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中国佛学院 隆藏法师转载2015-10-08 02:33:42一  缘起(第一碟)这一讲为大家准备的题目是《唯识初阶》,副标题是《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讨论》。要学习唯识,首先就应对唯识学的历史作一简单的介绍。在佛陀灭度后九百年间,北印度有一位大菩萨出世,他就是无著菩萨。无著菩萨有个同胞兄弟叫世亲菩萨。此兄弟二人在印度共同开创了瑜伽行派。瑜伽行派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1、法相学,2、唯识学,3、瑜伽学。依瑜伽行派的观点,从法相而言,法即是相,相即是法。所以自法观之,一切诸法无不是法、无不是相,所以称为法相。从唯识来讲,以识观之,所有的法,皆是唯识。法是识所生,相是识所变,所以从识的角度来讲,一切法皆是识,故名唯识。要证得法相和唯识的真实相,在瑜伽行派认为,皆要通过修行瑜伽行来实现。在瑜伽行派的内容里面,主要分成以上三个部分。而瑜伽行派的开创者无著、世亲二菩萨,他们所依据的圣典,主要是依据慈氏菩萨所说的《瑜伽师地论》。传统的说法认为,如《成唯识论》中说,唯识学的圣典依据为六经十一论。{六经指:1、《华严经》,2、《解深密经》,3、《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传译),4、《大乘阿毗达磨经》(未传译),5、《楞伽经》,6、《厚严经》(未传译)。十一论指:1、《瑜伽师地论》,2、《显扬圣教论》,3、《大乘庄严经论》,4、《集量论》,5、《摄大乘论》,6、《十地经论》,7、《观所缘缘论》,8、《阿毗达磨集论》,9、《二十唯识论》,10、《辩中边论》,11、《分别瑜伽论》(未传译)。}其中,六经以《解深密经》为首,十一论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而在《瑜伽师地论》中,它完整的包括了法相、唯识和瑜伽学。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里面也讲述了唯识这样的观点。现在,有很多人都在学习唯识学,在佛教界几乎成为显学了,但实际上对于唯识学,我认为存在着很多的误解和误区。因此,在这个地方我们实际上是根据这些问题,来作一个说明,并且做出一些澄清,这就是我们这次讨论的目的。二  总明佛法是开启智慧之学我认为佛法是这样的,就是:它可以没有任何理论,它不用讲说任何道理,不用先预设一套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缘起性空的理论,不用预设种种名相。只需要用一个最基本的正常思维的头脑,有一个最基本的、审实的、客观的对世界的观察,这就够了,以此为基础来探讨佛法。如果佛法是真实的话,那么,佛陀可以看见的,我们也同样可以看见。如果佛法是真理的话,那么它就不需要借助任何理论,不需要预设一些观念,我们能够去发现它,并且能够让它来指引我们的认识,在我们的现实生命中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在这个地方,作这样一个学习,不是要给大家灌输一些知识。我有一个老师,他讲到一个比喻。什么是营养?我们吃喝了很多的东西,并不是这些都是营养,一定是你把它吃进去,最后把它拉出来,你身体里面剩下的东西这个才叫营养。佛法也是这样,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里面有无量的法义,那个法和你自身生命里所体现的法是两回事。我们要把佛法全部吃进去,最后还要把它全部放下,不要受概念的影响,这样才能得到生命的真实体悟。这个东西要对你的生命起到一种改变的作用,你原来是一个凡夫,最后令你转迷成悟、转凡成圣、转染成净、转识成智,最后在你的生命之中发生这样的作用和改变,这个是佛法的理念。所以,这个佛法它绝不是给你灌输一些知识,给你一些概念或体系。当然有很多人认为,佛法就是概念、体系,特别对于唯识学更是如此。认为唯识学是建构性的,理论性的,它有非常宏富的理论,而且它的典籍也非常的浩瀚。实际上这样的理解和真实的佛法是有差别的。其实针对问题来学习,是最好的。因为从某一个角度来讲,讲说佛法和讲说一套哲学体系不一样,它不是从一个理论的建构去入手,而是应病与药。因此我们去谈论佛法、学习佛法、理解佛法,这就好比一个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先要做出诊断,然后根据病情,开出药方,治疗疾病。同样在佛法当中,也要根据存在问题来破执遣相。关于这一点,后面还会讲为什么是这样。