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佳作丨中华,我的精神家园
中华,我的精神家园
高二(6)班 于乐水
中华上下五千年,岁月裹挟着沧桑酿就文化的甘泉。诗词,是泉水永不枯竭的溯源。每颗跃动的水珠都晶莹剔透,每片打转的水花都熠熠生辉。有了诗词的点缀装饰,中华,便是我的精神家园。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九州一色的明月与李白之间的微妙联系,似乎是浑然天成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了明月相伴,取酒独倾对李白来说谈不上寂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饮酒作欢、及时行乐,少了明月的烘托便索然无味;“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远在云端,诗人望月唏嘘,此时明月是抒写惘然心绪的天然媒介;“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这一樽亘古明月见证了古往今来的物是人非,观望着神州大地的日新月异。李白的诗句穿梭在清亮的月光中,为醇厚的中华文化内涵沉淀了古老的底蕴。
滚滚东去的江河勾勒着中华土地的璀璨金边,蕴藏其中的诗词更是各领风骚数百年。浔阳江头,临别之际,苦酒孤灯之中,白居易醉听琵琶女如泣如诉的乐曲,热泪氤氲在青衫上,挥撒入清冷的江水。他哀叹不绝,大笔一挥,将天籁用动人的文字谱写成《琵琶行》。汨罗江边,屈原终以溘死流亡与世俗小人划清界限,诀别了世间的嘈杂与丑恶。一代才子在江水中香消玉殒,而“香草美人”拥着《离骚》冉冉升起,在中华文坛上坐拥一方山河。
清人有云:“国家不幸诗家幸”,其实应为“诗家不幸后人幸”更为恰当。所谓“诗家不幸”,指诗人屡经贬谪的不幸经历;因其悲痛忧愁而诗兴大发,后人才有幸阅览先人的名篇佳作,美其名曰“后人之幸”。刘长卿贬谪潘州南巴,新年时思乡之情悲切难抑,长歌当哭,一挥而就,留下“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的千古绝唱;杜甫因直谏而被贬离开长安,将心中的愤懑与不甘化为“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的无奈叹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用“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雕琢自己强作闲适的寂寞……凄怆动人的诗句追随诗人落魄的脚印遍及天涯海角,不忍遽去。诗替诗人道出难言之痛,牵引中华儿女追昔伤今,也为中国文学倾注浪漫情愫。
中华的崇山峻岭是诗句的跌宕起伏,江河烟波是韵脚的平仄有序,万里长城是音律的绵延悠长,虫鱼鸟兽是意象的鲜活明亮……你可知中华大地的一草一木,都篆刻着诗词的烙印,浓郁的诗意拥吻九州,吟喃着的是精神的光风霁月。
中华,我的精神家园!
辅导老师:徐荷晓
文编丨陈利可
编辑丨吕 娜
审核丨李玉琳
74中小雨点文学社
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