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晨读
一春花事悄然尽=
半扇心窗就此阖
世事纷纭平淡看=
我心清朗浩然明
搜尽奇书难果腹==
饮成微醉已忘情
纵有沧桑添俗骨--
断无名利减初衷
回思句里荒唐事==
未解弦中落寞声
楼头怅望一弯月==
笺上新成半阙词
一天春雨双飞燕==
满眼闲愁半卷帘
无诗佐酒春清浅==
有月居庐夜未央
江头云树如知已==
天际闲鸥落远帆
十里烟溪莺滑绿==
一庭风月杏飞红
遁入书山成小隐 =
扫清心境种梅花
竹海似闻涛浪起=
松林已见鹤风生
怜花不惜三千墨 --
剪烛未期一寸灰
病骨依然春又去=
花期辜负梦常回
松烟起处尘烟灭--
花事来时心事违
秋风打碎菊花盏==
白露洇湿枫叶桥
休言世事皆尝尽——
犹有人情未洞穿
流言蜚语从无计——
冷笑热嘲已等闲
笑我诗狂常纵酒==
为谁夜静独凭栏
夜向南窗听雨漏---
秋从玉簟枕风凉
骨格清奇尘不染=
文章纵横世方惊
欲向青山题一笔===
谁将勒石记千秋
坐对春红花碍眼==
独行竹荫绿沾衣
庭前好雨知时节==
陌上春风谋稻梁
鸣蛙远近三更鼓==
渔火流离一水秋
一笔疏狂三尺剑==
平生恣意五湖舟
细阅春秋知世故--
洞穿冷暖解人情
波涵棹影秋声度==
雁背夕阳芦雪飞
聊借几联言我痛==
竟无一字切人心
也许一个人要走很长的路,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突如其来的繁华和苍凉才会变的成熟。
三毛经典语录
感谢你赠我一场空欢喜,我们有过的美好回忆,让泪水染得模糊不清了。偶尔想起,记忆犹新,就像当初,我爱你,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爱你。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学着主宰自己的生活;即使孑然一身,也不算一个太坏的局面。不自怜、不自卑、不怨叹,一日一日来,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
三毛与荷西
荷西: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
三毛: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的中意,亿万富翁也嫁。
荷西:说来说去,你总想嫁有钱的。
三毛:也有例外的时候。
荷西:如果跟我呢?
三毛: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
荷西思索了一下:你吃得多吗?
三毛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君子行
两汉.曹植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
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相和歌辞》,旨在表明正人君子应防患于未然,主动避嫌。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墨竹图题诗
清代.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语多谦逊委婉,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宋代.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诗经.硕人
先秦.佚名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是赞美是齐庄公的女儿、卫庄公的夫人庄姜的诗。其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句对庄姜之美的精彩刻画,永恒地定格了中国古典美人的曼妙姿容,历来备受推崇。
颀(qí)
褧(jiǒng)
荑(tí)
蝤蛴(qiúqí)
瓠犀(hùxī)
幩(fén)
镳(biāo)
翟茀(dífú)
活(guō)
濊(huò)
罛(gū)
鱣(zhān)
鲔(wěi)
发(bō)
菼(tǎn)
朅(qiè)
小重山
宋.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伯牙鼓琴 / 伯牙绝弦
先秦.佚名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了。“伯牙绝弦”是交结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