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军】我的启蒙老师
文/风清云淡
同学刘梅打来电话:”还记得金老师吗”?"当然记得,他是我们的启蒙老师“。我立刻回答。"有件事得求你”刘梅在电话里卖关子。
“别废话,有事快说”。我是急脾气,对老同学一点也不客气。
"是这样,金老师不是当了十几年们小学教师吗,后来让大队书记的女儿给顶了。现在出台新政策了,要给当年干过教育的人补偿,根据教龄长短发工资”。”好事啊!还是党好,时刻想着底层的劳动人民。但是,我能做什么呢"。“你不用做什么,就是让你证明是金老师的学生,并且是财政工资,拿着教委发给金老师的表格到你单位盖章,证明你的身份就行”。“我是何许人?单单我能证眀什么!"我大为惊讶。
"需要三人以上,金老师找到了我,我是企业,不是财政工资,不行的,所以,我先想到了你,然后再联系其他同学”。刘梅详细的说完,她的热心让我感动,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何况是我敬重的金老师!我立刻说:”没问题,什么时候需要办"。”别急,你先等会"。刘梅挂断了电话。
说起金老师,一股暖流从心底升起。我上小学的时候在乡下村里,方圆几个村就那一个学校,那时候学校也不甚规范,孩子们都到八、九岁才去上学,而我六岁便进了学堂,因为我喜欢去学校,每次哥姐去上学,我都要追出去很远,然后硬是被母亲拉回来。有一天在家闹腾,大哭不止,我小时候死犟,哭起来没完,母亲心疼,说了句:上学去吧!哭声戛然而止。不去是不行的了,反正学校也不远,老师也都认识,母亲领着我到姐姐四年级的班,给老师咕叽了几句,老师便笑着把我领进课堂,找了个空位坐下。
老师继续讲课,我坐在那里东张西望,老师提问题,同学们踊跃举手,我也高高地举起了手,逗得全班哄堂大笑。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不让上学是不可能的,没办法,那就上吧,反正一年级已经开学半个学期了,权当让学校给看孩子。所以,我在六岁的时候上了学,其实也是现在正常的读书年龄,但在当年,我比我的同班同学小了二至三岁。
接收我的便是金老师,金老师二十多岁,温文儒雅,高大帅气。他教学幽默风趣,通俗易懂,从不吵骂孩子,而且每天快放学的时候都给我们念一个故事,这是我们每天最盼望的事,也就从那时侯起,我也养成了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家长原以为,把我送进学校,是权宜之计,到时候啥也听不懂就会知难而退,谁曾想,女儿是个”小神童“,一学期结束,竟考了个第一名回来。当然,女儿有委屈,也有悟性。比如,一年级就两本书,不象现在,各种读物装满一书包,只有语文和算术。语文的封面是一个儿童头像,算术是两个,我不认识字,况且两门课都是金老师一人教。所以,前几天我总问同桌,这节课上一个小孩的还是两个小孩的,说的是课本上的头像,以此来区分语文和算术。刚开始,同桌还耐心告诉她,后来烦了:你来干什么的?不会用心看看,用脑子记住吗?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上学是用心用脑的。
知道了用心用脑,我进步很快,因为我小,又长得玲珑可爱,而且很爱干净,深得金老师的喜爱,下课后总爱逗我。有一次,金老师故意说:明天开始,你和XX同桌吧。XX有点弱智,成天浑身脏兮兮的。“不要,他太脏了"我立刻大叫。“人家怎么脏了!说人脏多不礼貌"。金老师继续逗。我四顾张望,飞快跑到最后一个课桌,对金老师说:让他在这里吧,反正他这么笨。童言无忌,当时,XⅩ怎么没把我揍一顿呢。
凭着小聪明,我成了金老师的小骄傲,逢人便夸。最让人难忘的是金老师逗我,给我要枣花馒头,在农村这是最奢侈的食品,只有春节才做,在我们这里叫花高。金老师说:我很想吃花高,明天你给我带个来。好的,我也想吃。爽快的答应下来,并为此兴奋了好久,回到家,让母亲打花高,金老师要,否则不吃饭,那个闹,让人束手无策。母亲知道是开玩笑,便哄着说:花高只能春节才吃,平时吃了肚子疼。我可知道肚疼的滋味,竟相信了,第二天去了学校,如实相告了金老师,直记得金老师笑得前仰后合。从此,每当我在学校耍小性子,金老师一句,带花高了吗,我气焰立刻熄灭,乖乖听话。
金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一直教到三年级,期间点点滳滴幼稚的事情还依稀记得,四十多年从没忘过。这是我后来读书生涯中从没有过的难以释怀。回忆正值美好,刘梅的电话到了:“我和金老师已快到你家”。"什么什么?焉有让老师亲来之理?你这家伙,哪有这样办事的!“我在电话里急。”金老师非要去,说几十年没见了,想见见"。我忽然有一种负罪感,这么多年,自已只知道工作工作,怎么就没去看看自己最亲近的老师。
"好,我马上下楼接"。我换好衣服,匆匆忙忙下了楼。不一会,同学开车进院,白发苍苍,神釆奕奕的金老师从车里出来,同行的还有一位四十左右的男士,手里提着一蓝水果,他是金老师的儿子,在北京工作,这次专程回来陪父亲办落实工资的事。我急忙上前,拉着金老师的手,不改当年初衷,仿佛又回到从前:“金老师,我永远的老师,你身体可好"!金老师慈祥的眼光扫射着我:"嗯,鬼马精灵的小人儿,不是当年了,岁月不饶人呐”。”是啊!金老师,我们都老了"。上去楼,金老师有点喘,扶他坐下,便沏茶,让刘梅去切西瓜。"这事我一定去办,你还亲自跑一趟"。我埋怨老师。"父亲一直在我那里,接到这个通知,就坐不住了”他的儿子望着父亲,爱意浓浓"其实,谁也不在乎他这点工资”。"工资事小,但他体现我这一辈子的价值“。老师感到很骄傲。
