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渔中大礼堂

记忆中的渔中大礼堂

□朱金林

近来,新冠疫情反弹,宅在家中防疫保平安。无聊之时翻看手机上收藏的一些诗歌和散文。我眼前一亮,忽见一位战友前年写的诗:“五十年前集渔中,穿上戎装面色红。长江巨轮三日行,而今相居南北东。当年歌唱东方红,现今想念毛泽东。人生各行坎坷路,黄鹤楼前观苍穹。”此诗引起我对当年学习生活过的渔沟中学大礼堂的许多回忆。

渔中大礼堂是1958年盖的,工人由各大队出,工分由各生产队记入。学校供一顿午饭,另加2角钱一天。礼堂建在校园的西边,在当年初三教室的后面,学校大食堂的门前那个位置。我是1963年考进渔中的,这礼堂有多少建筑面积,我不知道,不过它大到可容近千名师生,这是真的。一栋十大几间的砖木结构的大礼堂,高大雄伟,它是渔中地标性建筑,凡是渔沟人都知道渔中盖的大礼堂,这栋建筑是渔中也是渔沟人的骄傲。

从某种意义上说,渔中的大礼堂就相当于“渔沟人民大会堂"。那年头,全国农业学大寨,公社经常召开“三级”干部会议,统一思想,如何学大寨。这“三级”干部是由公社、大队、生产队干部组成,所以人数多,得找个大点会场开会,渔中大礼堂是首选。这礼堂紧挨着食堂,用餐也方便。每年春节,公社文化站总要组织一些文艺节目活跃一下群众文化生活。渔中大礼堂有像模像样的大舞台,演什么节目都可以。有一年春节我曾在那里看过渔沟街人演反映阶级敌人拉拢腐蚀革命干部的话剧,真让我大开眼界。渔沟这块风水宝地出人才,竟然能演话剧,而且还演得很好,广受好评。最吸人眼球的还是前线歌舞团慰问驻渔部队演出。渔沟也应算是黄海前哨,为了防御台湾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反攻大陆,渔沟有不少驻军,主要是高炮部队。慰问演出就在渔中大礼堂进行,里面坐满了解放军指战员,其他人等连站在窗外“相二层”。

那时渔中师资力量强,学生素质高,学习氛围好,不努力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学校文体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下午课后,大礼堂是校园里最热闹的地方。当年,我在这里挥拍打乒乓球,我和朱鹤龄老师一攻一守打表演,吸引同学们围观,不时爆发出欢呼声。朱老师拉旋球过来,我横拍削旋球过去,只见银球在空中飞舞,几十个回合球不落地。1965年,淮阴县中学乒乓球赛在渔中大礼堂举行,全校如同过节一样热闹。这个比赛是男生团体赛,我是校队成员,与王兴中学打了一场,取得胜利。王兴中学在哪里,我从未去过,还是在1967年夏天,我受人之托去王兴公社梨园用自行车驮两袋梨回渔沟。那天晚上就睡在梨园看梨人的床上,梨尽吃,真过瘾啦!到现在为止,渔沟到王兴有多远我还是不清楚。

学生中有文艺特长的不少。我的同学何家珍,会吹笛子,吹得不错。他家住小北门原何庄,其父是吹锁呐的。高中同学中会吹拉弹唱的人更多了,乐器全是自备,闲时吹上一段,拉上一曲自娱自乐,整个校园一派祥和气象。我上初三时,高一年级下午课后在排练《十送红军》,我过去探头一看,是队友王际伟在指挥。《十送红军》曲调优美也易学,我们站在窗户跟前听,一起唱,不一会我们都会唱了。现在只要一听到《十送红军》,我就想起王际伟来,他是个多才多艺之人。

学校有个大礼堂,有这么好的条件,举办晚会是顺理成章的事。那时,一个学期总要办几场晚会活跃师生的文化生活。师生自导自演,节目十分丰富,有民乐独奏、合奏;有独唱、合唱;有舞蹈、快板、相声;还有用英语、俄语表演的小节目。这些节目都受到广大师生欢迎,每到演出时,礼堂爆满,后面的要站在凳子上看。记得当年丁少灵老师的诗朗诵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朗诵在咬字、气息运用以及情感表达方面都达到专业水准。

