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100年前的作文辅导书

2017年,还是想坚持坚持、继续谈谈作文。今天第一篇。

图右是一小册《汤头歌诀》,1917年手抄本,到今年,刚好100周年。看在100周年的份上,请它露个脸,占个显眼的位置,祝它寿比南山。

图左是几页《目耕斋小题偶编》,因是残页,没法确定年份,但应该超过100年,可能是1888年的,文末有“沈少潭”字样,即沈叔眉,杭州人,工刻印,目耕斋是他的斋堂。

目耕斋出了不少“作文选集”,选编一些八股文的范文,《目耕斋小题偶编》是其中之一。两淮都转盐运使沈拱辰,曾为这些“作文选集”写过序。他是沈叔眉的弟弟,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在官场上曾被大清最年轻的督抚阮元驳斥。虽难以查实沈叔眉的资料,但通过旁证,也能证明《目耕斋小题偶编》超过100年。

100年前的作文选,跟今天的作文选相比较,似乎也没多大变化。玩的都是套路。一篇范文,你背我背大家背,你考我考大家考,如有雷同,绝对不是巧合。说严重点,现在我们也在做八股文。

八股思想,根深蒂固。比如,在农村,就现在,有家长说“连语文书都没学好,还买啥别的书?”,有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没用!”。在农村,有些地方确实没条件买课外书,父母甚至让孩子读完初中就走上社会干活挣钱。所以,请理解他们难处与态度。我也从农村来,分得清小麦、韭菜、青草和葱,认识蚕豆花,种过田,挖过番薯,放过牛……这些,都是财富,更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在城里呢,学生的课外书多到看不完,八股思想会好一点吗?殊不知,有条件的“八股”,更甚!课外辅导书一叠一叠的,几年下来,每个学生都是“著作等身”啊!熟能生巧到机器一般精准。甚至连名校教师都感叹:我们在生产一批做题机器。

前面两段写离题了,接着谈作文。昨天去新华书店,《满分作文……》《……作文100篇》《……作文1000篇》等摆满一排架子,看起来特豪华,不用翻就知道个八九不离十。现在作文专家太多了,作文的概念太多了,语文的概念太多了,几乎被玩坏了。似乎没个概念就不够成就,不够水平,不够创新。所以,有名没名,有料没料,谁都能编上一本,正如沈从文所说“标准越低,充行家的也越多”,于是误人子弟自然也不在少数。

作文么,背几篇范文就行了,套一套就解决了。这还不够八股吗?期末考之前,难道老师没让你准备几篇范文?如果没有,一定要谢谢你的老师。

在未来,机器都能写作了,人肉机器做八股文是不是太浪费了一点?

范文,当然需要的。但别死记硬背啊,再怎么背,那都是别人写的啊。别人说辣椒很辣,你也跟着说辣椒很辣?你还是你自己吗?我们要学一些能繁殖的知识,而非不能繁殖的知识,千万别动死脑筋。

可我们太着急了。如果可以的话,知识能复制粘贴就好了。天下哪有这等好事?又不是武侠小说里传功力给你。在写作上,唯有自己写起来,唯有摸爬滚打,才是一条正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范文,切不可死记硬背,要活学活用。

最后,给大家看一篇小说的开头。

这是大作家契诃夫的《嫁妆》。

是不是特熟悉这样的套路?在我的记忆中,有……有……有……但是,我最(爱、难忘、喜欢)的是……

这样的开头,并没有错。平时这样练习也很好。只是物以稀为贵,裁衣要量体,一个为开头而写的开头,总是一顶不合适的帽子,戴着不好看。

另,陆老师的聪明作文法,其中“聪明”二字,是一个拆字游戏,也是写作方法。它不是一个概念,当然称它是一个概念也可以,概念已经这么多了,再多一个又何妨?聪明如你,懂的。聪明作文,祝你新年好!

如果本文沈叔眉的资料有误,请指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