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书特种邮票欣赏(附图文欣赏资料)
百科词条
http://www.hudong.com/wiki/《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
《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
本词条由荷风溪雨 创建,共有1位协作者编辑了3次。最新协作者:荷风溪雨 。
2010年5月15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行《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1套6枚。每枚面值1.20元。在设计形式上采用两种版式,版式一为每一幅行书采用两枚连票印制;版式二为小全张,2套12枚。其中,版式二采用传统手工宣纸印制,全球限量发行。内容选取了天下三大行书,分别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和宋苏轼的《黄州寒食帖》。
纠错 编辑摘要
目录
《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 - 邮票介绍
中国邮政定于2010年5月15日发行《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1套6枚。详情如下:
志号:2010-11
图 序 图 名 面 值
(6-1)T 兰亭序(局部) 1.20元
(6-2)T 兰亭序(局部) 1.20元
(6-3)T 黄州寒食诗(局部) 1.20元
(6-4)T 黄州寒食诗(局部) 1.20元
(6-5)T 祭侄文稿(局部) 1.20元
(6-6)T 祭侄文稿(局部) 1.20元
邮票规格:40×30毫米
齿孔度数:13×13.5度
整张枚数:版式一 16枚(一、二图连票; 三、四图连票;五、六图连票)
版式二(宣纸品种) 12枚(2套)
整张规格:版式一 186×160毫米
版式二 186×120毫米
版 别:影写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荧光喷码
设 计 者:王虎鸣
资料提供:故宫博物院
责任编辑:佟立英
印 制 厂:北京邮票厂
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起,在全国指定邮政网点出售,出售期限6个月。[1]
《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 - 背景资料
行书产生于汉代,发展成熟于魏晋,是继楷书之后出现的一种书体。相传行书是东汉桓帝、灵帝时一位书法家刘德升所创。西晋时期的卫恒在《四体书势》里说:“魏初有钟(繇)、胡(昭)两家为行书法,具学之刘德升。”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加以小的变化,书写起来很简便的书体,故而与楷书一同流行开来。行书是介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不像草书那样难写难认,又不像楷书那样严谨端庄,所以古人说它“非真非草”。它的特点是运用了一定的草法,部分地简化了楷书的笔画,改变了楷书笔形,草化了楷书的结构。总之它比楷书流动、率意、潇洒,又比草书易认好写。 但行书在当时并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将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又称《祭侄帖》)称为“天下第二行书”,而将北宋苏轼的《黄州寒食诗》 (又称《寒食贴》)称为“天下第三行书”,有人将这三大行书作对比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帖》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三大行书”均为横幅小长卷。
2010年5月15日,中国邮政将发行《中国古代书法——行书》邮票一套6枚,邮票图案表现了这“三大行书”作品。
东晋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等居住在山阴的一些文人来到兰亭举行“修禊”(注:即到河边洗濯,祓除不祥)之典。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汇成集子。《兰亭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写的序文手稿。全文共28行,324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王羲之的行书在当时独树一帜,后人评道:“右军注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李世民极爱王羲之的书法,得此帖后,命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等人做成副本,分赐诸王及近臣。此卷原题为“唐摹兰亭”,因卷上有唐中宗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为颜真卿书行草墨迹,纵28.8厘米,横75.5厘米,23行,共235字。此帖本是稿本,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是无意作书,所以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张晏评价:“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楷端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元代鲜于枢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黄州寒食诗》为苏轼书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当时他因“乌台诗案”被降职到黄州(今湖北黄冈)。《黄州寒食诗》为纸本,行书,系两首五言诗,每诗十二句,纵33.5厘米,横118厘米,共17行,129字。此书行气错落,字形欹侧中见平正;用笔浑厚遒逸。清代将《寒食帖》收回内府。卷后有米芾、董其昌、乾隆的书法。《寒食帖》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述魏晋人物,1130则遗闻轶事,有43则说到王羲之。在提及王羲之时,多称“王右军”。由于这部“名士教科书”影响颇大,此后“王右军”便成了王羲之的特称而世代相传。唐宋以来,文人口中又进一步简化为“右军”。 [2]
《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 - 全球首套宣纸邮票
