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伏?“入伏”、“出伏”的日期推算法
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据气象专家介绍,今年入伏的时间是7月11日,头伏长10天,中伏长20天,8月19日出伏,“三伏天”一共40天。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头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头伏、中伏和末伏又称初伏、二伏和三伏。
“三伏天”的长短并不是固定的,初伏、末伏各10天,而中伏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这就导致了“三伏天”有的年份是30天,有的年份是40天。
头伏的时间是7月11日到7月20日。头伏要吃饺子,饺子可以帮助人们开胃,使人们在炎热的夏天保持一个好胃口。
中伏的时间是7月21日到8月9日。中伏要吃面,中伏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几天,多吃面食这样的家常便饭,可以养生。
末伏的时间是8月10日到8月19日。末伏要吃烙饼摊鸡蛋,末伏早晚已经有了凉意,多吃点烙饼摊鸡蛋,可以补充营养,为秋冬做准备。
三伏天一共持续40天,这40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期。在三伏天期间,大家要减少出门的时间,注意调理身体,多喝水,避免中暑。
什么是“伏”
- 扩展阅读:
- “伏”有潜伏的意思,从五行学说的角度看木、火、土、金、水,是依次相生的。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相生。春天属木;夏天属火;秋天属金;冬天属水。从秋到冬,冬到春,春到夏,都是相生的。但是,由夏到秋则相悖,因为火克金。夏天是秋天的克星,因此秋天它不敢出来,只好潜伏。五行家,在四季之中又安插了一个季节叫做“长夏”,也就是“伏”,这个季节属土。这个土是夏火所生,又能够生出秋金。如果没有这个“伏”,五行相生就循环不下去。
-
-
三伏是什么意思?
-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伏”可称“长夏”,“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其中“伏”为“土”。“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金、水,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秋天属“庚辛金”所以“入伏”要从“庚日”开始。温度最高,需要潜伏的时间要在夏至后二十天以后,所以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庚日”是“甲子记日”,和夏至等节气的时差不定,这就会出现四十天“伏”和三十天“伏”。
其中三伏中最热的是中伏。
三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二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庚日是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如庚子、庚寅、庚辰……每年的《农村年书》中登载着这样的日期。
因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即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而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时间为10天,末伏规定也是10天。中伏时间有长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故中伏的天数也不相同,于是就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天的差别。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中伏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所谓三伏天指的「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其具体日期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法来推算的,以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
-
“入伏”、“出伏”的日期推算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我们勤劳聪明的祖先,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总结出了“24节气”,用于农耕。“三九天”很好记,每年“冬至”日(公历12月21--23日)即是“一九”的首日,以后依此类推下去就行了。“三伏天”因每年头伏进入的日期变化较大,好多人不知道如何掌握。另外,每年的“伏天”究竟应有多少天,好多人也不太清楚。
如何推算每年的哪一天入伏、哪一天出伏?我国从秦朝(公元前221年左右)起就规定:每年“夏至”日(公历6月21日—23日)开始的第三个庚日为入伏日,“立秋”日(公历8月7日—9日)开始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首日(如果“夏至”日当天刚好是庚日,则当年的“夏至”日即作为“入伏”的第一个庚日计算;如果“立秋”日当天刚好是庚日,则当年的立秋日即为末伏的首日)。初伏和末伏均为10天,中伏视末伏首日进入的时间有10天或20天之分。其情况如下表所示(表内日期为公历)。
年份
入伏日
伏天数
年份
入伏日
伏天数
年份
入伏日
伏天数
2001
7.16
40
2021
7.11
40
2041
7.16
40
2002
7.11
40
2022
7.16
40
2042
7.11
40
2003
7.16
40
2023
7.11
40
2043
7.16
40
2004
7.20
30
2024
7.15
40
2044
7.20
30
2005
7.15
40
2025
7.20
30
2045
7.15
40
2006
7.20
30
2026
7.15
40
2046
7.20
30
2007
7.15
40
2027
7.20
30
2047
7.15
40
2008
7.19
30
2028
7.14
40
2048
7.19
30
2009
7.14
40
2029
7.19
30
2049
7.14
40
2010
7.19
30
2030
7.14
40
2050
7.19
30
2011
7.14
40
2031
7.19
30
2051
7.14
40
2012
7.18
30
2032
7.13
40
2052
7.18
30
2013
7.13
40
2033
7.18
30
2053
7.13
40
2014
7.18
30
2034
7.13
40
2054
7.18
30
2015
7.13
40
2035
7.18
30
2055
7.13
40
2016
7.17
40
2036
7.12
40
2056
7.17
40
2017
7.12
40
2037
7.17
40
2057
7.12
40
2018
7.17
40
2038
7.12
40
2058
7.17
40
2019
7.12
40
2039
7.17
40
2059
7.12
40
2020
7.16
40
2040
7.11
40
2060
7.16
40
从表中可以看出,每年何时入伏有其基本规律性,入伏时间都在“暑相连”之间(即“小暑”与“大暑”之间)。多数年份入伏日期完全相同,少数年份时间相差一天左右。其规律是:凡入伏日在7月11日—7月17日之间的,当年伏天一般为40天(其中“中伏”为20天);凡入伏日在7月18日—7月20日之间的,当年伏天一般为30天。在每21年一个循环周期内,每年伏天为40天的有15个年头,每年伏天为30天的有6个年头。有些人以为每年伏天都只有30天(他们误认为:既然叫“三伏天”,那么初伏、中伏和末伏都只有10天),这是对“三伏天”的一种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