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说人是由鱼进化而来,那么现在人体内还保留着哪些证据呢?

可能很多朋友看到标题就想进来喷了,一会人由猿进化而来的,一会人由鱼进化而来的,一天天的正事不干,尽在这里瞎扯。

我要告诉你的是,两种说法都没错,人的祖先是猿,猿的祖先是谁呢?总不会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吧。

现在比较公认的进化树认为,人的祖先是猿,猿的祖先是更古老的灵长类,而灵长类的祖先是中生代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祖先是合弓纲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祖先是两栖动物,两栖的动物的祖先是鱼,所以我们的祖先是鱼,这一说法并没有错。

那么,人的祖先是鱼都有什么生理证据呢?我们来看看人体上还存在着的一些蛛丝马迹。

1、耳盲管

如上图所示,每10个人里面就有1个人有这种耳洞,也叫耳盲管,这个洞其实就是我们的“腮”,这种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返祖现象。

大家都知道一般鱼类生活在水里都是用腮呼吸的,我们的祖先也不例外。

但是随着一只不愿意做咸鱼的鱼登上了陆地,在水中帮它们呼吸的生理构造,鳃,就不再堪用了。

这时我们的祖先已经成为两栖动物,呼吸的重担逐渐交给了皮肤和肺脏。然后进化出的爬行动物、哺乳动物都不会再有鳃。

人类胚胎的发育其实还保留了鱼变成人的这样一个过程。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会像鱼一样形成腮弓和腮裂,然后腮裂逐渐愈合,腮弓发育成上下颚、喉结和耳朵等一系列结构。然而总有些人愈合得不彻底,在耳朵附近形成一个小洞,就变成了耳盲管。这个耳盲管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有可能引起阻塞和继发感染,引起一种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耳盲管炎(也叫耳前瘘管炎)。

2、喉返神经迷之走位

喉返神经从脑部发出,连接颈部的大量结构,主要控制咽喉的运动,包括吞咽行为和日常发声。

为什么叫喉返神经呢,因为它完全不管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道理,偏偏要绕过心脏动脉,来了一招曲径通幽:右侧喉返神经要向下绕过颈动脉,而左侧的喉返神经更甚,向下延伸至心脏附近,绕过主动脉在返回喉部。

这匪夷所思的布局自然少不了我们鱼类祖先的功劳。我们的喉返神经在祖先那里属于第四迷走神经分支,位于第六动脉弓之下,神经与动脉二者互不干扰。可到了陆生动物这里,第六动脉弓退移至胸部,而喉返神经还得乖乖地从它下方绕过,就形成了今天这种尴尬的局面。

不过也不能完全怪鱼,因为我们的祖先并不知道后代的脖子会长这么长,当我们的祖先还是鱼的时候,它们没有脖子,它们的喉返神经并不长。喉返神经和动脉血管穿插在腮弓上,后来慢慢进化出了脖子,喉返神经就被压在了动脉血管下边,越拉越长。进化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修修补补,要想喉返神经断开,在重新找一条近道,很明显,进化没有这么智能。

当然,说道这一点,我们还算幸运的,长颈鹿比我们惨得多,喉反神经有4米多长(这得有多长的网络延时)。

3、输精管迷之走位

除了喉反神经以外,输精管也是绕了一大圈才能到达目的地,难道是祖先未卜先知,延长了赛道,从而可以尽可能地筛选出更优秀的小蝌蚪?

言归正传,我们还是一只鱼的时候,睾丸(精巢)是在体腔内部靠近心脏的位置的,但是随着我们变为恒温动物,体温升高,体腔的温度超过了精子成活的温度,为了保持精子的活性,睾丸才移到身体之外,进入了阴囊里,但这一过程,输精管无法绕开盆骨和输尿管,所以只能绕一大圈。

这一过程,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其实也进行了重现。婴儿的睾丸一开始也是在体内的,随着发育过程,逐渐落入阴囊,有些婴儿发育不良,睾丸无法顺利进入阴囊,会造成隐睾症。这种情况下藏在体内的睾丸会因为环境温度过高而难以正常产生精子,且比正常睾丸癌变率高出几十倍。

其实睾丸是从盆骨前方落入阴囊的,输精管硬生生被盆骨和输尿管给卡住了,所以只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长途跋涉走冤枉路了。

最后:

可以看到,哪怕已经过了几亿年的进化,人类依旧保留有一些鱼类留下来的痕迹,并且在胚胎发育时还会再现某些进化过程。

那么如果说鱼是人类的祖先,那么究竟是哪种鱼造的孽呢?害我现在要上学、要上班、要带孩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长舒德干发现了这货,并且还登上了nature杂志的封面,它们还有一部分没有上岸,并且活到了现在,大概是这个样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