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县荆坪古村(附接龙镇桥头村)
很快进入中方县境内。
路边村子的房屋感觉跟之前看到的瑶族村寨类似,悬山顶,一至二层穿斗式木构,木板刷成深栗色。
部分房屋外带砖砌封火围墙,凭经验,这已经属于比较豪华的建筑了。
村子同样小桥流水,景色秀丽。旅途中一直有种感觉,我们的山山水水其实原始条件很不错的。为什么它们的美并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呈现,关键因素还是在于人啊...贫穷可能是一方面,但更致命的,还是文化层次的不足。
浅滩清澈,卵石斑斓,草木茂盛,远方的廊桥更显得清幽。
正是这座廊桥的出现,使我终于下决心入村一探。也是机缘巧合,这是中方县接龙镇桥头村,居然是一个国家级传统村落。
廊桥结构简单,一墩两跨,木瓦结构,下面设有风雨板。两端桥基明显高于岸堤,可以大大提高防洪性能。
砖石堆砌的低矮院墙,里面是一个三合院。
墙檐、窗檐采用砖叠涩出挑。
两层楼阁。
八字门楼。
小路越往后就越往上,靠近山边,我就没再深入了.
回到廊桥边的这家,门额书“关西世家”,原来属于杨姓聚居的村落。现在杨姓堂号很多都与杨震有关。杨震(?-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名臣,著名廉吏,也是一位大儒。他通晓经籍、博览群书,素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现在杨姓所用“关西世家”、“四知堂”、“弘农郡”皆源于其人。
围墙上还有特殊年代标语--“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这座祠堂稍微特别的一点,是前面还加了一个院子,开有八字门楼。湘南祠堂一般采用灰塑、石雕和彩绘装饰,从这座祠堂就可见一斑了。
大门上有堂号“弘农郡”,两侧各有灰塑人物故事,估计与杨氏先祖有关;中间有八仙灰塑,下面石匾刻“杨氏祠”三字,两侧有造型别致的双龙戏珠灰塑装饰。
沿着祠堂在田间转了一圈,算是完成了任务。
接着就是沿省道312往西行,途中在新路河镇经过沅江。沅江的水也是碧绿清澈,岸边山坡上也有层叠铺开的瑶族村寨建筑。
抵达荆坪古村时,已是下午三点。古村地理位置也是相当不错,前面就是秀美的舞水河。
荆坪古村,位于中方县中方镇舞水河西岸,距怀化市区15公里。古村历史悠久,据有关史料记载和文物部门考证,该村战国时是牂牁古国之都且兰古城,汉代为舞阳县址,唐宋为溆州城址。1987年,著名考古学家吕遵锷先生对荆坪新园遗扯进行考证,发现距今5万年前就有人在此生活,并认定为旧石器遗扯,填补了湖南省之前旧石器文化遗址的空白记录,并将其命名为“舞水文化”。村内现在还保存有祠堂、古驿道、伏波宫、文昌阁、节孝坊、唐代古井、水文碑、龙凤桥、观音阁、五通神庙和旧、新石器时代遗扯等20多处古文化遗址(包括战国古城墙、战国护城河遗址、汉至宋代的古城遗址、战国至宋代的古墓群等古文化遗迹)。
荆坪村古建筑群,2013年被评为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也入选了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实际游览后,我个人对荆坪古村其实是略有些失望的。作为主体的古民居建筑基本已经毁掉了;真正保存较好的,就是村口的关圣殿、潘氏祠和五通庙建筑群,也是全村精华所在。之所以能被评为全国重保,可能更多考虑的十几个文化遗址的重要意义吧。
到达舞水河西岸的村前广场,也是一个停车场了。荆坪古村,一上来就端出了招牌菜,首先是关圣殿。
关圣殿,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分门厅与正殿两进。大门为四柱三间三楼牌坊式,屋脊有宝瓶、鳌鱼装饰,高5米,与隔壁的潘氏宗祠持平。两侧有高大封火墙。
门口摆放的居然是麒麟。
内为石库门,上面门额有灰塑“关圣殿”三字;其上是关公故事的灰塑,最上中间书“万古流芳”。
这四幅关于关公的灰塑表现的分别是“单刀赴会”、“桃园结义”、“秉烛达旦”和“匹马破袁军”(千里走单骑)四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门厅进去就是一个狭长的天井,两侧有廊庑直通正殿,形成一个四合院式样。天井为石板铺就,中间有石砌通道。
正殿供奉关公与关平、周仓雕像。这个关老爷子不只脸是红的,全身衣服都是大红色,十分少见。
