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方考出来的孩子,容易输在哪里?——输给时代

这篇文章里会说说,为啥上周除了两篇文之外,没有发文。

二本,绝大多数“普通优秀”孩子的最终归宿

放寒假之前,有一个周末,毛豆和班上另外两名小同学,一起去书店看书。
毛豆很喜欢和同学一起看书的感觉。他和小同学坐在地上看猜字谜书,孩子们发出小鸽子那样嘀嘀咕咕的低声笑。
啊,孩子在和朋友一起愉快的学习,多么和谐的画面,我看得不由露出了慈母笑。
同学们的妈妈抱歉的说:“本来毛豆看书很专心的,我们娃总是说话,会不会打扰他?”
我说:“怎么会?有的书是要自己看的,但很多书是要和同伴交流的嘛!我巴不得他多有这样的机会。”
书店已经没有座位坐了,我就带孩子们就找了一个旮旯坐在地上看。
正在这时,我发现了一本完全吸引我所有注意力的书名,我凭着对好书的敏感性迅速走过去,一边取下那本书,一边看简介。
没错,就是我想要了解的世界!我完全被吸引住了,就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地看完了前言。太,在我心里引起的震动不亚于山崩海啸啊!
我在书店花两个多小时匆匆读完之后,又把它买回家,花了一天的时间细细读完。
于是,上周花了几天的时间,写了一万多字的文,分成两篇发,因为它说的内容对我们每位老母亲都太震撼了!
(我没法做到每天发文,我只能做到一旦发文,就尽量质量高。水平有限,请大家谅解。)
它能让我们从养育孩子的琐碎细节跳出来,用大局审视如何教育孩子。
这本书的名字起的很有意思:《我的二本学生》。
作者是黄灯,2005年入职广东金融学院,是一所二本院校,黄灯在此任教期间一共教过4500多名学生。
△ 广东金融学院
简单地说,她花 14 年的时间,记录和观察了自己花名册上 4500 个学生,最终成书。简单来说,这是一本中国青年生存图鉴。
在书中,她用跨越十多年的观察,用具体的学生经历和对照的手法,记录了原生家庭,性格,教育经历,个人奋斗,时代和运气,如何影响着普通孩子的人生。
我被这本书吸引的是,当下,我们都在削尖脑袋追求“一线城市、父母高知、国际视野”的学霸养成模式,然而这本《我的二本学生》却在说那些最不起眼、也却是占人群最大基数的普通孩子。
书里说——
“众所周知,在大众化教育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不可否认,只有少数幸运者能进入几十所光彩夺目的重点大学,更多的则只能走进数量庞大的普通二本院校……”
△ 《我的二本学生》
某种程度上,“二本学生”,其实说的就是面目有点模糊的我们。
“只有少数幸运者能进入几十所光彩夺目的重点大学,更多的则只能走进数量庞大的普通二本院校……”
寥寥几句话,如一道惊雷,劈开了很多鸡娃家长对未来的美好幻想。
我在北京,周围有很多高学历家长,大家普遍对孩子抱有非常高的期待,言辞中甚至对985、211大学不屑一顾,好像只有清北复交能够入得了眼。
二本学校?我好像从未听过谁给孩子立的目标是“上二本”。
但抛开身为家长的期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平心而论,在咱们这个极度内卷的社会中,能上二本,不说是人中龙凤,也绝对是人群中聪明而勤奋的那一群人了。
要知道,放到全国来看,高中的录取率只有50%,二本学生,也是在中考的硝烟中PK掉千千万名同龄人,才有机会走上高考这座独木桥。
然后,在很努力的情况下,才读了个大家都不太瞧得上的二本。
不得不承认,现实生活中,万中挑一的天才少见,绝大多数孩子都资质平平。
散落在中国各城市的二本院校,才是大多数孩子在高考后最常见的归宿。
有人说,“打工人”这种自嘲的称呼,大部分都出自于二本院校的孩子。
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很大,我打算写两篇文章。
先写第一篇最给我震撼与思考的——
同样是二本学生,从70后到90后,命运在时代的浪潮下却截然不同。

