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不出,八不归,初九出门惹是非”,19过年出门要注意什么?
俗语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接触俗语,可能也只是拿来随口说说,并没有做过多的思考,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又会觉得这些俗语颇有它们的含义,也算是老一辈的经验总结。当然其中也不乏带有迷信色彩的玄说,这种大家忽视就可以了。今天说的俗语就是“七不出,八不归,初九出门惹是非”,那么过年出门要注意哪些?
先说第一句“七不出”,其实这个“七” 一共有着两种含义,第一种就代表着正月初七这一天,那这句话的意思也就很好理解,就是正月初七这一天最好不要出门。大家都知道,一般国家规定的法定休息的时间是初一到初七,大家在初八这一天就要开始上班了,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在初七这一天出发。可是就在有的地方,有些人宁愿初六出发,也不愿意初七走,那这是为什么呢?说到这个原因,就要提到第二种说法了。这第二种说法就是,在古代的时候,家家户户讲求的开门七件事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们认为要是这七件事情还没有处理好,那就一定是不能够出门的,所以也就有了“七不出”的说法。
其次就是比初八不能回来,这里其实也不是大家一定初八不允许回家,而是古代有一个典故,那就是八大准则,里面讲的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要是谁家的后辈犯了这八个准则,回家也会不受欢迎,所以才说“八不回家”,并不是鼓吹迷信,说初八不要归家,只是一种比喻,现在就渐渐演化成了初八这一天了。
对于最后一个“初九出门惹是非”这个说法,可能有很多民族并没有这样的说法,但是有些少数民族,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民俗和文化。在这些少数民族的民俗中,他们会认为冬天的三六九都被称作红煞日,在这一天出门的话一定会有很多不好的事情发生的,很容易出现一些血光之灾。所以久而久之也就有了“初九出门惹是非”这一种说法。
相信每一个人都能够随口说出来两句,很多人都会以为俗语其实就是古时候的平民百姓的封建迷信,殊不知在前几年的时候,有些地区的谚语已经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只要我们抛开迷信部分,就能从中看出古人的生活习惯,以及他们的观点和思想,也是很有意思的,大家过年出门注意交通安全就好了,毕竟春节交通不好,对待俗语还是要科学看待,那么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