“是啊!老师你当年在十里八乡属于有学问的人,只是后来出现了变故,不然,你这老教师的工资比我们还高"。“唉!不是因为当年咱成分高吗,地富反坏右”。金老师爽朗的大笑起来,声音依然浑厚,亲切,往事对自己的诸多不公,在这位老人面前是那么微不足道。"金老师,以你的才学,当大学教授都富余,你恨吗"?"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能忍能让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你看我现在多好,他们都出息了。”金老师引用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话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又指了指自己的儿了,无限的满足之情溢于言表。
我使劲点点头:”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我由衷地佩服老师。"呵呵,你们真不愧是师生,高山流水"。他儿子大笑起来。“名师出高徒"。这话不过,我心中洋溢着无与伦比的快乐,这短暂的相聚是一份美丽,足以让我的生命灿烂。我们的笑声溢满了整个房间。”说什么呢,这么高兴"。刘梅端着西瓜从厨房出来。她是我小学到高中的同学,老闺蜜。"我得谢谢你,给了我一次和老师相见的机会"。我把西瓜送到金老师手里。"感谢党吧!不然,我们师生怎能相聚"。刘梅当年也是金老师的得意门生,老实好学,和我的性格相反,但几十年来,我俩却是无话不谈。"金老师,这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很爱回忆过去,你的音容笑貌不断在我心中掠过,可怎么就没去看看你老呢“。我的诚恳发自肺腑,世俗磨练给我的圆滑、世故在老师面前荡然无存。
我又回到了当年,变成了在金老师面前无遮无拦,肆意任性的小姑娘。"你们工作都忙,何况我十多年不在家了”。金老师牙齿已有脱落,吃着西瓜有点兜不住,瓜汁从唇边溢出,我急忙把餐巾纸递过去。”我爸经常唠叨你们几个学习不错的,说的我在心里都认识了,今日相见果不其然。特别是姐姐你,老说你鬼马精灵,不知现在过得好不好“。金老师的儿子在北京开公司,做的相当了得。他的两个妹妹都在大学任职。"谢谢老师"!我的眼睛有点湿润。"还记得我经常给你要花高吗“?金老师笑问。“我时时刻刻没忘记呢,放下刘梅的电话,我首先想到了花高,这是我们标志性的师生情“。我感慨万千。"我都记得,这个小傻妞一直当真“。刘梅总是把自己当姐,我也乐于接受。
的确,到了春节,母亲真打了花高,出锅后,硬要搬去一块给金老师送去,那时候很贫困,尽管不舍,但又治不了我,母亲只好拿了个略小点的,又拿了几个枣卷,包好,让父亲带着我去了金老师家。当时,金老师全家乐开了花,对我又亲又夸,可他们只留了一个枣卷,而把我的兜装满了糖果。回家的路上,我还大惑不解,金老师怎么不要了,不爱吃了吗,逗得父亲一直弹我的小脑门。回忆总是美好的,但也夾杂着一些苦涩,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我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一无所知到脑洞大开吸取知识,我永久没有忘怀的便是给我启蒙的金老师,他的潇洒,他的渊博,他那唰唰在黑板上疾书的粉笔字,永载我心。
”金老师,你今年高寿"?我问”我七十有五了,真的老了"。金老师吃完一条西瓜,擦了擦嘴,我再递过去,他摆摆手。刘梅端起茶,送到老师手里。“我爸现在习惯了北京的生活,磨合了四五年,终于不再想着回老家”。"你们兄妹几个都很优秀,金老师也满足了"。刘梅接过话茬。“是的,父亲的严厉成就了我们,他牺牲了自已所有的机会,把心血都倾注在我们身上了“。懂得感恩,是人生的一大美德。
"我这一辈子就这样了,他们赶上好时候,不能再耽误”。金老师慈眉善目,精神䦆铄,鹤发童颜,说话的声音依然浑厚有力。“金老师,想当年,你也是一帅哥呢“。我对于亦师亦友的长辈也开起了玩笑。又一阵笑声久久回绕。谈笑间,刘梅的手机响了,另外两个同学的,他们去了外地,正往回赶,马上到,并且订下了酒店,让现在就过去。“好,今天的单我来付,你们谁给我抢,我给你恼"。我警告刘梅。”行,行,金老师你看她,变了么?还是蛮横不讲理,我们都让着她呢"。刘梅的嗔怪让我心动,几十年的情谊万古长青,还有什么比理解、包容、相助更感人的呢。再美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笑声又响起来,金老师竟激动的掉下了眼泪,指着我们对儿子说:“你看看她们,我没说错吧”。儿子频频点头。
“走,酒店"。刘梅也是急性子,说走便行动。世上有一种情,超越了亲情、友情,这种情感最动人,那就是师生情,有一道风景最亮丽久远,那就是师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我在四十多年后遇见了终生难忘的金老师,感谢好闺蜜,有事情首先想到了我。这难能可贵的相聚,是我人生最美丽的一笔。坐在刘梅的车上,我思绪万千,思想与感情像潺潺流水,又一次跨过时间与空间的桥梁,把我冲到天真无邪的童年,如诗如画如歌,如梦如幻,如痴如醉......
undefined
【作者简介】刘亚军,山东省阳谷县科局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