走廊侧有小门通往潘氏宗祠,门额书“别开生面”四字。
潘氏祠,始建于明代洪武初年,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迄今已经有六百多年历史了。据祠中石碑记载,祠堂于嘉庆六年(1801年)重建,后又于道光十四年、光绪十八年、民国三十六年几次进行了扩建与维修。
前面也说了,荆坪在战国时期是一座繁华的古城,为古牂牁国的都城,汉代为舞阳县址,唐宋为溆州城址,唐宋时由于战乱而废弃,逐步沦为荆棘之地。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北宋开国名将潘美的孙子潘贞周(时为武略将军,袭父爵光禄大夫)谪守溆州,带领潘氏一族流放至此,见舞水河畔十里沃土长满荆棘,便命家人与手下将士在此开荒落户,建立村庄,取名“荆坪”。此后潘氏一族在荆坪繁衍生息,不断壮大,延续至今已有900余年30多代,后代人数超过13万人,成了湘黔边境一大望族。据说现在荆坪潘氏祠已成为周边五省潘姓寻根祭祖的地方。
顺带也说一说其先祖潘美。没错了,就是杨家将故事里的奸相潘仁美的原型。历史上的潘美,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是与曹彬齐名的北宋开国名将,并非宰相。潘美去世后,被宋真宗追封为郑王,谥武惠。咸平二年(公元999年),配飨太宗庙庭。有一点倒是史实,潘美确有一个女儿成了皇后。“惟熙女,即章怀皇后也。美后追封郑王,以章怀故也。”但陷害杨业这件事,可以说是子虚乌有,已经有很多历史学家为其正名了。要不然,也不可能得到配享太庙这么高的荣誉。搞笑的是,直到清康熙年间,皇帝估计是看戏太多,居然同意了某个臣子的奏本,将潘美从太庙除名。也因为小说的关系,居然搞到很多地方出现了“潘杨不结亲”的奇特现象,这就有点令人啼笑皆非了。
潘氏祠堂大门,是一个六柱五间五楼式牌坊式门楼。正中间为石库门,柱联为“乾坤北合花开鸟语人丁旺,日月东升水绕山环气势雄”,横批“荆坪形胜”。两侧次间墙壁上嵌有精美石雕麒麟一对。中间门额有“嗣徽岳府”字样,下面有八仙灰塑,两侧为双龙对峙;最上为“潘氏祠”三个大字。
门坊上有诸多灰塑装饰,我大约可以看出“姜太公钓鱼”、“三英战吕布”和“岳母刺字”。
入门后居然是一个小院子,这就有点猝不及防了。湘南地区,绝大多数的祠堂都是门楼后面连着戏台的。这样的布置又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了。
没错,就是要再经过这道小门。
进去后就明显是戏台下方了。
戏台的一侧有石台阶可上。
戏台正面。平面呈“凸”字形,上为歇山顶,檐下卷棚,檐角上翘。
戏台柱联为:勤者有功,问君为何在座;戏原无益,看你怎样下台。
戏台上方有两重圆形卷棚藻井。
入内为天井,石板铺就;坪地宽敞,据说可容纳千余人同时听戏。两侧为看戏的看楼,二层就是包厢雅座了。如前所述的原因,这里是绝对不允许唱杨家戏的。
每一格后面墙上都有精美的书画,古人的情调来得相当高雅。
二进享堂,是一个敞厅式。正中悬挂“洪范九畴”四字巨匾。这个提法很少见到。此匾估计与荆坪村走出的一位牛人--潘仕权的著作《洪范补注》有关。百度一番,原来是周武王十三年(前1122)灭殷后,与殷遗臣箕子论述天人关系时提到的。说的是上天赐给禹用于治国安邦的九种大法,内容是:“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又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飨用五福,威用六极。”古人太厉害了。
各式柱础,雕刻精美,还涂上了炫美的油彩,不简单。
侧壁上还嵌有一块小小的“捐地碑”。
有个小门通往相邻的五通庙,门上贴了个大大的“傩”字。西南、两湖和江西地区所流行的一种原始祭礼。
三进寝堂。天井两侧设廊庑。
寝室三开间,每间各设有一石质神台,上面有木制神龛,供奉潘氏家族列宗列祖神位。
嘉庆六年(1801年)二房、六房丁粮并捐碑记。就是为重修祠堂出钱了。
出了祠堂,转过来就是五通庙。庙前有直径约一米粗的古重阳木一株。在荆坪村,一共有七棵这样保存完好的重阳古树,相传是潘家老祖宗按照天上北斗七星的位置亲手栽种,就是冀望荆坪村能文风长盛、人才辈出。后来一看这重阳木的古树牌,已是1400余岁高龄了,比潘氏家族还早存在于此,自然不可能是潘家祖先栽种的了。
祠堂墙壁上,还有三块刻字的特殊砖石,老牛专门用红线划出来了。原来这就是荆坪村的水文碑。
从低到高,离地约2米处的石碑,刻着“公元一九九五年六月初五日,洪水至此”。
