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纷呈——六盘山

驰名中外的六盘山是令人神往的地方!远在50多年前,当我还是一名不谙世事的小学生时,便把伟大领袖毛主席创作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清平乐·六盘山》背得滚瓜烂熟。

从那时起,我便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一座不同凡响的六盘山!从此,登临游览六盘山便成了我多年的梦想和夙愿。盼啊盼,盼望了整整50多年,终于盼来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2017年8月1日,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颇有纪念意义的特殊日子里,应中华大地之光采风团的邀请,我有幸前往神奇而又神圣的六盘山采风揽胜。

从素有“塞上明珠”之誉的银川乘车,逶迤向西忽而南行1000余里,穿过一个隧道又一个隧道,在最后穿越长达20华里的六盘山隧道之后,我们很快便来到了仰慕已久的中国革命胜利之山——六盘山的山脚下。

一看手表,时针已指向12点。我们在路边小餐馆匆匆吃了点快餐,便急不可耐地乘客运专车直奔六盘山顶峰。

红军长征纪念馆座落在六盘山高耸入云的主峰之上。据中华大地之光采风团谢吉恒老师介绍,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于2005年9月落成,总投资4000多万元,整体建筑由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广场、纪念亭和吟诗台五部分组成。

其中纪念馆面积2159平方米,由“红军不怕远征难”、“不到长城非好汉”、“三军过后尽开颜”三部分组成,主要反映了工农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从此走向新的胜利;以及一代伟人毛泽东率领红军将士在此发动回、汉两族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同甘苦、共患难的感人场面等。

纪念碑耸立在纪念馆顶部,高26.8米,长18米,宽4.5米,正面为“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名,东西两侧分别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手书的《七律·长征》和《清平乐·六盘山》两首光彩照人的壮美诗篇。

纪念广场占地10000平方米,门口两组铜铸群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回汉人民迎红军的壮观场面。纪念广场的影壁墙宽大辉煌,由三面飘扬的红军军旗构成,高12米、宽60米,上面镌刻着“长征精神永放光芒”八个金光闪烁的大字。

纪念亭和吟诗台分别座落在纪念馆对面的山峰上,使整个景区相映成趣,气势恢宏壮观。前不久,六盘山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在纪念广场两组栩栩如生的铜铸群雕像前,我们高兴地拍照合影。然后兴致勃勃地拾级而上,怀着渴盼已久的心情,奔向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瞻仰,缅怀红军先烈;走进历史深处,寻觅红军长征那闪光的足迹……

从纪念馆顶层的一个角门走出,眼前豁然一亮。哇噻,想不到纪念馆顶上竟是一处面积大为4900平方米的高顶平台。

站在这里极目远眺,放眼四顾,但见蓝天高远,白云飘移,远山近岭,云遮云绕,林木葱郁,清流交错,山花点点,鸟鸣声声,曲径通幽,气象万千,好不令人荡气回肠,欣然为祖国的壮丽山河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中华大地之光采风团成员大多是京津冀著名作家、画家和诗人,其中策划组织者谢吉恒老师更是德高望重。他是《中国冶金报》公认的优秀记者,系中国散文学会骨干会员,先后出版过《丝路采风随笔》《走进红松的古乡》《难以磨灭的记忆》《燕赵儿女走进人民大会堂》等多部文学作品。

前不久,为配合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实施,谢吉恒老师曾5次跟随首都多家媒体前赴宁夏采风,三上六盘山采访挖掘红色历史题材,撰写出一部有深度、有影响、有份量的题为“六盘山:传承红色历史记忆”的长篇散文,先后在《中国冶金报》副刊、《长城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发表,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和赞誉。

这次他组织带领中华大地之光采风团登上六盘山,他象吃了兴奋剂一样满面春风,兴致勃勃地甘当“免费导游”,饶有风趣地叙说六盘山美丽动听的故事传说。

据他介绍,六盘山位于陕西、甘肃、宁夏三省交界地带,南北逶迤200多公里,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这里山峰高耸奇特险狭,须经六重盘山小道才能到达山顶,因此得名“六盘山”。