70后二本学生的买房故事:单位分配+低价购房

黄灯老师在书里提到三代二本学生,70后、80后以及90后。
让人唏嘘的是,虽然都是二本生,但因为命运的安排,他们出生在不同的年代,毕业时赶上了不同的时代浪潮,最后的命运也千差万别。
70后于风浪乍起前,扬帆远行。
80后在风盛雨大时,乘风破浪。
还有90后,被浪涛拍死在沙滩上。
黄灯老师自己就是70后的二本学生,1995年毕业于岳阳大学。当时,这所学校还是专科,直到1998年左右,才和别的学校合并,升本了。
毕业23年后的一场同学聚会,她认真地调查了当年同窗的职业,发现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职的人占到8成,另外2成多在国营企业,极少数人在外企工作。
经过多年积累,大家在各自的单位都早已成为骨干,甚至是主要领导。无论是经济状况,还是社会地位,在当地都属于上等水平。
△ 《我的二本学生》
至于大家都关心的房子——
通过高考,70后的二本学生不仅获得了干部身份和稳定的职业,还享受了计划经济时代单位分配的住房。
头脑灵活者,更是在房价极为低廉时购买了多套房产,如今早已稳稳扎根城市,荫庇家人。
当年的一纸大学文凭,含金量远比如今高。那时候的高考虽然依旧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一旦过去了,它便像一艘巨船,将船上的旅客从穷困的农村,稳稳当当地载往繁华都市,并给予他们落地生根所需的养分。他们的人生之树从此枝繁叶茂。
总体来看,70后的二本学生人生际遇,真的相差不大。
只要当年进入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班级,就意味着他们今后的人生将处于同一个圈层。
那个时候,可以就靠自己,不拼家境不拼爹。
这样的好事,80后和90后就没有了。

80后二本学生:

财富自由与穷困潦倒,

可能只因为一个首付

黄灯老师是70后,但仅仅15年后,她教出来的80后二本学生,人生境遇却丧失了70后二本生的整体一致性,变得千差万别。
再不是自己想努力,就可以过得很好的了。
80后,有人在寸土寸金的广东拥有6套住房、1辆车,有存款、有理财产品、有股票,每月还有不菲的房租收入,毕业仅8年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And,在多数人连头胎都不敢咬牙生的时候,轻轻松松养了两个娃。
同样是80后,有人则活在繁华都市里的阴影中,毕业8年,存款不到1万。甚至,因为没有独立的住房,被迫与相爱多年的恋人黯然分手。
相似的家庭背景,同样的专业和毕业院校,是什么让80后的人生境况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答案很残忍——
首付。
对于80后来说,财富自由与居无定所的鸿沟之间,最开始的时候,差别可能就是那十多二十万的首付。
前面提到的那个毕业8年就拥有6套房,实现财务自由的女孩名叫曾迎欢,和很多二本学生一样,也是普通家庭出生。
父亲在深圳开泥头车,妈妈负责家务之余在外打点零工。
△ 80后普通家庭:曾迎欢
毕业后,她自己在职场努力打拼。后来,又结识了同样努力、一边踏踏实实上班,一边凭着广东人特有的经商智慧招揽业务的男朋友。两个人省吃俭用,为人生攒下了一笔启动资金。
2012年,曾迎欢和男朋友准备结婚,买房的事就提上了日程。
房子总价70万,他们想咬牙全款,但自己的积蓄远远不够,就找朋友借了10多万,双方家长又出面,凭着一张老脸从亲友中帮他们借了10多万。
好歹算是上车了。
没想到的是,这辆“车”却在后来的日子里帮他们撬动千万资产,载着他们驶向了财务自由。
夫妻俩工作很拼,不仅很快还清了外债,手里甚至又有了几万块的盈余。
拿来干什么呢?
务实的两口子决定,还是买房。
书里如此写道——
随着两个孩子出生伴随而来的落户、学区、优质学位的需求,经过权衡和计算,迎欢和丈夫都习惯用买房去解决。
 
“就是钱滚钱,我们尽量将现有资产盘活。”从2012年开始,他们几乎以每年一套房的速度,迅速实现了财富的快速增值。
△ 《我的二本学生》
曾迎欢草根奋斗,白手起家,以1套房撬动6套房的故事看得人心潮澎湃。
但与此同时,她的同班同学杨胜轩的人生就没有如此酣畅恣意了。
细说起来,杨胜轩的家境比曾迎欢可能还要略好一些。
他是广州本地人,爷爷曾在当地一家药品公司当党委书记,爸爸后来顶替爷爷的职位进了药品厂。妈妈是当地一家自行车厂的职工。
遗憾的是,杨胜轩爸爸妈妈所在的厂子在他念书期间先后倒闭,两人都成了下岗职工,只能在附近的菜市场开了冰鲜档口,卖点儿海鲜肉类,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因为难以忍受包租婆的脾气,父母在房价还处于洼地的时候,咬牙借债买了一套60多平米的二手房。
书里关于“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看得人胆战心惊——
这是父母在生存钢丝上,依赖房价低廉稍纵即逝的红利,颤颤巍巍做出的大胆、英明决定。尽管此后的生活,主要围绕还债和孩子两大主题。
 