离地约3.5米的石碑,刻“公元二零零四年甲申岁六月初三日洪水涨至此记”。
离地约3.8米处的砖块,刻“嘉庆陆年端阳后三日洪水长至此记”。这些珍贵的水文碑记,真实记录着荆坪人与舞水河相伴相生,却又不断斗争的悲喜情仇。
相比之下,五通庙的门坊就很简单了,石库门上书“通天都府”,最上书“五通庙”三字;周边饰以彩绘图案。
门厅入内也是一个四合院模式。
门厅楹联为:“云角三声天地震,傩牌一响鬼神惊”。
左侧廊庑为观音阁,右侧为财神殿。
天井为石砌,中间有化纸炉一个。
正殿名“五通神殿”,内祀供奉着五通五显灵官大帝。五通神是一种在江南地区较为普遍的神鬼崇拜,主要含义指财神的为多。之前在婺源篁岭就见过,称五路财神,亦有称“五显财神”的。
古重阳木枝繁叶茂,树干上长满了蕨类植物。
先往东北边走。
这边有古村文昌阁遗址,就是图中的门楼了。
门额石碑刻“文阁书声”四字。
接着回到五通庙旁,这里出来就是著名的中方古驿道了。
古驿道是唐宋时期京昆古驿的一部分。因此处上至怀化(现在泸阳),下至黔城,东至安江,西达芷江皆为60里路程,故称“中方驿”,是大驿道上一处十分重要的驿站。由此可见,“中方”一名很早就以驿站的名称出现了,成为地名则要等到清顺治时期。
这座具有西洋风格的门楼建筑叫“德经坊”,建于清末,里面原有藏书楼,已毁。
前面路中又见一棵拦腰折断的古重阳木,需要依靠下方拱形水泥柱的支撑才不致倒伏。即便如此,残存的枝丫依旧茂盛,这就是著名的荆坪“许愿树”。树干上钉着许多红布条,上面写着孩子的名字,传说是拜古树为干娘可以驱邪避灾,十分灵验。因此,荆坪当地人都亲切地管这棵树叫“亲娘树”。
这边就是进来的路口,稍远处就是之前看到的重阳木。
非常遗憾的是,剩下的古民居绝大多数只剩下青砖外墙,徒有其壳了。
屋檐采用砖叠涩出挑。
如今存留下来的就剩下这些古巷道了。据说荆坪村的巷道、院落都是按照九宫八卦来排列布置的,纵横交错,不熟悉的人进入其中极易迷路。
沿着荷塘走到西侧,见到一座砖石结构的门坊建筑。
原来这就是荆坪节孝坊,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是为了表彰里人潘峻(潘仕权叔父)之妻李氏而建。李氏嫁入潘家14年,丈夫就去世了,她含辛茹苦抚养四个儿子长大成才。在她51岁之时,地方县令奏请皇上批准为她建立了这座节孝牌坊,以示表彰。
从外观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少见的门坊模式--红石与砖混合建造。牌坊为四柱三间五楼式,柱子以青砖砌筑,三座楼檐采用砖叠涩出挑,上覆青瓦;其余部件皆采用红色砂岩。
牌坊中门下枋雕刻精美的八仙与骑鹤仙人图案,中间字板阳刻“节孝”二字;上面饰板刻两个文官形象,上坊雕刻双龙戏珠。雕工精湛,惟妙惟肖。
牌坊主间楼檐正中嵌有龙凤板,两侧雕双龙戏珠,中间“圣旨”二字已经风化严重、模糊不清。
次间枋板雕刻二十四孝故事。
这边次间上梁雕刻精美的双凤朝阳图案。
潘仕权(1701-1772年),字三英,号龙庵,中方县荆坪村人。自幼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尤精象、数、音律、八卦。16岁进京,后任钦天监博士、太常寺博士,著有《学庸一得》、《大乐无音》、《洪范补注》等六部书籍,均编入《四库全书》中。其音乐著作《大乐元音》中首次将五音增至七音,比西方还早十几年(确实牛笔)。传说其为乾隆皇帝的启蒙老师,深得乾隆信任。当其告老还乡之际,乾隆御笔给恩师题写了一封圣谕“见官高三级”。回乡后他为荆坪村的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再加上曾为帝师的威望,以前的荆坪古渡码头边修有一座“下马亭”,里面的下马碑上刻有“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以表示对他的尊敬。可惜解放后被拆除了。
大家也知道下马碑一般只出现在文庙,所以,这真是太可惜了。
走到村子最西侧,池子边有一小亭。这里藏着一口珍贵的唐代古井。
旁边有一块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所立的功德碑。当年此井局部坍塌,潘氏族人捐银修缮,立碑为纪。
这就是传说中的唐代古井了。古井呈圆形,井圈由青石打造,直径一米;井壁以石砌成,深19.5米。由于长年累月提水绳索的摩擦,井口周围磨出了37道光滑的凹槽子,状若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