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千年古村落雅吕村,这里的老“四合院”堪称智慧的结晶
永康有一座千年古村落叫雅吕,走在雅吕村里,仰望着披带历史风霜的瓦当,听得见岁月回响的巷道,摸得到凝聚着世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的老房,这里的一点一滴承都载着历史和文化。
村里两旁古树掩映,穿村而过的磻溪水清澈缓流,群群鸭子溪中戏嬉,与锦鲤相映成趣;沿途石头小道、复古建筑、黑瓦白墙,与近处的乡土美景、远处的氤氲群山构成了一幅幅唯美的水墨画……
雅吕,又称夏口、下吕,省AA级景区村庄。相传南宋年间,雅吕始祖吕荣公生于仙居,因为他的父亲参加方腊起义而遭到朝廷的追杀。吕荣公一家四处逃难,后来吕荣公在仰平山顶安家,他的两个兄弟分别在太平和河头落脚。此后,吕荣公在仰平山上开荒种地,繁衍生息。再后来时过境迁,吕荣公又举家搬到仰平山脚,就有了现在的雅吕。
一座座老宅讲述一段段精彩故事
六十间:雅吕村的六十间,只有身临其中才能感受主人开阔的视野和胸怀。四方形的格局,旁边附着精巧的庭院,为双套式四合院,大简而繁馥、简洁却流韵。
坐落在村西南角笔架山下的老宅,坐西南朝东北,五朝门。六十间房屋为一个整体,下雨天步行不用撑伞不受雨淋,不湿双脚。结构风格独树一帜。大门上方石刻“云蒸霞蔚”四个大字。
该院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为吕元升主建。吕元升,名呈梯,字慕华,号青云,敕授登仕郎,清嘉庆辛未年(1811)荣封“龙章宠锡”红底金字直匾一块,并有邑侯廖公赐额“力襄赈恤”横匾一块。可见吕元升一生的荣耀。吕元升共生5子,长子吕国纲为清代太学生,考授府知事,曾供职浙江省司房要职。
只可惜,六十间建好百余年后的1942年,国民党某溃军路过驻扎雅吕村,因索要钱财不成恼羞成怒,竟放火焚烧六十间,并开枪扫射不让村民补救。一时火光冲天,闻名永康的六十间付之一炬,仅留几处残垣败壁和一地瓦砾。
后来,六十间为后人重建。虽然院子的格局没变,但其中的工艺已不复当时。
十八间:相对于六十间,十八间是个不大的院子,但院子里的故事十分精彩。院子里挂着“贡元”的牌匾,保留着一方双层的“旗杆石”。院子的主人吕曾轩出生于清乾隆年间,从小上私塾,18岁就开始外出做靛青生意。现在十八间居住的是他的第五代子孙吕梦熊等。
几年经营下来,吕曾轩已富甲一方。他乐善好施,行侠仗义,富了不忘家乡父老,在安头畈金华大路边建凉亭一座,在那边施茶、施草鞋。有人说他行善得好报,于49岁时生下一子。吕曾轩也很高兴,还为此建造了十八间。十八间建好后,主人摆了18天酒席,客人不分远近亲疏,来者都可就餐,唱戏的一班接着一班,可见当时的欢闹场景。
十八间建好后,吕曾轩在堂上挂“积善堂”匾额,如有患难求乞者上门,都提供一宿二餐。还在十八间二大门口南北二侧置旗杆石各一樽,每天晚上在旗杆上挂灯笼两盏,以方便行人,常年不断。在当地传为美谈。
八份里:在雅吕,让村民啧啧称奇的还有一处叫“八份里”的古民居。这座古民居的造形非常独特,院子一层又一层,还有一条巷子直入院子深处,两边有偏房,从高处俯视,这座建筑竟呈现“王”字形结构,堪称一绝。
这座院子共有4个厢房,据说只要前门和后门一关,外面的人就无法进入民居里面。这种独具特色、霸气十足的建筑设计,是古人防盗防御体系建设的独创,记录着雅吕先人的智慧与才智。
十八古桥:雅吕村地处城北山区,磻溪穿村而过,把村庄一分为二,溪东与溪西的村民通过桥梁互达。为此,雅吕村处处可见古木掩映、古桥流水的景致。村中的磻溪桥,建于清道光庚子年(1840),至今已有近180年历史,历经无数次洪水的考验依旧坚固如初。走在古桥之上,似乎走在悠悠岁月之中,油然而生许多遐想。
与磻溪桥一起,在溪水之上守护着村民的,还有其他17座桥。
(太湖石)
走遍古老村落的智慧建筑后,让我们一起来触摸这座古老村落散发着的现代之美。在这片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的新农村景区,总在不惊意间发现惊喜。
花园式的生态洗衣房
精致的农耕文化展示厅
多功能的高档公厕
这里处处可触摸到现代美丽新元素的温度。
雅吕村的美丽蝶变有目共睹,而初展靓丽风姿的小村仍不断前行,随处可见修建的场景:后山公园、前山游步道、老宅院六十间头中高级民宿、困难户排基地安置区、潘溪儿童公园、八份里商业区……一项项工程、一桩桩实事、一件件工作都在有序推进中。
记者 秦艳华 林群心 实习生 胡锦
来自:永康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