但回过头看,这个决定,在他们失去正式工作后,帮家人获得了在广州生存的坚定支撑。尽管在此后的房价飙升中,他们再也没有机会更换更大的房子,但这一次出手,事实上成为父母给胜轩创造的最大财富。
△ 同样是普通家庭的杨胜轩
不过,对只有一套自住房的杨胜轩家来说,除非卖掉广州的房子远走房价低廉的小城市,飙升的房价终究只是纸面财富而已。
甚至,房价越涨,他越绝望。
因为,这意味着连首付都拿不出的他想要在这个城市购买自己的独立住房,越来越难。他的生活,不得不为别人眼中的基本生存条件苦苦挣扎。就连相恋多年的女友,也因为无法忍受未来几十年要与公婆、小孩共同挤在60平的老破小中而与他分手。
这究竟是为什么?
作为他们的老师,作为一个清醒又敏感的社会观察家,黄灯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曾迎欢与杨胜轩的差异所在——
“说到底,胜轩和迎欢都是努力的个体,都来自普通的家庭,两者的差距,不过是在特定时期,是否拿得出一个首付。
△ 《我的二本学生》
一个首付就像蝴蝶效应,将同班同学的命运隔开,一个在云端上,一个在泥泞里。

90后二本学生的买房故事

70后二本学生的买房故事水到渠成,读来只让人羡慕他们生在了好时代。
80后二本学生的买房故事,既有个人拼搏与时代脉搏的共振,也有错失机遇便与财务自由失之交臂的遗憾。
现在写这里的时候,我还觉得既胆战心惊,又心潮澎湃。
相比之下,90后二本学生在大城市的买房故事就简单多了,三个字就够概括了——
买不起。

△ 广州的高楼大厦与城中村
在黄灯老师的书里,写到一个残忍的现实——
“相比80后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能留在广州、深圳的事实,90后班上没有一个外来的孩子,理直气壮地和我说起要待在大城市,更没有一个孩子相信凭自己的能力、工资,能够买得起一个安居之所,能够在流光溢彩的城市立下足。
 
△ 关于90后的说法
面对大城市动辄耗费掉半个月工资的房租,以及常人难以企及的高房价,他们觉得理所应当,从来不去想为什么,只是平静地接受。
这些来自小城市的普通孩子,隔着高房价与繁华都市耳鬓厮磨4年时间,然后,又不得不回到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市。
我觉得无比唏嘘的同时也忍不住思考——
在未来,一线城市的房价总趋势肯定是不断上涨的,已经没办法靠自己买房的年轻人,真的就只剩下“回老家”这一条路吗?
除了读书,他们还有其他“逆袭”方式吗?
黄灯老师在一个视频采访中说:
“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压力对年轻人信念的冲击,还是蛮残酷的。”
△ 黄灯老师接受采访时的截图

未来,普通孩子该如何自处?

