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黄帝内经》名方详解-半夏秫米汤
《灵枢·邪客第七十一》:“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黄帝曰:善。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愿闻其方。伯高曰: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在《黄帝内经》中一共记录了13个方剂,而且大部分我们今天已经很少使用,少部分能使用的方剂有些还是外用的,而口服的汤药方剂就显得非常不同寻常。半夏秫米汤却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从这段经文可以看出,这是由于阳气盛而阳跷陷,所以不得入于阴,因而阴虚火旺所以失眠的病例。
首先明确一下,阳跷脉应该是卫阳入里的一个桥梁,由于桥梁下陷所以卫气不得入于阴。其次阳不入阴的结果是阴虚,这是由于阳不入阴则阻滞于阴外,阳郁于外或者郁于上则化热而耗损阴液,所以阴虚。或者说只有当阳气入于阴,阴液才得以保存,也说明潜阳入阴也是养阴的方法之一。治疗方法是“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祛其邪。”应该是补阴虚,泻阳气,通调经脉以祛邪。治疗的方剂就是半夏秫米汤,治疗效果是“阴阳已通,其卧立至”,黄帝这时豁然开朗继续总结处方的治疗机理,“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
今天从临床上我们知道,失眠抑郁是一个非常难以治愈的病症,经文中所记载的神奇疗效的方剂居然只有两味药,还有就是这个神奇的煮汤药的水,这里强调所用的水,“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这种水在《伤寒论》当中也有介绍,称为“甘澜水”,也称“劳水”(古医说法)。即把水放在盆内,用瓢将水扬起来、倒下去,如此多次,看到水面上有无数水珠滚来滚去便是。后世医家多取“甘澜水”补助肾气以用。例如,苓桂枣甘汤证用于治疗伤寒汗下后,脐下悸,欲作奔豚。煎以甘澜水,扬之无力,取不助肾气。甘澜水的作用是取其轻轻上扬之性。一般来说水的特性是主润下的,肾主水,但是经过这样的上扬千万遍之后,水已经减少了下流之性,而是偏于濡润在中上焦之津液,同时取甘澜水的流通之性。另外用苇子做柴火煮药,苇薪也有疏通之性。
再来看看这两味药,首先是半夏,顾名思义,是夏季的一半,应该是夏至之际,夏至是阳极之际,阳极也是从阳转阴的时刻。夏至之前,阳处于上升阶段;夏至之后,阳气由升转降。夏至是一个从阳到阴,阳气入阴的关键点。
我们再来看另一味药秫米,秫米实际上就是粟米,也就是黍米,俗称黄黏米。作为五谷之一应该归于中土,《黄帝内经》中有介绍黍米味辛。辛主散,秫米的功能应该是辛散中焦土湿。
这样半夏秫米汤的功效就清楚了,用半夏引阳入阴,而秫米辛散燥湿健中土,疏通道路,而其中的千里流水的甘澜水是助中焦疏通,并用苇薪烧火煮药同样是取疏通之意。一个仅有两味药的小方之所以有如此神奇的功效,是因为其组方原则的逻辑性非常强,完全顺应自然规律的阴阳变化,通过食物或者药物,将人与自然完美地结合起来。正是因为有天地之气相助,使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方子,显示出神奇的疗效,手到病除,一剂药“其卧立至”。
后世医家张仲景在他的《伤寒论》中将此方加减后组成了著名方剂半夏泻心汤,为什么说半夏泻心汤是源于半夏秫米汤呢?首先,半夏泻心汤是用半夏为主药,其次,虽然半夏泻心汤的主要功能是升脾阳降胃气,但是名字却是泻心汤,而不是泻胃汤或者补脾汤之类,原因是此方的主要功效也是引阳入阴的,用半夏为主药,其他药物调理脾胃,其中有辛味的干姜,以及苦味的黄连、黄芩,辛开苦降,疏通中焦,引阳入阴,这是半夏泻心汤的本意。后世医家有用此方治疗失眠症的,其原理与半夏秫米汤是一样的。所以说半夏泻心汤是半夏秫米汤的加减方剂。另外《伤寒论》中的其他方剂还采用了本方的煎煮方法,例如,在苓桂枣甘汤中使用的甘澜水就是源于此方的。
总之,虽然《黄帝内经》中只留下了这仅有的几个方子之一,但由于其理论的特殊性,对后世医家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这就充分地说明了,要想真正了解中医,希望在中医方面有所作为的人们,没有其他捷径可走,唯有认真全面理解《黄帝内经》。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