为了去礼堂看节目,还闹过一场小笑话。那天晚上在教室里做作业的同学都陆陆续续地去礼堂看节目。我和另一个女同学被两个调皮的男同学锁在教室里,我们只好跳窗而出。第二天早上,那两位老兄就对我坏笑,我明白他们意思,在拿我开心。在当时,初三学生大龄较多,到了青春期,甲乙丙三个班都传出学生有恋爱的新闻。七十年代末我回渔探亲时,到母校看看,与初三时班主任吴醒华见面时还谈到当年的事,没一个成的,纯属玩耍。

1963年,全国搞“四清”运动,渔中也驻进了社教工作队。这是“文革”的前奏,那时除了正常教学以外,学校在大礼堂召开大会的次数多了。会上领导在传达上级指示或文件精神后要讲话,领导讲完了,师生代表上台发言表态。我读初三时代表初中部在全校大会上表过几次态。这个任务是吴醒华老师派给我的,要我利用中午时间写发言稿,下午用。这个代表初中部的表态稿怎么写呢。我想在这种场合发言一定得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一定不能含糊。为了达到语言铿锵有力,有节奏感,我选择用一些排比句。例如当时发言给自己定位是这样写的:“我们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根正苗红的一代热血青年;我们是时代的中坚;我们是天然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今年“七一”在天安门广场上隆重举行庆祝建党百年大会。四位学生领诵词上来就用了“今天”三个排比句。我听他们那段精彩的朗诵,仿佛看到自己当年站在渔中大礼堂舞台发言的影子。

1969年冬,我应征入伍,经过文革洗礼,又经过贫下中农再教育,显然成熟了许多。在渔中大礼堂换上戎装后,即将从这里走向军营,心中不知有多高兴。带兵的杨排长在大礼堂教我们打背包;200多名新兵在大礼堂门口的路上列队,首长宣布从袁集供销社入伍的黄锦珠同志任班长,我任副班长;当晚,渔中宣传队在大礼堂演出精彩的文艺节目欢送我们。舞蹈《洗衣歌》赢得了全体新兵的热烈掌声。晚会结束,我们就在大礼堂度过了难眠的夜晚。

日出又日落,一个个春夏秋冬,时光的小溪在悄悄地流淌了50多年。饱经岁月沧桑的渔中大礼堂还在吗?我不知道。其实它在不在都不重要了,因为它的故事已经植根在我的心中,成为永恒。如今,渔中新高中已在原址上建成并招生,一座现代化的渔沟中学屹立在渔沟西大门,仍然是令人关注的地方。新渔中在新时代征程上刚刚出发,一切都充满期待。

2021/08/12于杭州


作者介绍,朱金林,江苏淮阴人,现年70岁,现居住在杭州。做过知青,是一名退伍军人,对部队生活情有独钟。喜欢写作,当兵期间就经常写作报道连里的先进事迹;现在经常写一些见闻,体会,感想等,是一个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

(0)

相关推荐

  • 影像记忆·庐山会议旧址里的藤椅

    2021年8月,江西省庐山风景区 在山上所有景点中,庐山会议旧址是当之无愧的大哥大,个头大只是当一哥的必要条件之一,地位尊贵.百姓敬仰.朝廷颁发的腰牌挂身上才是真老大. 山上的第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

  • 大青沟纪事/张志军

    大青沟纪事 张志军   提起大青沟,总想写点什么.但拖了挺长时间,一直理不出头绪,迟迟没有动笔. 大青沟算是我比较熟悉的地方,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大青沟是老县城,也是坝上的交通枢纽.大青沟东接 ...

  • 察右中旗往日印象之四:电影院

    本文作者:黄金亮 建筑是造型艺术,一座历经风雨的老建筑,即使随着时光的流淌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印记,或许还会在人们的记忆里延续,见证生命在岁月里沧桑,文明在时间中磨砺.从这一点上说,老建筑不仅有生命,而且 ...

