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评丨刑事立案是对肆意使用“社会性死亡”造谣者的最好震慑

自清华学姐事件后,“社会性死亡”一直都是网上话题热点、舆论热议焦点,而这段时间频频登上热门热搜的#杭州女子被造谣出轨快递员#事件,更是将如何解决社会性死亡被随意使用的新难题摆到了我们的面前,考验着各方应对互联网背景下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今天中午,余杭检察、公安等部门发布最新回应称,已对郎某某、何某某涉嫌诽谤一案进行刑事立案,意味着郎某某、何某某通过分饰“快递小哥”与“女业主”两角,捏造低俗、暧昧“调情”“偷情”对话,编造涉事女业主出轨快递小哥谣言剧情,造成公共舆论产生女主“荡妇”恶劣标签的博眼球行为,已经正式进入了刑事惩戒范围。
毫无疑问,该案会对今后类似事件处置起到十分重要的典型案例借鉴作用,具有标志性意义。因此,建议我的读者朋友要用尝试的心态和发展的眼光,去评价该案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节,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思考和收获。
从目前网上情况看,舆论总体对余杭公安刑事立案做法呈现认同、支持等一致正面倾向。跟踪分析后认为,一方面集中反映出了绝大多数围观网民从最初“轻信谣言”到之后“遭遇反转”的剧烈心态变化,这是一种基于被消费情感、被恶意欺骗后的共性心理应激反应,不断警示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虚假信源的舆论捏造是一定会被反噬;另一方面,可以清晰地看出潜伏于公众内中深处的充满焦虑和忧虑的消极心态,这是公众基于对受害者共情心理的角色代入感,是担心社会性死亡一旦被这类居心叵测之人肆意使用,发生在该案女业主身上的无妄之灾就随时可能降临到自己身上。
需要防范的是,这种基于被害共情的代入感,带有明显消极倾向,最易受焦虑情绪影响而产生错误判断。我观察到,已有个别声音开始针对余杭公安“为何行拘改刑拘”的变更做法提出了疑问,并在一些声称是“法律人士”“公民代表”的账号关联误导下,有形成“舆论是否干预司法”“没有舆论是否就不了了之”等争论语境趋势,需要及时澄清和化解。
分析认为,社会影响、传播范围是评价社会性死亡造成后果的关键标准。如果用现在连续全网热点的恶劣后果,去评价当初受害女业主发现后立即报警,警方作出行拘决定,就会产生一些不理解,并不客观。
事实上,社会性死亡造成社会后果,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网上传播、社会发酵、现实影响发生了变化,就应当及时调整惩戒措施,这不仅是对受害人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负责。因此,我认为余杭检察、公安等部门能根据案件情势的动态变化,及时作出调整行政拘留为刑事立案的决定,恰恰反映出了余杭方面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一面,这不是恭维。
“社会性死亡”是一个全新领域的治理难题,无论是对于政府部门、媒体舆论,还是参与围观的我们。我认为,提升造谣者法律成本、舆论成本、经济成本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方法路径。一是以此案为参照样本,根据社会性死亡造成后果动态变化的特点,及时将行政拘留惩罚调整为刑事立案惩戒,以此增加造谣者的违法成本,形成有效震慑;二是根据社会影响范围,录制的道歉视频、写下的忏悔书,可通过头条同步、置顶投放、首页推送等商业化付费方式进行全量投放,以及时快速的消除负面影响,当然产生的相关费用由造谣者一并承担;三是探索借力第三方机构,对受害者造成的社会性死亡后果进行精准评估,通过经济方式进行赔偿,增加造谣者的经济成本。
一杯咖啡   一堂舆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