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信平丨对门对吹
对门对吹
作者:郑信平
两个人,两对门,对着吹牛皮,对着吹啤酒瓶,这就是对门对吹,说的是我在四川大学读书时,和对面宿舍的中文系古汉语文字学博士生龚泽军兄弟的一些有趣往事。四川大学在四川省会成都。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有三千余年的历史,是古蜀文明发祥地。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明蜀王陵、望江楼、青羊宫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成都是文化之都。
四川火锅以麻、辣、鲜、香著称于世。回锅肉、东坡肘子肥而不腻,夫妻肺片、宫保鸡丁冷热有度,毛血旺、水煮牛肉、麻婆豆腐闻香可食,无不体现了川菜之美。伴上产于郫县的豆瓣酱,确是纯种的四川口味。
网上烧烤和地震的段子,更是体现了四川烧烤的提神励志之功效:“吃点烧烤,不然遭埋起了咋撑100多个小时哇……多吃点,我们才好随时创造生命奇迹”。成都是饮食之都。
有人夸张说,飞机飞过秦岭,机舱里隐约传来的就是麻将声,越传越近,直至双流机场降落之后,迎面而来的就是“清碰吃胡”川普麻将调。
成都人闲则饮,饮必茶,十步一茶馆,摆上龙门阵,可一整天。正如黄炎培先生说的“一个人无事大街数石板,两个人进茶铺从早坐到晚”。
成都式生活就是茶馆里的慢生活。成都是休闲之都。
人说少不入川,我想,一则是因为四川盆地四围都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何况成都平原气候宜人,任谁进了这个盆地都不想再涉难,再翻山越岭而出啊。二则吃的花样多,玩的地方众,活的节奏慢,想高雅可与武侯草堂接、愿大众则有龙门麻将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川大始建于1896年,是百年老校,环境优美,底蕴深厚,人才辈出。在西南乃至全国,学界翘楚、泰斗式人物多之又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研究基地一个接一个。在川大读书,不好读。
我读书所在的宗教所,就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所读的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师爷的带领下,宗教所90年代便已是世界道教研究的中心了,所里的教授博导们,个个都是权威。在川大宗教所读书,更不好读。
我本科读的是哲学,但成绩年年垫底等于没学,中西马(哲)一概不知,伦理逻辑美学更是天方夜谭。研究生阶段发狠努力,但也只不过是补上中哲方面欠缺的,大致可算是儒家文化有了点了解,至于释道文化,还是不知其所。入读之后,面对李老师开出的书单,发蒙的时间多于阅读,为啥,看不懂。
阅读原典,是基本功。而我们的原典,是手写体的繁体字,竖排无标点。天书!古代汉语没学过,接触过的就是初中高中的“两小儿辩日”“处庙堂之高”之类的啦,且是简体横排。就是有断句标了点的繁体字印刷的文章书籍,连蒙带猜也只能是了解个大意,这还是看校勘逐句对照基础上的。何况很多手写体,与印刷体有不同,有很多简省笔画。
认不到字,读不顺文字,读不顺则不解其意,不解其意何谈断句。一字之差,其意千里。于是,九眼桥、莲花池、草堂北路等地的旧书市场便成了常逛之地,也凑齐了王力的四卷本《古代汉语》,感谢对门的龚泽军兄弟,免费当了我三年的古汉语老师。
川大研究生院对在读博士有要求,要求发完三篇南京大学版的CSSCI文章,在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方可毕业,才能拿到学位证毕业证。因为三篇CSSCI之故,延期的多,顺利的少。这对于农村出来,又应届的我们来说,无疑是天天都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三年内还有每个月两百四十二元的补助,若毕业不了,没有了补助怎么办。再说,家里供了二十年,早等着毕业工作了,各家早已告罄。
龚泽军和我情况一样。他的导师是大名鼎鼎的世界敦煌学研究权威项楚老先生,我的师爷也是世界汉学界公认无人能及的卿希泰老先生,我的导师是所长李刚教授,师爷的得意弟子。他们对我们的学术要求都很高。
上有达摩克里斯之剑,下有导师的高标准严要求,我们三年可真没白活啊,天天呆在宿舍里。有人说理工科辛苦,天天实验室钻,文科生多舒服,连看小说读《文摘》都是在做学问。呵呵。他们哪知文科生也有辛苦处啊,实验室会出数据结果,只要方法得当,恒心坚持,而我们则必须从字里行间找出想要的,蚂蚁堆里找芝麻,也难。
几无关门态,时有川普来。川大竹林公寓是四舍一厅的房子,每套住四人,我这套常住者是我,对门那套则是龚泽军。想要在眼花头昏时找人聊天解闷,只能对门的他(我)。坐在凳子上,朝外大喊一声,对门不时就会回应更闪亮的“啥子”,于是,凑在一块,就着五块的红梅,川味普通话胡侃乱吹一通,烟灭归位。这就是对门对吹。
大脑的高度紧张,需要调节放松,不然,弦断了怎么办。除了川普味的侃,我们还有麻辣味的喝。边上老教工宿舍那,有租住的小师傅,开了个小炒店,技术蛮好,价钱也不贵。我和龚博是常客,炒上两个菜,回到宿舍楼下小店里买两瓶啤酒,回到七楼,摆开对瓶吹。这往往是我们在看书有了高兴点,或论文找到突破口后的庆祝方式,但借口的居多。这也是对门对吹。
两个大男人,文不会吹拉弹唱,武又不愿篮球足球,不可能一天到晚呆在宿舍啊,那岂不真成了书虫傻子了,我们自有娱乐方式。
每到饭点,我们就会拿上吃饭家伙,跨上宝马,前往食堂,打上饭菜,一人一座,对面而坐在进门处。干啥?打望!龚博重庆人,打望他给我的解释就是观望美女,我看字面意也应该是这样的吧。
至于蔬菜里包着的花椒,麻则麻点吧,四川美女的靓丽大大盖过了口舌的麻而无味。我们从东区吃到西区,三年内吃了七个食堂,也忘锁吃丢了好几个宝马。打望后回宿舍评头论足,饭后闲聊要好一阵子。这也是对门对吹。
(2020年8月29日22:56)
文/郑信平
编辑/王孝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郑信平,江西玉山人,四川大学毕业,哲学博士,曾在乡镇、县级政府任职,挂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现为中部某省地级市公务员。从事金融口工作。喜藏书、阅读,也喜动笔。现为《金秋文学》签约作家。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