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印刷趣谈之三十八:平版印刷 , 中国刻工首用石印 ;​ 三足鼎立, 石印业界形势改观

  

作者:张树栋 张耀崑   题字:王树明

  编辑:赵志忠

古今印刷趣谈之三十八

平版印刷  中国刻工首用石印

三足鼎立  石印业界形势改观

  编者按:一部《古今印刷趣谈》,让我走进八十五岁高龄的淮镇籍老乡,张树栋先生的印刷史学和他的精神世界中。翻书灯下,受益匪浅!张树栋先生现居北京,其原籍是河北省献县淮镇东刘庄村,他是中国印刷史学的著名学者,其著作等身。作为乡贤张树栋先生虽身居京华,心系家乡,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家乡捐款,助力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此书为张老先生的封笔之作,征得老先生同意,“诗眼看世界”从今天开始将全文刊发《古今印刷趣谈》。张老先生以中国的印刷发展史为线,将中华传统文化从远古至今贯穿起来,其中有历史事件、人物传说、趣事等。阅读《古今印刷趣谈》一书,我们从书中或许能得到启示,我们淮镇是全国重点镇、河北省重点小城镇,又是千年文化古镇。梳理淮镇文脉,整理淮镇文化,创建文化淮镇,构建中国·淮镇。我们需要精神动力,寻找文化之源,那就请大家继续关注“诗眼看世界”,在淮镇籍学者张树栋的《古今印刷趣谈》一书寻找答案吧,让我们为构建中国·淮镇而共同助力!

张树栋 :1936年生于河北献县淮镇东刘庄村,大专学历,副编审职称。从业印刷、出版与印刷史研究63年余。著有《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钞通史》等图书20余种,在人民日报、新闻出版报、中国印刷、台湾印刷人、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近作《中华印刷典故》荣获2015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第28届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现任中国印刷博物馆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协印刷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书局《中国出版史研究》编委会编委。

张耀崑 :1962年生于北京市,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获文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主任编辑职称。从业金融与财经专业编辑工作34年余,参与《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刷史简编》《中国印刷之最》《古今印刷趣谈》等多种印刷史著作的编纂,在《金融时报》《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现任中国金融时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平版印刷  中国刻工首用石印

 三足鼎立  石印业界形势改观

平版印刷,是用图文部分与空白部分处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印版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始于奥人塞纳菲尔德(Alo is Senefelder)于1796年发明的石印术,包括石版、珂罗版、早期的照相平版(以上为直接印刷)和胶版印刷(间接印刷)等多种。其中,单色绘石石印术是最早发明和传入中国的平版印刷术,传入时间不晚于1832年。随后,彩色石印、照相石印、影印、马口铁平印、珂罗版平印、金属版平印、胶印等平印技术及其相应的设备器材陆续传入我国,为近代平版印刷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平版印刷  中国刻工首用石印

历史上,有不少发明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塞纳菲尔德发明石印朮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塞纳菲尔德原本是个伶人,1771年生于东欧名城布拉格。他的父亲是当时德国某皇家戏院的演员。他少年时期在大学攻读法律,后因父亲去世导致家境贫寒而停学就业,继父业为伶人。塞氏自幼酷爱音乐和戏剧,长期致力于对音乐的研究,并以此谋生。据说,他因自己创作的乐谱无力缴付印刷所印刷而不得不自己模仿制版与印刷。刚开始时,他用木板和铜板制作印版进行印刷,但效果不佳。后来,他在开尔敦买了一块开尔敦石(即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的大理石),打算当墨台使用。一天,他想用这块质地坚实、细密、平整、光滑的石板代替铜板做板材试用,便将石块磨光、洗净,以待试验。恰在此时,他代人洗衣服的母亲让他记一下洗衣账目。可当时笔墨纸张并不应手,他便随手用印刷油墨把账目写在了石板上。事后在他试图擦去石板上的字迹时,发现墨迹非常的牢固。无奈,他用硝酸去擦,结果不但墨迹更加牢固,而且字迹还凸了起来。此时他顿然感悟到:如果用药水腐蚀石板而字迹又不受影响的话,那末用这种方法制作石版进行印刷,岂不比刻制木版和铜版方便得多了吗?就这样,石版印刷在这样一件偶然的事件中诞生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塞氏发明的石印朮的图文是凸起的,属凸版印刷范畴。后来,在石凸版印刷实践中,塞氏发现石板具有多孔性,而多孔石板既对油墨有着良好的亲合性,又能较久地吸附和保留水分。根据多孔石板的这一特性,塞氏经过苦心研究,终于发明了平版石印朮。方法是:先用脂肪性油墨将乐谱书写在事先平整好了的石板版面上,次用硝酸与阿拉伯树胶溶液处理,再用微量水分擦拭版面,然后涂上油墨进行印刷。