在谈到唯识学之前,首先要说明一个问题:一切的佛法都是来自佛陀的觉悟。{如《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中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首先,我们要了解佛陀。佛陀是释迦族的王子,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他在目睹了生老病死的痛苦之后,发心出家,六年苦行、修道,最后所有的苦行和世间种种的禅定都不能使他觉悟,后来他在泥莲河中洗去身上的尘垢,来到菩提树下,并接受了牧羊女供养的乳糜,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日之后,睹明星而悟道,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这里有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觉悟?我们在世间生活的好好的,为什么要像释迦牟尼佛那样,千辛万苦的九死一生的做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去获取觉悟。第二个问题,觉悟的东西是什么?第三个问题,凡夫觉悟有可能吗?对这三个问题,首先要作一思考。第一为什么要求觉悟佛陀为什么要去求觉悟呢?先撇开大家的种种想法和意见不谈,我们先看一下释迦牟尼佛,他自己是怎样来陈述的。在义净法师翻译的《无常经》里面,有这样一段经文,“尔时,佛告诸苾刍,有三种法,于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何者为三?谓老、病、死。汝诸苾刍,此老病死,于诸世间,实不可爱,实不光泽,实不可念,实不称意。若老病死,世间无者,如来应正等觉不出于世,为诸众生说所证法及调伏事。是故应知,此老病死,于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由此三事,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于世,为诸众生,说所证法及调伏事。”这里有个问题,我们知道佛陀在成道修行之前,曾有一个特别富有隐喻意义的示现。佛陀在出家之前,他的生活充满种种享乐、鲜花和掌声,所有的人都把世间苦难的真相掩盖起来,而给悉达多王子所呈现是都是幸福美满。据经典记载,有一天悉达多王子走出迦毗罗卫国的城门之后,在东南西北四门之外,他观见了人生四相。哪四相呢?生、老、病、死之相。复于北门看到出家沙门的修道之相。这样一个有隐喻意义的示现,它说明一个问题,在一切世间所有美好的现象背后,隐藏着生、老、病、死的世间真相。没有办法去脱离,只能去面对,无论你获得世间多大的成就,但最后老病死苦将是你不得不面对的真实。在看到生、老、病、死诸苦以后,佛陀又看到了一个修道人,一个出家修道的沙门,但见此人六根寂静、威仪整肃。他当时心中非常感动,觉得要去解决老病死苦的问题,就必须出家修道。所以我们从《无常经》里面也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老、病、死苦对王子有如此的影响。太子从世间的一切现象中,看到了世间众生的病相,所以经中讲,如果世间没有老病死苦的话,如来不会出现于世,不会显现成佛乃至说种种调伏事及种种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佛陀成佛觉悟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世间的一切苦厄,如果不为解决世间的苦厄,佛陀不会来到世间示现成佛。由此我们就可以了解佛陀说法所围绕的核心,就是为了解决世间众生的一切苦厄。那么我们现在学习佛法,受到此经的启示,我们当下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正是老病死苦的问题。  当然在这里我们要提出来,因为有许多的学者在研究佛法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些观点,认为在声闻乘佛教里面或者原始佛教里面,佛教是关于人生的,是要解决人生的许多问题。但在大乘佛教里面进一步要解决的,不单是要关注人生的问题,更是关注世间真相的问题,关注人生宇宙的真实相的问题,到底是怎么样一回事?从表面看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如果我们深究起来,其实大乘佛教对世界真相的关注,最终仍然还是落实在对人生问题的关注上,要对人生问题去作直接有力的彻底的解决。