2010年5月15日,中国邮政将发行《中国古代书法—行书》邮票一套6枚。这套邮票的“版式二”将首次采用邮票宣纸印制。为庆祝世界首套宣纸邮票的诞生,中国邮政于2010年3月23日上午在邮票印制局举行了宣纸邮票印制开机仪式。
宣纸因其质地绵纫、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等特点,一直雄踞我国传统文房四宝之一。为了发挥“国家名片”对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国文化的功能,增加邮票的新工艺新品种,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决定采用邮票宣纸印制发行邮票,以实现国宝宣纸与国家名片的完美结合。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于2008年启动邮票宣纸的研制工作,在保持传统宣纸生产全过程采用手工加工这一特色的前提下,攻克了邮票宣纸的选材配料、制浆抄纸、增加防伪、涂布背胶、表面整饰等关键工艺技术的多个技术难题,成功解决了在保持宣纸传统特性的基础上的印刷适性等问题,于2008年10月取得了宣纸邮票的发明专利,并获得了中国宣纸协会的鉴定证明。目前,邮票宣纸印刷效果已经达到了印制邮票的要求,宣纸表面帘纹印清晰, 保持了宣纸特征。涂布背胶既增强了宣纸的挺度,也使邮票宣纸具备了全部邮票专用纸的特征。特别是采用拥有国内发明专利的荧光防伪点技术,使宣纸邮票具备了很强的防伪性能和视觉效果,实现了传统宣纸工艺达到现代化大生产印刷的技术要求,有利地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 [3]
《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 - 设计感言
《中国古代书法——行书》是我设计的第4套书法系列题材的邮票。在“设计“篆书”邮票时,我只是想很朴素地表达邮票中篆书作品的特点,而在设计“隶书”时,我在设计手法上开始求变。但这种变的结果,让不少集邮者所不能接受,因为邮票没有完全表现出作品的韵味,令人有残破之感。到设计“楷书”邮票时,我接受了集邮者所提的建议,不再过多地追求表面的设计,而是根据专家的意见,从所要表现的楷书作品拓片中选择一个局部,以独特的工艺来再现楷书作品的神韵。“楷书”邮票选用的是环保的蒙肯纸,并采用了压凹的印制工艺。这套邮票得到了不少集邮者的肯定。到了设计“行书”邮票时,我牢牢把握一个概念,那就是真实还原行书作品本来的面貌。这种还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因为它是一次与大书法家沟通的机会。当时,我心里有这样一种感觉:这套行书邮票最好的设计一定是邮票能清晰地表达出行书书法本身的美,如果让人感觉有我的设计在其中体现,那这种设计就是画蛇添足。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前三套邮票的书法作品都是拓片,而行书作品都是写在纸上的,如何还原呢?我曾想过用绢来做,但这一材质已在其他题材的邮票上用过,如果“行书”邮票还用就缺乏亮点了。正当我为此苦苦思索时,得知邮票宣纸已试制成功了,我非常欣喜,因为终于有了符合我的设计理念的载体。如果能将行书作品印制在宣纸上一定能
体现出空灵的感觉,并且能衬托出大书法家的行书作品而不是我的设计。宣纸本身就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纹路和肌理就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自古以来与书法密不可分。这套邮票的宣纸打样效果很好,尽显一种古朴的意韵。我在欣喜之余深深体会到表现形式与内容结合的重要性。这套邮票能用宣纸来印制,应当说是工艺与主题巧妙结合的范例,为更多的人提供了与大师进行跨时空沟通的机会。作为这套邮票的设计者,我最深的感悟就是,要想设计好一套邮票,一定要认真解读作品本身,只有对作品本身有所理解,才能找到一种适于表达作品主题的语言。对于这种语言的理解应适当宽泛,因为除了设计手法,还要考虑到印制工艺及其他。以前我也认为类似于行书这种题材的邮票设计容易,但现在我越来越感受到它的难度之所在,因为在邮票的方寸之间,能将时间跨度大的作品原汁原味地展现并且能把对作品外在和内在完整性的损害降到最低,是需要阅历和智慧的。 [4]
《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 - 首发式
中国邮政于5月15日发行全球首套宣纸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于第六届文博会邮政展位举行。
另外,2010年5月15日,《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在湖北、山东、河南、陕西等地首发。
湖北省黄冈、襄樊、武汉三市同时举办了邮票首发仪式。其中,黄冈是“黄州寒食诗”邮票的原地。黄冈市邮协举办了邮展等活动以庆祝邮票的首发。
王羲之故居所在地山东临沂举办了邮票首发仪式。
河南平顶山郏县是“行书”邮票的相关原地,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葬于此地。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杨贤足、中国邮政集团副总经理张亚非等嘉宾出席了首发仪式。
陕西西安是颜真卿的故乡。西安市邮政局在邮票首发仪式现场设立临时邮局,并启用3枚纪念邮戳。 [5]
《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 - 设计者简介
王虎鸣(1962.11—)河北人。擅长邮票设计。1983年考入中央工艺美院装潢设计系。现为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主任设计师。1986年出版《王虎鸣黑白装饰画》;设计《傅抱石作品选》获全国优秀邮票奖,《韩熙载夜宴图》获全国最佳设计奖,《黄宾虹作品选》获全国优秀邮票奖,小型张邮票《香港回归祖国》获全国优秀邮票奖。 [6]
《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 - 邮票评赏
连印形势好
前三套书法邮票都是以被贴的局部形式来展现篆、隶、楷书的神韵和气魄,而“行书”这套邮票却采用两枚连印的形式,设计成书法长卷,既美观好看,又意境深远、大气磅礴,让人充分领略到“天下三大行书”的韵味。(彭久孝)
小型张是最佳选择
这套邮票的设计因采用了连票的形式而有着不错的效果,但如果设计成小型张的话效果会更好。因为在小型张边纸上不仅可以表现传统书法作品装裱的特有艺术效果,也给设计者提供了表现相关行书作品的空间,还可以避免连票中间的齿孔对书法作品的人为割裂。(朱宝华)
行距处理欠妥
邮票中的三件书法作品都取全篇,本应使人能欣赏到书法作者的谋篇布局、前后呼应、运笔技法等,但设计者偏偏将每件作品在齿孔连接处的行距刻意拉开,单枚看来虽不至于有重心偏向一方之嫌,但这犹如一道鸿沟(版张看起来更明显),整体看来失去了原作行距的真实性。(石宣照)
宣纸邮票独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