石版印刷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据1833年出版的《中国文库》介绍,英国传教士麦都思(W.H.Medhurst,1796~1857)曾于1830~1831年间在巴塔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用石印术印刷中文书籍。随后他来到澳门,在澳门设立了一个印刷所。1832年,麦都思又来到广州,在广州设立了一个石印所,用石印术在广州印刷中文书籍。1834年出版的《中国文库》报道:“1833年5月至1834年5月间广州发展到有两个石印所,并出版了一些小册子”,则为1834年中国广州已不少于两个石印所提供了一个文献证据。另外,英国派来中国的第一个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在回顾他25年来的工作时,曾提到中国最早的石印工屈亚昂,他说:“我用印书的方法,已经把真理传得广而且远,亚昂已学会了石印术。”麦都思在广州设立石印所和马礼逊对他25年工作之回顾,均发生在1832年,

且屈亚昂学会石印术又自需时日,由此可以断定,石版印刷传入中国的时间不会晚于1832年,而屈亚昂是华人学会并应用石印朮的第一人。

2、三足鼎立  石印业界形势改观

十九世纪上半叶,铅活字版印刷的第一道工序——中文制模铸字技术,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石印在中国得以迅速发展。当然,石版印刷能以迅速发展与它较之铅活字版印刷有着明显的优势有关:其一,石印便于印刷各种不同大小的书籍;其二,对传教士们热衷于印制的字数、页数都很少的布道会小册子,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印成;其三,众多、较小的布道点,人手不足,传教士本人即可制版印刷;其四,便于印刷各种文字,即不受文种的限制。这四种优点,尤其是后两种,在西方传教士狂热的传教激情所激发的、急需大量印刷中文布道小册子,而铅活字版印刷又无法满足这一需求的情况下,石版印刷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势在必然。

现存最早的中文石版印刷品,是现藏于英国伦敦的《各国消息》。

《各国消息》是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在广州主编的中文月刊。只出数期,用连史纸印刷,现仅存两期,分别印制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的九月和十月。

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成为中国对外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次年麦都思来到上海,在上海开设了近代印刷史上著名的“墨海书馆”,并采用石版印刷术印刷了《耶稣降世传》、《马太传福音注》等 书籍。为上海石版印刷之先驱。之后,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开设了中国早期最大的石版印刷企业“点石斋印书局”,并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聘请原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印刷所的邱子昂为石印技师,购进了手摇石印机,印刷《圣论详解》、《康熙字典》等书籍。姚公鹤先生在《上海闲话》中说:“闻点石斋印第一获利之书为《康熙字典》,第一批印四万部,不数月而售罄;第二批印六万部,适逢科举子北上会试,道出沪上,率购五六部,以作自用及赠友之需,故又不数月即罄。”一部字典,数月之间销售十万部,这在当时的中国出版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点石斋石印书局为此获利颇丰,各地书商遂纷纷效仿,中国近代的石印业也随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英国商人美查创办的点石斋石印书局,在1881年国人创办同文书局和拜石山房之前,一直处在石印业独占鳌头的位置。同文书局和拜石山房的建立,尤其是同文书局经营有方、兴旺发达,不仅打破了由外国人开办的点石斋石印书局在中国石印界独领风骚的局面,而且造就了中国石印业的三足鼎立之势,促进了中国石印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后,随着彩色石印技术的传入和发展,从事彩色石印的五彩书局、鸿文书局、藻文书局、富文阁、彩文书局、崇文书局等众多从业石印的企业纷纷建立,并迅速向宁波、广州、杭州、武汉乃至全国各地扩展、蔓延。到十九世纪末,仅上海一地,从业石版印刷的企业就多达五十余家。此时的石印已远远超过凸版铅印,发展之快,可想而知。对此,同文书局,功不可没。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