从这一点来讲,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是没有二致的。为什么要这样讲?这个关乎我们今天要谈到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唯识学的基本立场和方法的问题,我们要对这一点有所理解,才能更好的把握佛法的中心主旨。我们下来可以去看《天地玄黄》这部纪录片。在这个纪录片里,在播放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文字解说,就是世间种种境相当下的一个呈现。在这种种境相呈现的过程中,我们非常容易感受到,感受到无常的现象,所以我们刚才讲到老病死苦,老病死之所以成为苦,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无常。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拥有活力、青春、美貌、健康,所以并不觉得有这个苦,但是,当这些瞬间消失的时候,如梦幻泡影的时候,如露亦如电,如水泡破灭的时候,我们就会真切的感受到,无论是老也好,病也好、死也好,这个背后所隐藏的是无常的现象。因此,在佛经里面,有这样的一段话“说言苦者,有二种苦,谓生等诸苦及诸所有受皆所有苦。”生等诸苦即是生老病死等苦,无常变化的现象,以及在这个无常变化的现象背后,我们的种种感受、所有感受皆是苦。在这些感受里面,佛法讲感受有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的舍受。在佛法看来,苦的感受固然是苦,乐的感受当它坏灭的时候,我们会迅速感受到坏苦,即使是不苦不乐的舍受,也因为它诸行无常的本性,也称之为行苦,所以凡所有受,皆所有苦。此二种苦,如其所印,由见生生辗转有无。而我们的身体辗转变化,唯死已无间,有生生生,这样的现象呈现。以上所揭示的无常的道理,和我们所接受的唯物主义的观点,可能有些差别。从世间来讲,觉得我们人死了之后,人死如灯灭,人死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而在佛法来看,如果业力没有得到止息,烦恼没有得到止息的话,我们的生命会随着业力及无明、烦恼会集起新的生命,这样的话就会有生生生,就会有新的生命生起,当他生起之后,就有新的老病死辗转发生,所以说无常故苦。  在此,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在感受这个无常现象,我相信这是每个人的真实体验,当我们在感受无常所引生的苦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无常和苦的认识?我经常在考虑一个问题,释迦牟尼佛在两千五百年前,在菩提树下觉悟,他凭借什么样的工具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现在希望去了解世间的真相,我们要看外太空的真相,就借助哈勃望远镜来看。我们要看微观世界,就借助电子显微镜来看。那么佛陀在当时并未借助什么工具,没有种种设备仪器,他是靠什么来观见人生的真相、世间的真相?所以在这个地方,他所有的我们也一样具备。他靠什么?他靠自身的认识能力,靠他自身对生命的解析,这一点我们是共同的。所以,佛法中并没有玄密的东西,我们大家在此学习来一同探索,就像是一个侦探,他面前有很多的蛛丝马迹,他根据对这些蛛丝马迹的观察,层层深入,层层递进,然后抽丝剥茧,把挡在真相面前的种种迷雾扫荡干净,然后发现真相。学习佛法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所以我们说,佛法的学习是一个减法的学习。为什么需要减法呢?因为摆在宇宙人生真相前面的有种种的障碍,我们其实不是要通过获得很多知识概念,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来去构建一个真实,而是要通过对障碍的剥离,最后去洞见真实,所以学佛是这样一个过程。世间无常的现象,这是我们可以亲自经验到的,生老病死的痛苦我们也是能经验到的,世间人他去经受这些生老病死,他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而佛陀觉得这是一个问题,它觉得人生的苦痛,到底有没有办法去得到彻底的解决。那么世间无常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真相?所以,当看到世间种种变化的时候,如果我们有个很高的视角,看到街道上车水马龙的境相,完全就像来去无常、风云变化,非常快速的变化,我们所有的人都身处其中。