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书痴(一)读书读死了,竟真的相信书中有颜如玉
彭城郎玉柱,其先世官至太守,居官廉,得俸不治生产,积书盈屋。至玉柱,尤痴:家苦贫,无物不鬻,惟父藏书,一卷不忍置。
彭城县,一个古代的县名,在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很多古代的名字,现在都改名儿了。网上评论最惨不忍睹的一个,就是现在的枣庄,过去叫兰陵。
彭城县,有个叫郎玉柱的人,他的上辈,祖上,是做官的,曾经做到过太守,按聊斋里来说,这不是个多大的官。
虽然官不大,可过去人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说过去官场贪污的事。何况是个知府。
可郎玉柱的祖上是个清官,当清官,得守得住贫穷,指着死工资生活。而且祖上还特别喜欢看书,挣的工资全买书了。
按说,一个太守的工资和老百姓比起来是不少,可比起贪官来,那就不值一提了。他这祖上也是忒爱看书,以至于到了郎玉柱这辈,没留下什么钱,留下的全是书。合着这是给他留下个家庭图书馆。
到了郎玉柱,看书更入魔了。人有个爱好总是好的,何况还是看书。可干什么也别过劲。一入魔,这人就废了。
郎玉柱就这样,成魔了,以至于爱书成癖,家里什么东西都能动,唯独书是不能动的,没钱了可以当东西,书不能当。
爱看书,他也是受上辈的影响,从小就喜欢看,这个也确实是家庭环境的熏陶,培养,养成的这种好习惯。
现在的家长,成天说自己孩子不爱看书,不爱学习。可家长自己呢,天天抱着手机玩游戏,刷视频。你这个样子,孩子不爱学习,这也是正常的。怪不到孩子身上,上行下效。
父在时,曾书《劝学篇》,粘其座右,郎日讽诵;又幛以素纱,惟恐磨灭。非为干禄,实信书中真有金粟。昼夜研读,无问寒暑。
郎玉柱他爸爸活着的时候,曾经在一张纸上写了一篇《劝学篇》,这个是宋真宗赵恒写的一篇文章。里面主要的几句,就是人们常说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他爸爸把这篇文章贴在郎玉柱的书桌边上,天天让郎玉柱看着,这意思就是:你得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这些东西都能凭你的本事得到。
可郎玉柱看书魔怔了,就认为书里有这些东西,这不成了神经病了。他拿这个当成座右铭了。
而且生怕他爸爸写的这几句时间长了,字再磨没了,还弄了个纱罩给罩起来了,非常爱惜。
他从心里是真信书里有这些东西,完全不去辩证的理解这件事,成天就知道死看书,想着每天多看书,早一点找到书中的这些东西。
其实他也不想想,真要是他想的那样,书里有这些东西,得多大一本书能装得下。
年二十馀,不求婚配,冀卷中丽人自至。见宾亲不知温凉,三数语后,则诵声大作,客逡巡自去。每文宗临试,辄首拔之,而苦不得售。
成天痴迷这一件事,导致的结果就是,二十几岁,还没成家娶媳妇儿。
他自己也不想结婚这件事,而且父母也没了,也没人催婚。他倒是响应晚婚晚育,挺幸福。
这要放现在,不是什么事,现在法定结婚年龄,男人22岁。过去不成,男人十五六就成家了。二十多岁算大龄青年了。
他家上辈子是做官的,有家底,家里不穷,可他本人不想着这事,亲戚朋友,谁着急也没用。
一有人跟他说这事,他就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他就认为书里会有老婆的,早晚能让我碰上。这人倒是很执着。
而且家里来个亲戚朋友串门,聊天什么的,只要他在场,没几句话,他就能引到读书上,然后就不管有多少人,就开始背诵课文。
这倒是个好学生,可一个成年人,不顾场合的这样,让人很烦。可也没办法,这是在人家里,你也不能怎么着。
时间长了,也就都不上他家来了。他倒落个清静。天天看书,也不觉得闷。
朋友们不待见他,可当地教育部门的人对他倒是很重视,每次有什么文化活动都是第一个想着他,他快成了这方面的代言人了。要是有个什么比赛,考试什么的,报名第一个也准是他,可结果很无奈,总是考不上,比赛也是拿不着名次。这种人念书念死了,就是人们说的书呆子。
一日,方读,忽大风飘卷去。急逐之,踏地陷足;探之,穴有腐草;掘之,乃古人窖粟,朽败已成粪土。虽不可食,而益信“千锺”之说不妄,
这一天,郎玉柱在家里念书。忽然来了一阵大风,把书刮跑了。看得出,他家环境还不错,肯定是对着窗户念书,要么就是在院子里。天然氧吧。
