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场所的好声音从何而来

交响音乐会、明星演唱会、音乐剧、话剧……各种室内、室外演出活动让人们对演出场所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舞台美术,对观众影响最大的就是声音设备了,然而,声音不是有个好的调音师就能解决的问题。演出场所要营造出好声音可是一门复杂的学问。

音量越大 环境越嘈杂

演出场所的音量应控制在七八十分贝左右,常见的问题是有些音响工作人员或怕观众听不见,或想声音传得远些,或为炫耀音响设备的威力,而把声音开得极大。
一些剧场音量开得大,人们说话也必须提高音量,使剧场内嘈杂,此时音响工作人员就越要加大喇叭的音量,人们说话不得不更大声,这样形成恶性循环,使剧场越来越嘈杂。相反,如果喇叭放轻声些,观众自然会安静些,人们会专心关注节目的内容,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

音量的分布要均匀

从舞台发出的声音要能均匀地到达剧场的每个角落,不能有的地方声音大,有的地方声音小。常见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多个小音量音箱安置在剧场各处以求声音分布均匀。另外,还要加强声音的扩散,如影剧院、音乐厅往往采用不规则、不光滑、凹凸不平的墙面,使声音产生漫反射,让声音均匀扩散到整个剧场。
歌唱演员在室内剧场播放伴奏演唱时,会出现与伴奏音乐合不上拍的情况,这也是因为台上没有针对演员的返送音箱,演员听到的伴奏音乐是从扬声器向剧场播出后又从剧场后墙反射回来的,因而其歌声比伴奏音乐要迟,演员总觉得不合拍。为此,必须在舞台上放置对着演员的小音量的返送音箱,让演员听见但又不能让声音进入话筒引起“啸叫”,这需要反复调试。

如何避免音色失真

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和各泛音的不同强弱决定的。在剧场中,不应形成对某些频率声音的加强或削弱,造成声音的“染色”或“褪色”现象。所谓合奏效应好,就是高音、中音、低音乐器,高、中、低音的男声和女声,频带窄的语音声和频带宽的音乐声都得到均衡的声响,以避免音色的“失真”。
音箱或喇叭要放在大而坚实的基座上。基座太软,如放在地毯上,会把某些频率的声音吸收掉;基座小或不坚实,则可能在某些频率上引起共振。音箱放置的最佳位置也要反复试验,往往把音箱稍稍挪动一下,音质就有明显改变。另外,由于人耳对低频声的感受比高频声弱,当音量调小之后,会有一部分低音听不到,这时要调整音调旋钮增强低音,才能恢复丰富悦耳的声音。

不能有明显的回声现象

在大剧场里,观众听到从舞台前传来的直达声与从墙壁传来的反射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太长,反射声与直达声“脱节”而“连”不起来,就会出现台上一声而台下听到多声的现象。
为此,房间内部结构应减少反射,加强漫反射和吸收,以避免明显的回声现象,避免造成听不到声音的“死点”以及声音会聚的“焦点”。另外,为防止平行墙面之间连续反射而形成“颤动回声”,剧场内部应避免平行的墙面。

交混回响时长很重要

一个声音在建筑物内发出后,往往在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之间来回反射数百次,经历很长时间才消失。屋子越大、越空,墙壁越光滑、越硬,声音就越不容易消失,持续的时间就越长,这种现象叫作交混回响。
如果室内的交混回响时间太长,将会使声音嗡嗡嗡地模糊不清,给人以嘈杂浑浊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声音清可辨,最好是把窗子打开,让声音散逸出去;还可以铺地毯或在墙上挂壁毯、帐幔等细软多孔吸声能力强的材料,把声音吸收掉。此外,穿在人们身上的柔软布料或棉衣,也是很好的吸音材料,所以剧场里坐满人时,声音来回反射的时间也会缩短。
如果室内的交混回响时间太短,即声音的吸收太强,就好像在旷野里讲话一样,没有反射的回音,声音缺乏烘托、支持,显得单薄、干瘪,对歌唱和演奏尤其不利,音乐声会枯燥乏味,失去美感。只有适当的交混回响时间,才能使声音既浑厚响亮,又节奏清楚、悦耳动听。
经验指出,适当的交混回响时间约在一两秒之间。最佳交混回响时间还与建筑物的用途有关,如用作欣赏音乐用的音乐厅或录制音乐的录音棚要求交混回响时间稍长,以求得声音浑厚丰满、余音缭绕的效果;用作开会的礼堂则要求交混回响时间较短,以使语音清晰可辨;而用作声学实验的消声室,则要求不反射声音,交混回响时间应趋于零。
另外,最佳交混回响时间还与人们的主观感觉有关,北京的首都剧场,满座时交混回响时间是1.36秒,空座时是3.3秒。人民大会堂的万人大会堂满座时交混回响时间是1.6秒,空座时是3秒。
如果不是在室内剧场而是在露天广场演出怎么实现适宜的交混回响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利用电声技术将频谱加以改造,制造出了“人工混响”。在广场演出时,音响师只要根据语言类节目或歌舞类节目的不同要求,适当调节音响设备中的混响旋钮的大小,就可既让语言清晰可辨,又让音乐悦耳动听。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