立皇太弟

大家都知道,司马懿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司马师先掌权,司马师自己没儿子,兄弟司马昭有几个儿子,就把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

司马师死前,考虑到政权还不稳定,交给司马攸这个小孩子不靠谱,就给了弟弟司马昭。司马昭一直将司马攸当继承人培养,常常指着宝座对司马攸说:我只是替你保管它而已。

可惜最后还是私心作祟,加上司马炎是嫡长子,立了司马炎。到了司马炎这一辈,他儿子司马衷是个傻子,在世家们看来,其实弟弟司马攸是最合适的人选。

司马攸

按照司马家是士族老大的实际地位来说,晋朝其实是个股份公司,司马炎是董事长,各大世家都是董事,有股份的。下一任董事长,要选有本事的,能执政满足大家利益的啊。你弄个傻子当董事长,肯定有不服气的啊。

所以,卫獾才会一次喝醉酒后,借着酒劲摸着龙椅说,这椅子真可惜啊。

所以,司马炎晚年一生病,部分大臣居然开始要立司马攸为帝。

但司马炎不这么想。他再一次犯了定位不清晰的毛病。

司马炎理想很丰满

按照大一统王朝理论,应该立嫡子。立司马衷没毛病。他认为自己统一天下这么多年,皇室力量足够了,封了那么多宗室在各地做王爷。又给司马衷挑了个重臣也是大世家出身的贾充女儿贾南风做老婆。司马衷的姥爷又是顾命大臣兼世家出身。这么多势力相互制衡,支持司马衷,总归能实现皇位的正常交接吧?只要能撑过几年,就是聪明孙子司马遹上台。那时,司马家就稳了,重现大一统帝国辉煌。

2、以小见大,司马炎的美梦注定无法成真

可惜,司马炎的想法终究是不行的。答案就在前面的服丧这件小事上。

从实力上说,司马家对其余世家不占绝对优势。而在司马炎运作几十年,封了十几个实权王爷后,皇权有了增长的同时,却导致了新的问题产生,司马衷在宗室中没有绝对实力

西晋初年设立了八大都督区,即军镇军区。这些出镇都督基本由宗王和士族参半任职。但其中洛阳周边的重要军镇,关中都督区的长安,豫州都督区的许昌,邺城都督区的邺,则多为宗室封王担任。成了拱卫首都核心的三方重镇。

藩王出镇,坐拥军队和地盘,拱卫首都,一旦首都有变,藩王们马上可以进京勤王。但另一方面,藩王们也有了对抗中央的实力

3、宗亲们也不是一条心

现实很骨感:和司马家在大士族中的尴尬定位一样。即使在司马家内部,宗室们不是拧成一股绳的。司马炎一系,没有绝对的威望和领导权。

宗亲们,也没有儒家的统一思想教化,没形成统一的思想。

大家看着爷爷(或父亲)司马昭干掉曹魏上台的,看着司马炎挤掉司马攸上台的,看着司马衷这个傻子又挤掉司马攸上了台。

你司马炎张口孝道,闭口以孝治天下。但我们不想啊,大家谁不知道谁啊,都不干净,凭啥一个傻子压在我们头上,手头没兵也就罢了,我们一个个有兵有地盘有粮草,就差一个时机啊。

现实很骨感

时机就在于司马衷是个十足的傻子。首先是姥爷杨骏想弄权,被贾南风杀了,接下来就是几个王爷掺和杀来杀去。皇室力量被消耗殆尽。

四、结语

服丧一事虽小,却能看出,司马炎无法压服群臣,甚至自己穿丧服也不被群臣认可。背后代表着他还没建立起皇帝的绝对权威。而司马家的原罪,让他无法推广儒教,无法用此利器统一人们的思想。最终,正统儒教的衰落,正代表了皇权的衰落。这才是司马家八王之乱的根本原因。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而在这种政权不稳固的情况下,他不以国家为重,将权力交接给有能力的司马攸,反而交给无法掌握平衡的傻儿子司马衷。这其实是害了司马家也害了傻儿子。

但有什么办法呢?人总是既贪婪又侥幸。人性不变,历史也就是轮回。只可惜苦了百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