写了这么多,真的很感慨。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读书仍旧是、肯定是普通孩子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
这个观点我写成了文:鸡娃老母亲必看纪录片,真实记录中国3个阶层孩子的10年人生轨迹
这一点,我始终相信。
但是,怎么读书,却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黄灯老师在《我的二本学生》中多次感慨,与70后的大学生相比,80后和90后的二本学生都太中规中矩了。
他们聪明——根据黄灯老师的调查和分析,1992年,她和同窗们考上岳阳大学的难度,和2006年她的学生们考入广东金融学院的难度相当。
他们能吃苦——每天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清凉油成了他们随身携带的灵丹妙药,提神醒脑,支撑着他们走过了艰难的高三时代。
但是,这些聪明又努力的学生特别迷惘——
在人生的前18年当中,他们不明不白地进入教室,不明不白地接收着知识,把高考当成唯一的生活目标,把考试名次当成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
△ 黄灯老师的二本学生们
面对这种不明不白的努力,老师和家长总说,“考上大学就好了。”
呵呵。
真相是,上了大学之后,对于90后来说,美好轻松的人生并没有像老师和家长许诺的那样如约而至。
他们还来不及排解中学时代应试教育带来的内心的淤积,就被告知就业、买房、竞争的压力。
人生中前18年,大家只需被动地接收“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即可,但进入大学、进入校园之后,游戏规则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不仅要求孩子勤奋,更要求他们机敏,善于思考,能够嗅出时代风向中的细微变化,并把握闪现的机遇,改变人生。
对于小部分90后来说——适应能力强的孩子可以通过大学课堂将应试教育的痕迹剔除干净,进入社会后如鱼得水。
但,大部分90后孩子,无法摆脱应试教育枷锁,即便顺利就业,也无法彻底释放自己的潜能,上升的瓶颈很快出现。
因为,绝大部分套着应试教育枷锁长大的孩子缺乏这种能力。
黄灯老师在书里诉说她的感受——
“我在具体的课堂中,充分感受到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学生内心的疲惫和大学时代的严苛压力,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底色。
△ 《我的二本学生》
而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二本院校毕业,学生的境遇却天差地别的原因。
就像财富自由的曾迎欢,毕业时,善于思考的她知道,自己没有背景和后台,所以没有选择考公务员以进入机关或事业单位;
因为经历过各种兼职和实习,她放弃了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她觉得,这些工种一进去就必须站柜台、跑业务,含金量不高,她不想在其中浪费宝贵的青春试错机会;
最后,这个土生土长的广东女孩决定去北京打拼。事实证明,她的职业选择无比正确。
毕业8年存款不到1万块的杨胜轩呢?他也是个“努力”的好孩子。
毕业以来,他从未停止过学习。上班之余,他还勤勤恳恳地准备每年的公务员考试。
为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他始终保持着“两年一证”的节奏,先后获得了会计从业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社工证以及驾驶证等等。
这样的人,谁能说他不够努力不够勤奋?
可结果就是,直到黄灯老师这本书创作完成之时,杨胜轩依旧是世俗意义上的失意者。他在广州海珠区的一个街道办当临聘人员,月工资3900元,只能自己糊口,年迈的父母还得出去打零工维持老两口的开销。
△ 广州数量庞大的城中村, 是大多数二本学生离开校园后的落脚处
“努力”的他为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事业单位的截止期限是35岁,35岁之前,我每年都会参加考试。”
在我看来,杨胜轩是典型的把应试教育的思维代入社会的“好学生”,以为考证、考试就是意义所在。
努力是优秀的品质,但身处时代洪流之下,如果只会闷头努力,不抬起头看天并思考未来,注定只能任由洪流裹挟。
所以,我对“如何读书”的看法就是——
对90后乃至以后,包括我们的孩子10后来说,教育的规则已经变得天翻地覆。
和70后上大学即改变人生、80后上大学找好工作完全不同——
 
教育不再是一场到高考就会结束、就会颁奖的百米冲刺赛跑。(所以要终身学习)
 
相反,它是一场会持续一生,甚至持续几代人的漫长拉力赛。(所以原生家庭的家境与视野非常重要)
 
赛程很长,一时的鸡血和猛药无法持久,甚至会毁掉孩子的独立思考,让孩子在比赛的后半场举步维艰。(所以要素质教育)
想让孩子走得更远、更稳、更轻松,在比赛开始的时候,就应该为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观——
高考只是赛程中的一个站点,我们的目标是更远大的人生。
既然我们的目标是以一生而非高考来衡量的,那么,具体到我们对孩子的培养方式上,应该思考如何才能持久,而不是让他们在高考这一关就耗尽一生的力气。
比如,相比不断地刷题拿高分,我们更应该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不是简单地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
短时间来看,这能使他们在应试教育中高效省力地学习。长远来看,这可以使他们离开象牙塔、进入复杂社会的时候,是美好聪慧、坚定自信,而非浑浑噩噩、死气沉沉的。
△ 黄灯老师和她的学生们
这就是通过看到书里70后、80后和90后的命运对比,让我极大的震撼,在此分享给大家们!
受益于我的阅读量大(一周至少两本),我能够发掘很多让人耳目一新、观点震撼的好书,把精华观点分享给大家。如果有想买的,可以自行去搜索最低价,这本书的卖家、出版社和我没有任何利益关系,我也不会从中分得半毛钱。
至少从这本书中,我对毛豆的教育,是知道如何坚定地如何走下去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