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水特辑】第128期|年味变迁
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乡村里的我们,幼时对年的期盼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
每年地里的庄稼一入仓、院里的秋菜一入窑,年便走进了农家的议事日程。每天天不亮农人们便把地里的收成饲养的家禽送到集市上,换来生活必需品和年货,仿佛一春忙到老秋只为了这个年。
新年好礼
乡村的集市也一下子热闹起来,山肴野蔌鸡鸭鱼兔,女孩子的胭脂,男孩子的陀螺……都摆到了地滩。这时的家庭主妇们也开始忙碌起来:打袼褙、扯花布,孩子们身上的新衣、脚上的新鞋,都出自她们灵巧的双手。经济拮据的人家,要把老大的衣服改成老二的,老二的改成老三的,这样只添老大一人便够了。那时,这样的人家太多太多了,两斤猪肉中耗出的油要吃大半年,油羧子包的饺子也能应初一的习俗,剩下的肉足以让孩子在三十的餐桌上解馋,但在他们的眼角眉梢里还是隐着淡淡的愁苦。
一进腊月便有杀猪的人家了,猪肉血肠的香味氤氲着整个乡村,连过往行人的招呼都沾着喜气,要过年了……
新年好礼
孩子们更是兴奋异常,游戏之暇,有说不尽关于年的话题。大家盼望着、期待着,一套新衣、二尺头绳、三五个玻璃球、一挂鞭炮,几个“二踢脚”,还有三十晚上的年夜饭,初一餐桌上的一顿饺子!
八十年代,高考让我走出了村庄。对于异地求学的学子们,年,又多了一重味道:那便是回家、团圆!
新年好礼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农人餐桌上的菜肴丰富起来,饺子已不再是年节才吃得上的美味,杀猪菜的香气也不能再让人垂涎三尺,每人一套新衣已不足以在人前炫耀。于是,宿舍里每晚谈论的话题便是家乡的习俗,亲人的喜好。讨论谁的助学金最高,谁平时的伙食最节俭,节省下来的钱买哪些物品带给家乡的亲人:爷爷的二锅头,奶奶的老花镜,妈妈的头巾,爸爸的手套,弟弟的小人书,妹妹的花袄罩,还有正在补习的同窗好友的课外书……我们这些平时有八分钱菜决不买一角钱菜的穷学生一下子变得奢侈阔绰起来。手里有了属于自已的钱,无论临近考试的学习如何紧张,也要去市场买些当地土产把回乡的行囊添满。那时,我们常常站在窗前,看着大包小裹从门外归来的同学,计算着返程的日期,在浓浓的思念里回味着家乡的年味……
而这时的家乡已然让归来的学子刮目相看了:杀猪宰羊的欢声笑语在乡村上空不断地回荡,市场购物的人流在大街小巷穿梭,一座座新楼瓦屋的庭院中耸立着高过屋脊的鞭架子,一对对大红彩灯悬挂在房檐下,一堆堆花花绿绿的鞭炮高高地码在炕梢……家家户户无不诠释着年的富庶与丰饶。老亲近邻见面的话题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老人感叹着好时代,年青人琢磨着创业的新思路,人人笑逐颜开,个个喜上眉梢。年的味道不再是身上的衣装、餐桌上的饮食,而是鞭炮的时长、乔迁的新房,还有春晚的笑料、惠农的新政……
新年好礼
时代走到今天,年,对于我们,早已淡了原来的味道。衣厨里各种款式的服装,已经成了人们的负担;餐桌上鱼肉的三高,也已成为人们的忌惮,于是,年,被新一代人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新朋沟通情感的桥梁,从故友里获取更多信息的契机,合家团聚让老人尽享天伦的佳期,抑或放松疲惫的身体、腾出心灵的空间,出门旅行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更有人干脆走出国门领略域外风情……
七十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年的味道,不断地更新着,变化着,她早已从低级的物质层面,走到了精神层面、文化层面。从年味的变迁里,我们品到了国家富强带给百姓的幸福与安康……
作者简介:蒋丽英,网名一箫一剑,辽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辽阳市红楼梦学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文学院第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1963年生于辽阳县乡村,从事多年纺织等各类企业管理及副刊编辑工作。喜欢摄影、旅行和写作。
平台编辑
王志胜,坚持成就梦想。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如有转载请告知。
一个辽阳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舞台,一个传播辽阳正能量的舞台,欢迎关注转发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