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老年大学绘画板孟宪玲女士与竹(视频+图片+音乐)
来源:气若幽兰的V篇
千百年来,中国人一向以竹为“清高自洁”的象征。先贤们颂竹、画竹、写竹,把竹子誉为“寒岁三友”,仿佛竹子与国人的精神生活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竹子是中国传承精神孕育出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现分享孟宪玲女士以竹为题材的作品,供大家鉴赏。
郑板桥先生说:“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春秋以后,“士”阶层兴起。但是,在王权制度下,士人不仅未能施展“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反遭官僚压制,以致仕途失意,使得许多文人对下层百姓寄予深切的同情。竹子刚直不阿,青翠常绿,与士人的品性相吻合。爱竹的情结,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历代以来,这类诗很多,表现了竹子虚心、气节、坚韧和友情等各方面:
表现虚心:“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竹子内茎中空,令人不由联想到君子“谦逊虚心”的美德;竹子的枝翠叶绿,易于生长,节节高升,包含了青春向上的活力。竹子所引伸出的“气节”,也与儒家学说的“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相契合,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
自先秦以来,帝王以竹制为“符”,用以发布命令,旨在要求属下像竹子一样有礼有节、不折不扣地履行使命。张骞出使西域,身处逆境,仍不屈不挠,终于不辱使命;苏武奉命赴匈奴,被幽闭十九载,面对利诱,一脸正气;文天祥兵败被俘,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体现了民族气节。这些都是“竹衰不变节,花落有余香”的竹品质。先贤以青竹为象征,铸造了我们民族的精神脊梁,陶冶了一代又一代学人的品性。
情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日来相照。”
表现友情:“谷口春残百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表现虚心:“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居必有竹,古往今来也是许多人的爱好与追求。在古人眼里,竹子具有凝重分量,体现居者的“雅”、“俗”品性。历代以来,所谓“千枝翠竹遮映”、“东墙疏竹影”、“窗前竹劲风”等情韵,均是居室高雅的写照,是一种“身与竹化”的审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