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人之赐,何以畏人?

不受人之赐 , 何以畏人?

曾经听人说过这样一个不是故事的故事,说某天的晚上,在一家豪华的酒店里,几个酒足饭饱打着饱嗝的老板喝着茶聊着天,其中一个对众人吹嘘道:我一个电话就能把某局长叫来,其他的人没相信的,他拍了拍胸脯和其他的人打赌道:我打了电话如果某局长不来,明晚我请客,如果来了你们请我的客。说完掏出了手机,不一会儿,某局长匆匆赶到……。不管这个故事是真还是假,但在当地流传的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也由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当年,孔老夫子的学生曾子辞官以后,穿着破烂衣服在家务农,鲁国的国君知道后,几次派人给他送去金钱和土地,但曾子都是坚决推辞没有接受,那个送礼的人说:你真傻,这不是你要求的,是国君主动赠送给你的,为什么要坚决推辞?曾子说:“ 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岂能勿畏乎 ? 受人施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 !

是的, “ 受人施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 ”。接受了别人好处就会受制于人,就会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就会为别人送去好处,我常听说接受别人的礼物后,会害怕别人,赠予别人的人经常会傲慢地对待别人。而给好处的人,往往不会白送白给,总是另有所图。因此,曾子提醒人们,在好处面前一定要加以思考,在无端的好处面前胆子要放小一点。否则,就如那位匆匆赶到酒店的某局长一样,如受人摆布的提线木偶,失去了尊严,失去气节,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因此,在反腐倡廉的今天,若坦然于世,就需慎初、慎小,节欲守操,律己修德,忍苦制欲,俭以奉身,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构筑起 “出污泥而不染 ” 的拒腐防线,惟以此方可无欲无求,刚直为人。特别是那些握有实权的领导干部,要抵制住利益的诱惑,保持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 的情操,做一个 “ 心里感到诱惑就对诱惑进行反抗,而绝不屈从于诱惑的人 ”。否则,既危害了自己和家庭,也会给国家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不受人之赐 ,何以畏人?值得深思!

(0)

相关推荐

  • 缺一味的诱惑

    小玉幻想她所希望的都能成真,那是最完美的结局. 可是往往我们等不到结局,我们看不见终点,也遇不到真正的happyending,而这样画不圆的逗号却是常常让我们魂不守舍. 曾经有一个高僧,人们都简单称他 ...

  • 仰畏天,俯畏人

    仰畏天,俯畏人 图文/网络   整理/大连人的图书馆 云淡风轻,一个简单的世界.它既容得下你我嬉闹追逐时的欢笑,也容得下我们一起散步时的悠闲快乐,更容得下四季更迭的美丽梦幻.人生的欢乐与痛苦,决定于其 ...

  • 多言的人,多欲的人,多畏的人,多事的人!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多言的人 <道德经·四十一章>中讲:"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告诉我们:真正厉害的人,不是巧舌如簧,能言善辩,而是懂得谨言慎行. 言多必 ...

  • 多言的人,多欲的人,多畏的人,多事的人

    多言的人 墨子的弟子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 墨子答道:"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可是没有人去听它的叫声. 再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 ...

  • 女发怎么剪好看?这五种很受欢迎,时尚瘦脸让人心动

    女发怎么剪好看?这五种很受欢迎,时尚瘦脸让人心动 看到周围的朋友同事都剪了好看的发型,是不是心里痒痒也想换一换自己发型呢?女发想要好看的话,这五种很受欢迎,瘦脸时尚让人心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

  • 古代被皇帝赐死的人,为什么不敢装死或者逃跑?

    本 文 约 5800 字 阅 读 需 要 15 min 在古装剧中,我们常听到一句台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当代人不好理解,为什么臣非死不可呢?于是在这句话的基础上改编出了 ...

  • 哲学何以教人高贵

    近年来,我身边真心喜欢哲学的人确实越来越多了,他们有的是事业有成的领导者,有的是生意亨通的企业家,有的是朝气蓬勃的青年人,当然也有一些"民哲",再加上那些"被教育&quo ...

  • 南怀瑾老师终生铭记的两次受教,这两点对人...

    南怀瑾老师终生铭记的两次受教,这两点对人人都有用. 第一次是在一个道士哪里受教.这个道士据说很厉害,南老慕名而去,但很多次都难以相见,终于有一次被南老碰上了,南老要拜他为师,但被拒绝:你另有明师,我不 ...

  • 休谟:悲剧何以使人产生快感?

    2021-05-19 10:57 华人号:心宜善 一部写得很好的悲剧,能使观众从悲哀.恐惧.焦急等他们本来会感到不快和难以忍受的情感中得到快感享受,这似乎是一件很难给予解释的事情.他们受到触动和感染越 ...

  • 上联“:说人之说被说人之人说,人人都说,不如不说”,下联“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管管受管,何必多管!”更是妙不可言,暗含深刻哲理

    我国的对联文化,可谓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也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对联文化自唐宋时期开始初具规模,到了明清两代,已经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对联由于有一定的趣味性,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百姓布衣,都对其青睐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