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随说
一草一木一太极朱熹说过:“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朱子语类》)天与人既可相应,天与物自然也可相感。与中医关系最密切的“物”自然就是中药了。且看中药在太极中又是如何一个相应与相感法?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草木各得一太极论》中说道:“古来著本草者,皆逐论其气味性情,未尝总论夫形体之大纲,生长化收藏之运用,兹特补之。盖芦主生,干与枝叶主长,花主化,子主收,根主藏,木也。草则收藏皆在子......此草木各得一太极之理也。”生之位在太极图阳气初升之处,阳主升,象征万物初生;长之位在太极图的东方,取春天万物生长之意;化之位在太极图的南方顶端与略西斜之处,取夏天与长夏万物繁茂而化之意;收之位在太极图的西方,取秋天天气肃降、阳气内敛、万物收成之意;藏之位在太极图的北方,取冬天阳气内敛,万物贮藏之意。◆ 吴鞠通之论是否在理?可用一些我们熟悉的药物来印证。如紫苏一药,其叶称苏叶,茎枝称苏梗,其成熟果实称苏子。紫苏“干与枝叶主长”长则升发,故苏叶、苏梗均有辛温发散、理气宽胸的作用。但苏叶为叶,“凡叶皆散”,故偏于解表散寒;苏梗为茎枝则不以散为先,而以顺气为主,故长于理气宽胸、止痛安胎。“子主收”,收即降,子质润,故苏子功偏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本草备要》说:“叶发汗散寒,梗顺气安胎,子降气开郁。”《神农本草经读》谓:“其子下气尤速,其梗下气宽胀,治噎膈反胃心痛。”再如桂枝与肉桂。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和大叶清化桂的干燥树皮。虽说“干与枝叶主长”但还可细分:桂枝为枝,枝性上扬而外展,且味辛、甘,性温。故功为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桂枝饮片《药类法象》曰:“桂枝者,乃桂条也,非身干也。取其轻薄而能发散。”桂枝又可以枝走肢,《本草备要》引李东垣语:“东垣曰:桂枝横行手臂,以其为枝也。”肉桂为树干之皮,干走躯干,且味辛、甘,性大热。功主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通经、活血止痛。肉桂《珍珠囊》于桂的分别更细:“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其在下最厚者,曰肉桂,去其粗皮为桂心,入心、脾、肺、肾四经,主九种心疼,补劳伤,通九窍,暖水脏,续筋骨,杀三虫,散结气,破瘀血,下胎衣,除咳逆,疗腹痛,止泻痢,善发汗。其在中次厚者,曰官桂,入肝、脾二经,主中焦虚寒,结聚作痛。其在上薄者,曰薄桂,入肺、胃二经,主上焦有寒,走肩臂而行肢节。其在嫩枝四发者,曰桂枝,专入肺经,主解肌发表,理有汗之伤寒。四者皆杀草木毒,百药无畏。性忌性葱。”注:现今肉桂、官桂、薄桂之名,并非如上文按生长部位高低及厚薄来分,当今官桂就是肉桂,薄桂属桂枝。这里引上文的重心不在于关注其名称的古今是否一致,而是关注其不同名称所代表的桂的位置高低与厚薄,及由此产生的功效所及之论,尤其是此论给出的启示。上文将肉桂按在树干分布的上、中、下位置与薄厚又细分为肉桂、官桂与薄桂,至于这三者的功效与所入脏腑为何不完全相同?其按谓:“肉桂在下,有入肾之理;属火,有入心之火;而辛散之性,与肺部相投;甘温之性,与脾家相悦,故均入焉。”“官桂在中,而肝脾皆在中之脏也,且经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又曰:脾欲缓,急食甘以复之,以甘补之。桂味辛甘,二经之所由入也。”“薄桂在上,而肺胃亦居上,故宜入之。桂枝四发,有发散之义,且气、味俱轻,宜入太阴而主表。”这里,我们大体可看出。由于火性炎上,因此,越在树干下部的皮,其自下而上所温养的脏腑就越多,同时,就树干与人体躯体内在脏腑的对应关系而言,有上对上(文中的薄桂)、中对中(文中的官桂),而下(文中的肉桂)则可包揽全躯之意。