  • 【灵璧美文】有一种鸟,它属于乡愁

    有一种鸟,属于乡愁 文/金陵 有一种鸟,属于乡愁,属于记忆,属于悠远而缓慢的时光. 你在忙碌之中慢慢回转视线投向它,会发现这种称之为鸬鹚的水鸟是如此古老.它与人相存相依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鸬鹚没有 ...

  • 欢口大礼堂的流年里,是否留下了你的光影记忆?

    图文:红艳 时光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岁月如同易冷的烟花,绽放在旧时光中,却永远永远也不会湮灭.在欢口,有一个地方你早已不去,但那里却留下了你的光影记忆. 在三四十年前的欢口,除了水泥 ...

  • 古老的中国正在展开双翅腾空翱翔——重庆大礼堂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是重庆市的标志性建筑,代表了重庆市的形象,坐落于重庆市最繁华的地段,市政府正对面.在一座古式牌匾作为大门的引导下,我们进入了礼堂前的大广场,那是一个很大的广场,足足有两个足球场以上大 ...

  • 为粉丝烹饪一道记忆中的葱烧香菇,能让你念念不忘的味道是什么呢

    为粉丝烹饪一道记忆中的葱烧香菇,能让你念念不忘的味道是什么呢

  • 你记忆中的韩国音乐? 来自 李家焕

    #好音乐# 在你记忆中,韩国音乐或许仅仅是男团和女团,偶像组合,又或是唱功平平,作品表面的三流歌手,本贴带你探究真正的韩国乐坛. 首先,韩国或许是世界唯一一个在流行乐坛拥有完整体系的国家.我们先从喜闻 ...

  • 家乡的味道丨停留在记忆中的“弹棉花”。

    说起弹棉花,不禁让我想起在农村的生活,只是,弹棉花你还记得吗? 01 弹棉花是一种老手艺了,虽然如今在城市里已经不多见了,部分农村还保留着弹棉花的老手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慢慢被机器或者其他材料给 ...

  • 农村人记忆中的诚信——赊小鸡,曾经的那声吆喝是最淳朴的乡音

    小时候的农村虽然不富裕,物质短缺,但那是真正的乡风淳朴,人人都讲诚信,邻里之间也和谐相处,互帮互助,即使是对外村不认识的人,也是客气热情.那时候的村民们除了种好自家的地之外,还偶尔做些小生意,走街串巷 ...

  • 老照片:记忆中的安徽马鞍山,带你重温这里的旧时光

    图为昔日商业大厦一带的城市街景,这个留有马鞍山人很多回忆的大厦在2013年被拆除了.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今马鞍山市的商业综合体也是越来越多.昔日马鞍山的老牌商场,你还记得哪些? 图为昔日马鞍山火车站站台 ...

  • 孜叶日·努斯别克 || 记忆中的采棉季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孜叶日·努斯别克,来自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喜欢绘画. 记忆中的采棉季 前段时间,"新疆棉事件"闹得很厉害,唤起我关于家乡采棉季的一些 ...

  • 文学百花苑第六届全国文学大奖赛 049 记忆中的“代销点” | 赵玲霞

    作者 记忆中的"代销点" 赵玲霞 提起代销点,只有生活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人才会记得. 我们村的代销点在二道街正中央,紧挨奶奶家.草顶.土墙,门前是一条宽阔的土路,下雨天泥泞 ...

  • 记忆中的新华百货人

    <口述宁夏> 讲述宁夏人自己的历史 新华百货的前身-新华街第一百货门市部,那时我们都习惯叫"新华百货一".尽管那时在平房里的商店不是太大,栏柜间的距离有限,但是只要进到 ...

  • 记忆中的小时光

    长按封面扫码播放高清MV幻灯 器材: Canon EOS 5D Mark IV 焦距: 39.0 mm 光圈: f/2.8 作者:^_^Da欣·· 糖粉编号:112799 成都糖粉 微博:@你两都叫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