在这样无常的过程中间,对于一般凡夫来讲,最大的感受就是有一种不安隐的感觉,因为无常,不可捉摸,稍纵即逝。我们希望去掌握一个东西,希望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然后才能抓住它、把握它、掌控它。但实际上,这些现象永远是变幻莫测的,因此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有一个真切的观感,世界不安隐,无主宰,你没有办法掌控。当你没法掌控这一切的时候,这时就产生了苦。所以,有幻灭感和惶惑感,这都是因为无常,这样一个生老病死的现象,带给我们内心这样一个苦的感受、苦的认识。那么,这时我们就要了解,这个苦和无常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也就是说,怎么会产生这些苦和无常的现象呢?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一个可靠的可以把握的东西呢?最后我们因为掌握了这个而得到生命的解脱。我们内心里都有这样的希望,因此我们进一步要讨论一个问题,在生老病死的背后,它隐藏的根源性的问题是什么?第二佛所觉悟的是什么佛陀在菩提树下四十九天开悟,他为了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他证悟到的是什么呢?《华严经》中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执著,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即得现前。”从这个角度来讲,问题的根源就是人们的妄想、执著。佛陀发现这个妄想执著,他的发现有这样一番理性的认识过程,这个就是十二缘起,所以菩提树下最重要的觉悟,就是十二缘起。这个十二缘起也是佛陀后来为他的弟子宣说佛法时,数数宣说的内容,所谓十二缘起即是,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处,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这里涉及到一大堆的概念。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的唯识学,即使对佛法或唯识学,零接触的人或对佛法没有任何了解的人,对此问题也可以去深入的了解。对于这个问题背后所隐藏的最根本性的原因,我们首先可以给大家一个说明。佛陀通过对生老病死原因的分析,就发现所有老病死苦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生,有了生之后就必然会有老、病、死苦。如果你想没有老死,就必须要没有有缺陷的生、不圆满的生命,这个生若没有的话,老病死苦就不会有,但是只要存在有缺陷的生,老病死苦就永远不可避免。这个生命从哪里来?佛法里面有个公式,惑→业→苦,用这个公式来说明十二缘起。我们刚才所说的生老病死所现的苦果,它产生的原因就是我们往昔所造的种种业,业的梵音是羯磨,业为什么会导致老病死苦这样的结果呢?这个业,实际上就是我们的造作、行为。为什么我们的造作、行为,对我们所感受的境界会有这样的影响力?能够去决定我们所感受的境界或苦或乐的性质?在这一点上,对于普通人来讲,这是很难了知的,但对古代的印度人来讲并不困难。为什么呢?因为禅修是古印度人的传统,不光是在佛教里面,也包括其他的宗教、哲学,大多数都把禅修当做探索真相的手段。在禅定中观察我们大家所造作的业力以及现在的行为,它有一种影响力能够决定人们当来的境界,就是这样的一种观察。但在观察的过程中没有看到这种现象的本质,或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有所不同。在佛法里面以惑→业→苦和十二缘起来说明现象,并说明了这个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无我的道理。而印度的其他教派,例如婆罗门以及其他哲学思想流派,他们看到了惑与苦的显现后,他们得出的不是无我的结论,恰恰相反,他们认为有一个轮回的生命主体。所以透过业、果就产生轮回的概念,因为有种种业力,它对于我们所感受的种种境界会有一定的影响力,会决定所感受的种种境界以及生命形态,苦、乐、舍受的差别,在这个地方就构成联系,而这个联系周而复始相续不断,从而形成生死轮回。在印度的宗教、哲学里面,这是普遍认可的事实。但在此处我们没有这个经验,如果没有禅修经验,那应该怎么办呢?我有一个建议,与其试图拼命的想要理解这其中的道理,想要凭你现在的能力解决你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还不如把它暂时悬置起来。