一阵风能把书刮跑,这风也不小了,怎么也得六级风。风刮跑了,他就追呗。追书肯定是抬头盯着书,就不注意脚下。
结果一不小心,脚陷在一个小坑里,这时候就顾不上书了,后面也没写这本书,也不知道追上没追上。
他低头一看脚下,是个洞,无意中让他给踩塌了,洞口都是腐烂的草,这洞不定多长时间了。
他觉得好玩,以为碰上宝藏了,自己就挖,结果里面还真有东西,是古人藏在地下的粮食。
肯定藏了好多年,粮食都烂了,勉强能看得出是粮食,肯定是不能吃了。按现在说,超过保质期期了。
虽然不能吃,可对于郎玉柱来说,书中自有千钟粟,古人没骗他,应验了。倒也对,古人光说有粮食,也没说粮食是不是过期的,他倒能替古人开脱。
读益力。一日,梯登高架,于乱卷中得金辇径尺,大喜,以为“金屋” 之验。出以示人,则镀金而非真金。心窃怨古人之诳己也。
从书里找到了粮食,他更相信古人不骗他,他更加努力的读书,想着赶紧把剩下的金钱美女的念出来。
这一天,他在家里找书,他家书太多了,他自己都不知道书放在哪里,也是瞎翻腾。然后就从一堆书里,翻出一个金色的马车,一尺多长,听着象是个摆件。
估计是他祖上弄的这么一个装饰品,摆在屋里的,让他给翻出来了。
他更高兴了,书中自有金马车。赶紧拿着就出去给人看,说自己从书里找到金马车了。
可别人一看,告诉他说:你这是镀金的,不是纯金的。
这回他不替古人开脱了,他也觉得古人太骗人了,骗自己两回了。这次又白高兴一场。
居无何,有父同年,观察是道,性好佛。或劝郎献辇为佛龛。观察大悦,赠金三百、马二匹。郎喜,以为金屋、车马皆有验,因益刻苦。
这事儿过了没几天,当地来了一个巡察员,算是上面下来的一个检查的官。这个人是郎玉柱他爸爸当初的同学,这个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信佛。
有人就劝郎玉柱,这个官好歹是你爸爸的同学,算起来也是你的长辈,你也该去拜见一下,正好他信佛,你把你翻出来的这个假的金马车送给他。
这个东西虽然不是真金的,可做得跟工艺口似的,供在佛前确实很好看,现在年画上总有这个形象。
郎玉柱本来就觉得书里骗他,给他个假的,他天天看着这东西生气,正好,送个人情。
观察员一看就很喜欢,这是个吉祥的象征。就把这个留下,回赠给郎玉柱三百金,两匹马。
郎玉柱一看这个高兴了,他倒不是见钱眼开,而是回赠的东西又应验了书上的话,书中自有金马车。
这回他又信古人了,觉得古人没骗自己,这人也没什么准主意,古人要知道他这样,也不会喜欢。
然行年已三十矣。或劝其娶,曰:“‘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何忧无美妻乎?”又读二 三年,迄无效,人咸揶揄之。
这样的生活,他一直活到三十几岁。他身边的人更着急,都劝他赶紧娶老婆结婚。
过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三十几岁在过去来说,就是大大龄青年,而且过去人的平均年龄才四十几岁,再不结婚,一辈子就过去了。
可他坚信,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不用你们操心,我自己有老婆。自己不愿意,别人再着急也没用,皇上不急太监急。
就这样,又过了两三年,能怎么样,还是一切如故,身边的人越发的说闲话。过去人都不识字,街坊邻居没事就串老婆舌,就这么点业余爱好。
主要是郎玉柱家里人听着受不了,他自己不当回事,这么多年也习惯了,而且他有自己的信念。
时民间讹言:天上织女私逃。或戏郎:“天孙 窃奔,盖为君也。”郎知其戏,置不辨。
当时民间有传说,说天上的织女私逃了。这也不是谁造的谣,连神仙也不放过。真是太闲了。
有人就跟郎玉柱说这事:你知道天上的织女私逃了吗?郎玉柱说:不知道啊,什么时候的事,听谁说的啊。
那人也没正面回答他,就跟他说:天上的织女私逃,估计就是为了你。为了找你才逃跑的。
这跟骂人也差不多,欺负人傻也没这样的。郎玉柱听完,才知道跟他说话的人是什么目的。也不理他,一笑就过去了。
(未完待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聊斋土豆说”是土豆在阅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过程中的一点感悟,纯属土豆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