六盘山历来有“春去秋来无盛夏”之美誉。这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山山岭岭拥有繁茂的天然次生阔叶林,既是黄土高原上的绿色翡翠,又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更是陕甘宁三省区重要的分水岭。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和葫芦河均发源于六盘山。

中国著名的历史神话故事“柳毅传书”,西游记中魏征“梦斩蛟龙”等传说均在此发生。据史书记载,六盘山曾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也是历代兵家用武要塞重地。

秦始皇曾在此建筑行宫祭拜山岳;汉武帝曾六次登临六盘山察看军情和饱览塞上大好山水风光;元朝开国皇帝成吉思汗曾在此屯兵养马。历代皇帝光临此山,使其历史文化底蕴极为丰富,成为一座赫赫有名的中国名山之一。

更值得一说,更值得一赞得是,六盘山是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翻越最后的一座大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三军会师地之一。谢吉恒老师兴奋异常地指着山下那条曲折蜿蜒、金丝带一般飘向山脚深处的羊肠小路告诉我们说,这条曲曲弯弯地山间小路名叫红军小道。

8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打开了通往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最后一个通道。毛泽东兴致勃勃地登上六盘山最高处临风赏景,观景抒情,遥望湛蓝的高天和洁白飘动的白云,缅怀工农红军万里长征走过的艰苦里程,展望中国革命的美好未来,他指点长空雁阵,喜看红军队伍的猎猎红旗,顿时心潮起伏澎湃,雅趣诗兴大发,顺口吟出了一阕气贯长虹、气吞山河的《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词的上阕以白描起句,境界辽阔。

描写红军翻越六盘山的激昂情景,并融入了诗人对中国革命充满必胜信念的兴奋心情。词的下阕,咏景言志,以景抒情。最后一句,画龙点晴,使整个画面色彩鲜明,生机昂然,是赞美红军翻越六盘山的真实写照,是抒发诗人博大胸襟的光辉史诗,从而使六盘山名声远扬四海皆知。

1961年9月,应宁夏人民政府之请,毛泽东以气吞山河的大手笔,把《清平乐·六盘山》一词挥毫书成巨幅长卷相赠,激励宁夏人民“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去建设“塞上明珠”。

六盘山的“红军小道”,是一条充满故事、充满诗情、充满画意的神奇小道。下山时,中华大地之光采风团成员婉言谢绝客运专车司机师傅的邀请,饶有兴趣地踏上这条“红军小道”,去追寻六盘山的红色历史。

一路走来,我们认真步量了“红军小道”约有2.5公里长,巧合地象征着红军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里程。

在这2.5公里长的“红军小道”上,开发设计者匠心独具地布设了18个特色鲜明的雕塑场面,形象逼真地展示了红军长征“出发于都河”“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奠基大西北”等18处重大事件的代表场景,每一处雕塑作品都于当地自然景观水乳交融,设计布局栩栩如生;每一处雕塑场景都是一个精彩迷人的故事,并按重大事件的时间顺序,巧妙地从山脚下自然排到山顶,宛如一幕幕立体影剧特写镜头,水到渠成地唤起游人的共鸣,激发了游人对红军长征的追忆,并在轻松游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般上了一堂生动的长征历史教育课。

六盘山的“红军小道”,是一条不同寻常的小道,更是一条不同凡响的小道。当年,红军将士从这条小道上翻越六盘山走向胜利,中国革命从这条小道上走向成功,新中国从这条小道上走向繁荣富强。今天,让我们脚踏这条光辉而又神奇的小道,去追求梦想,去追求幸福的未来!

啊!六盘山,异彩纷呈的六盘山,你是一座充满神奇色彩的神圣之山!你是一座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的红色之山!你是一尊魅力四射的丰碑,永远耸立在千千万万游人的心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