因为你问我,我也不知道。作为一个佛教徒,从道理来讲,我应该相信佛陀的所说,有这样的业力,就必然会感受这样的果报,但我并未实证到这一点,因此,虽然你表面上相信,而实际上在相信的背后仍然隐藏着很大的疑惑,因为你对这个道理没有真实的胜解。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讲,对于我们能够认可的就去认可。对于不能认可的,既不可以否定,也不可以肯定。如果是否定,你其实是认可与之相反的另一方面。而对另一面你同样不能判断抉择。因此,我们选择悬置。但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由惑导致业的过程。什么是惑?惑就是一切烦恼,包括根本烦恼和随烦恼。这些烦恼使得我们的行为、造作,表现出或善或恶的差别,人们因为有贪嗔痴的种种烦恼,因此行为造作就有染污,这是我们可以了解到的。而且这样的烦恼对于人们的行为,还有扭曲和遮蔽的作用,这一点也是我们可以了解到的。因此,在十二缘起里面,在惑→业→苦这个公式里面,如果我们从佛法的观点来看,实际上它阐明了有情生命历程中的“蝴蝶效应”的问题。在我们的认识中,最初的惑也就是种种的无知与烦恼,它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又由行为影响到结果。所以在佛法的十二缘起里面,我们就理论进行分析,发现它讲的是生命的“蝴蝶效应”这样的缘起.它讲由于我们认知上的障碍,导致行为上的障碍,又由行为上的障碍引起果上的不圆满。对此有了正确的认知之后,我们进一步对于这个惑,要来进行认识。因为我们要了解惑后面的业和苦,实际上是不能离开对惑的了解。要么,抛开所有的理论不谈,我们要去认识真实,乃至要通过认识真实,来真正体现对于生命的改变作用,实际上在这个地方就涉及到我们所提到的第三个问题。以上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佛陀为什么要觉悟?因为有老病死苦。二、佛陀觉悟了什么?觉悟了十二缘起,觉悟了老病死苦等所有问题的根源,在于无明、妄想、分别执著。第三凡夫觉悟有可能吗1 关于觉悟的方法和途径接着来说明第三个问题。凡夫觉悟有可能吗?有人说:凡夫不能觉悟真实,因为凡夫没有办法觉悟真实。有人说:凡夫是可以觉悟真实的,因为佛陀在学佛之前也是凡夫。那我们怎么样来看待这个问题,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就是因为他不了解真实,这是从当下的现实来讲的,凡夫是不了解真实的。说凡夫可以觉悟,是从一个趋向性、可能性来讲的。但是谈到可不可以了解真实,这里还涉及到途径和方法的问题。如果这个途径和方法没有被呈现、被表现出来的话,那么,在当下的事实上来讲,他还是凡夫,还是不能觉悟。那么就要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世间有这样一个真实的话,而作为凡夫的我们没有见到它,所以我们与真实是隔碍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去觉悟真实?因为我们缺乏认识真实所必须的维度。这个真实,作为区别于凡夫的境界,没有进入到我们的识域中来。作为凡夫我们靠什么认知这个世界呢?这个问题不需要问佛法,我们是依靠见、闻、觉、知认识这个世界的,也就是前六识的认识作用。有人说还有第六感觉,这个仍然由第六意识所摄。透过前六识了解之后,我们仍然是凡夫,仍然有生老病死的困惑,我们的人生正如一个比喻,一个人走在独木桥上,两边是悬崖峭壁,前后迷雾重重。我们生活在世间,当我们有了生命的觉知以后,所面临的境界就和这个比喻相类似。我们生不知从何而来,死不知向何而去,是一个非常无明、惶惑的状态,面对着生老病死和无常诸苦,充满着种种的不确定、惶惑、不安隐的感觉。觉得这世界无法去把捉,永远不知道将来要发生什么。你不能说这个生命你可以把我,非常安隐。你今天在这里工作享受着高薪,有很好的职位,备受尊敬,但是,你并不能保证说,永远不会失业。生命的无常充满着不确定感,无法把捉。这些都是我们透过前六识去感知和造作的,但我们仍然是凡夫,对于生老病死我们仍然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把握和解决。有人说,你说的那些生老病死诸苦我都没有,对各种境界我都很乐观,面对这些我会如如不动。但是最后死亡决定一切。凡夫依靠的前六识认识世界,并不能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这说明凡夫的境界,它和真实以及由证得真实所成就的圣者佛陀的境界有着巨大的差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