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国》杂志转型公益诚寻合作伙伴//画稿溪文学社//总编小苏发布于2021年7月17日晚

《文学中国》杂志转型公益诚寻合作伙伴

一、刊物基本情况:

1、《文学中国》杂志已出刊五期,从创刊号到第3期是众筹性质刊物,但坚持约稿。《画稿溪文学》杂志已出刊7期,也有坚持约稿,2020年11月刊是试发行刊,获得授权出版;2021年1月第1期起采用新申请的刊号出版发行,一直以来都是众筹性质刊物,后改为专用于出专刊专辑特刊特辑,不再按期出刊。《画稿溪文学》杂志2021年第6期即社长苏平先生著作的《第一缕阳光》专刊。《文学中国》杂志第4期、第5期均是爱心公益专刊。《文学中国》杂志第4期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专刊。

2、《画稿溪文学》杂志,刊号:ISSN 2709-7307。《文学中国》杂志,刊号:ISSN 2710-4893。这两个刊物刊号的所有权人均是苏平先生。这两个刊物的创始人、管理者也均是苏平先生。

二、为什么《文学中国》杂志要寻求转型并诚寻合作伙伴?

《画稿溪文学》杂志和后来创办的《文学中国》杂志都经营的很好,为什么《文学中国》杂志要寻求转型呢?公益办刊是历史潮流,也是人心所向,与其今后被迫转型,不如趁正红火之际早日转型,是我作为总编的首要一个基本观点。其次,目前红火的这两个刊物的组稿压力,长期以来,一直主要压在作为总编的我的身上,从2020年11月至今,我已经在高强度组稿压力下坚持了12期(《画稿溪文学》7期,《文学中国》5期)。无论是公益刊还是众筹刊,放哪个总编身上,都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资金压力。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组稿压力不是这么大,我想,我还是很乐意坚持这种众筹+公益的出刊模式。第三,众筹+公益的出刊模式,给公众一种混淆概念的感觉。很多时候,我们的义工编委是费力又不讨好。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牺牲自己的创作时间,牺牲自己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但实际的结果是:如果是众筹刊,哪怕办的更好更出色,似乎很多作者心里面实际是矛盾纠纷的。而作为编辑部,实际并没有多大的一些人想象中的收益,能坚持按时出刊,办好每一期刊物,在这个物欲横流、物价飞涨、纸刊纷纷倒闭的年代,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在办众筹刊的当期,虽有一些约稿,也限于资金压力,不能更好地服务于文友们。文友们辛苦创作,有的作品还要出工本费刊发,也差强人意。综上所述,《文学中国》杂志需要寻求真正有爱心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合作者,和我一起创办基于公益的《文学中国》杂志。

三、我对《文学中国》杂志的公益办刊的规划是什么?

1、因为不知道愿意和我合作的人选是谁,也不知道他对公益办刊的想法是什么,也不知道他愿意以什么形式出资多少,且刊号是我用自己的身份证和自己全额独资办下来的,目前的良好品牌效应也是以我为主创建起来的,所以第一个原则是:求同存异,任何情况下认可苏平先生对刊物的所有权性质,一般分歧协商解决,如有严重分歧则和和气气地分手。已经出资公益的部分在结算清楚后不得有索要退回已经投资的资金的行为。而且我希望这个合作者至少应该有个两年甚至最好是三年的第一期合作计划,而不是看菜吃饭。

2、出刊周期,因人而异,如果我说办为半年刊、季刊或双月刊,又担心未知的合作者时间上、经济上或其他原因不恰当。所以得沟通后定。

3、全公益,还是需要作者出快递费而免其他费用(即半公益),也因为不知未知合作者的具体经济条件和意愿,而只能沟通后定。

4、诚信!合作者或许会认为:我凭什么信任你?是的,假如你不是我亲友,你凭什么信任我,愿意和我合作办公益刊呢?万一资金被我卷走呢?万一上当受骗呢?假如你有这样的担心,请你了解:我们在众筹阶段,就已经开始公益的一种试水尝试——约稿。我们在《文学中国》杂志的第4期和第5期连续两期的公益办刊,又进一步实践和坚定了未来公益办刊的理念。在文学圈,正因为我们有良好的信誉,才能在组稿人才严重匮乏、由总编主要承担百分之95的组稿压力的情况下,文友们信任我们,并选择我们平台为他们服务。迄今为止,《画稿溪文学》杂志和《文学中国》杂志两个刊物共坚持创办了12期次。每次能够办出受到文友认可的刊物,我们都感到莫大的愉快。要解决诚信问题,我想合作者和我视频交流,互相交换身份证信息、工作生活信息和基本个人信息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你担心我们平台骗钱,我更担心合作者的你是短时间来镀金的,也更担心你一旦没有爱心驱动了或其他因素的变动,中途提出已经投资的部分予以所谓的撤回。

5、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就是:什么都不缺,缺钱。有了合作者和共同办刊的启动资金,我相信,我们公益刊会以更好的面貌出现在文友们的面前!

四、彼此擅长什么?

合作的基石是大方向相同,经济上愿意共担,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我从组稿工作干起,历经普通民刊和省级刊物组稿人、栏目编辑、执行主编、独立创刊等全部环节。而今,即便不办刊了,我也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但是,我总还是希望我亲自创立的画稿溪文学社品牌、《文学中国》杂志品牌、《画稿溪文学》杂志品牌能够更长时间地存在下去并发扬光大。我有实干精神和相对充裕的时间,不善交际和宣传。我喜欢现代诗、散文诗和散文的写作,不擅古体诗词曲赋,尚非作协会员在申请中。请问合作者的你又擅长哪些呢?如果合作,你又愿意承担多少资金,愿意承担哪些工作呢?

我的个人情况如下:苏平,叙永人,西师中文本科优秀毕业生,画稿溪现代诗歌传承人,笔名木子,又名木斧,洗经堂入室二师兄,一得居主人。画稿溪文学社、《画稿溪文学》杂志和《文学中国》杂志的创始人、社长、总编。有诗文集《第一缕阳光》出版。四川省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蓝V认证诗人,中国作家网会员。

也希望诚心合作办刊的你告诉我关于你的基本情况,团结协作,协商一致后,共同办好公益刊,办出高质量有水准的刊物。

五、如果没有找到合作者,怎么办?

如果没有找到愿意共担经济的合作者,我就自己独立出资,每年办一期公益刊(即年刊),直到我不愿做了或资金无法支撑了为止,且做出2022年公益刊的进一步详细规划。寻求合作的时间安排是:我更愿意在2021年8月18日18点正甚至2021年7月28日18点正之前,接到您我联系我洽谈合作出公益刊事宜的电话。如果2021年8月18日18点正仍无人联系,则会于不久后公布我关于2022年公益刊的具体规划,并继续默默等待和寻求恰当的合作者。

其次,如果我不做众筹刊了,我会正式发布公告,并处理好目前已经决定刊发的所有稿件的安排。相信小苏,相信画稿溪文学社,我们是从来没有受到资金质疑和信誉质疑的高水平办刊平台!如果找不到公益刊合作者,我将会对公益刊的未来做一个彻底的改变。敬请大家关注,也谢谢这么久以来一直支持文学社的各位编委、顾问和支持者们。

全文长达2918字,难以说尽我从2020年11月办刊12期以来的苦与乐!

同行们,作者众筹刊发作品,终不得人心,我愿试试并先行,看有无更好的出路,我不怕失败和摸索。(木斧)

六、合作联系方式:

小苏,电话:17738013139(手机微信同号)。

                                                  《文学中国》杂志社

                                                  2021年7月17日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