《药性赋》云:“桂枝上行而发表......肉桂下行而补肾,此天地亲上、亲下之道也。”“天地亲上、亲下”语出《周易·乾·文言》“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翻开古本草,《易》的意象对古本草的解释真可说是随处可见。以上可说是植物药不同部位功效特征的基本规律。当然,每味具体的药物还有自身特殊的性、味、形、色、生长季节、生长环境、生物特性等不同,所以“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将,蔓荆独升”等例外古人也是关注到的。所以,若纯以部位之象来一“象”定江山并不全面,但部位之“象”的基本规律还是存在的。我们不妨再复习一下中药:植物的芽,如麦芽、谷芽等,绝不仅是消食导滞,而是兼具生发之用。镇肝熄风汤用麦芽,其意就在镇潜之中略舒肝气,使顺应肝喜条达而恶抑郁的生理特征,使无郁遏之弊。干茎的升降主要看具体药物质地的轻重与气味之厚薄。比如“肉桂者,温厚之气也,质厚而味沉芳,故补益圆散,多用肉桂”(《岭外代答》)。肉桂可以引火归元。枝则多升而走四肢,如桂枝、桑枝。叶主发散,基本上是没有太大疑问,但树叶也有分说,凡叶的边缘无齿者,发散力较弱,如竹叶、荷叶等;叶若有齿如桑叶、苏叶等,则发散力较强,以其有四散之象。花则发散,如银花、菊花、红花等。子虽小,由于单位体积较重,故多降,如苏子、莱菔子、车前子等。而根则不一定如吴鞠通文中所说的全为降,因为根为植物的最下端,位于物极必反之处,可升可降。比如李时珍论当归∶“凡物之根,身半以上,气脉上行,法乎天;身半以下,气脉下行,法乎地。人身法象天地,则治上当用头,治中当用身,治下当用尾,通治则全用,乃一定之理也。”这一说就较吴鞠通之论更为细致了。以上为药之部位应太极。再看看我们熟悉的甘草,又是另一种太极。《本经疏证》说:“甘草春苗夏叶,秋花冬实,得四气之全,其色之黄,味之甘,迥出地黄与甘之上,以是协土德,和众气,能无处不到,无邪不祛,此所谓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也。土为万物母,凡物无论妍媸美恶,莫不生于土,及其败也,又莫不归于土。化为生生之气,则所谓能解百药毒,安和七十二种石千二百种草也。人之气犹物之气,和顺者,其妍美也,急疾者,其媸恶也,尽化急疾为和顺,经脉自然通,气自然滑利,于是肌骨坚,肌肉长,气力倍矣。”《本草乘雅》从另一角度说:“青苗紫花,白毛槐叶,咸出于黄中通理之核,土具四行,不言而喻矣。土贯四旁,通身该治,是以土生万物,而为万物所归。”甘草味甘,性平,其特色是土性特明显。中国以农业立国,尤其重视土,土在五行中的地位特殊,万物均从土生,万物均归于土,因此,土载四行,土可以平衡其余四行是不言而喻的。甘草甘草的土性的特征见于下:● 一是味甘;● 二是色黄;● 三是“春苗夏叶,秋花冬实,得四气之全”,土载四行,四气俱全即具土气;● 四是“青苗紫花,白毛槐叶,咸出于黄中通理之核。”五色俱全即为土所统,土载四行即意味着土能调和其余四气。辛苦酸咸是味之偏,分别放在太极图的四方位置,则苦为火味,置于上;咸为水味,置于下;酸为木味,置于左;辛为金味,置于右;甘为土味,居于中。四味之偏,可以中土之甘味以和之。寒凉温热是四气之偏,分别放在太极图的四方位置,则热为火性,置于上;寒为水性,置于下;温为木性,置于左;凉为金性,置于右;平为土性,居于中。四气之偏,可以中土之平性以和之。可见,甘味为五味之和,平性为四气之和。由是,调和诸药就是甘草的题内之意了。甘草能解毒者,因毒含气、味、质之偏,甘草和之,故“能解百药毒”。我们再看看,除甘草外常用以调和诸药的蜂蜜也是味甘性平,这就可理解或佐证甘草之用了。甘草之甘入脾且具补益,黄色又归脾,因此,补脾益气自就顺理成章了。至于甘草缓急止痛之功则可从“和顺者,其妍美也,急疾者,其媸恶也,尽化急疾为和顺。”来理解。佛曰:一花一叶一世界;医说:一草一木一太极。四气五味、升降浮沉、颜色、质地、生态、习性、生长时间、生长环境等无不是太极的某方面体现。自然、人体、药物都可以在“太极”的本源上理相通、用相关、功相成出自中医老师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