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头条(汤药易伤脾胃,还要肝胆排毒,粉丸肚脐贴安全
1980年,一个已经在内科干了30多年的中医老大夫跟我说:“如果有人脾胃虚寒有湿气,千万不要给他们用汤药。”我以为他不过是酒醉后的随口一说,没想到我才是那没眼的判官!
80年代的那会我还在县城的医院里实习,内科室里有一位很厉害的老大夫,他看病跟别人不一样,很少开汤服药,不是自己作的丸药就是粉末的药。
我那个时候刚从专科的学校毕业,又年轻气盛,自认为老大夫的那套已经过时了,真是傲骨不多,傲气却不少。
记得有天的下午很闷热,来了一位妇女身体消瘦,面色很黄,把脉发现他的脉象比较弱,再一看舌苔有明显的齿痕。
加上她说自己总是食欲不好,晚上的睡眠也很差,四肢冰凉感觉乏力疲惫,干活的时候没有一点力气。
这很明显就是体内的痰湿过重了,脾被湿邪所困无法运化水湿,而湿浊本就有向下的特性,所以导致她的双小腿浮肿。
我立马就准备给她开温阳化饮的方子,好巧不巧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在外出诊的老大夫回来了,一看到这种情况他立马就说:“千万不能给她喝汤药,你这样只会害了她。”
他从身边走过的时候我闻到了一股酒气,以为是他喝了酒说的胡话。没想到他径直从自己的药箱里拿出来了一瓶黑色的小药丸,和一卷医用胶带。
然后给妇女的肚脐上粘了一颗,剩余的让她每天晚上睡前用天亮后取下。当时我就在心里想:“这种老套落伍的方式要是能把湿气去掉,太阳怕是要从西边出来了。”
看着我那不屑的眼神,人家毕竟是老江湖,一下就懂了。老大夫说:“小伙子,你还别不信,到底是初生的牛犊不怕虎,不撞南墙不回头,你等着看吧。”
果然过了段时间,妇女找上门了,还带着自己的女儿。我想这肯定是找老大夫说道来了,还带个帮手,这我要去帮帮老头,不然一把年纪了,他估计要吃亏。
没想到见面就给我们一篮子鸡蛋,说是谢谢我们,她的女儿有宫寒痛经的毛病,也让给调理一下,这一下我是丈二的和尚有点摸不着头脑。
她们走后我就好奇的问:“你这药是灵丹妙药吗?人家湿气重你用这个,宫寒痛经也用这个,也不让用汤药,这是为何呀?”
他笑了笑说:“这你就不懂了吧,虽然书中自有黄金屋,自有颜如玉,但是不能学以致用,跟没读没有什么区别,你说的脾困于湿确实是没有错。
但是杀鸡用牛刀,这不是浪费吗?她的情况看似很多,但是都不是很严重,药物的副作用都是很强的,尤其是熬制后的药,药效增加的同时,副作用也是同等的增加。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脾胃是药物的运化场所现在,因为湿气而将脾困住,脾胃本身就运化不足了,这个时候还要运化副作用大的汤药,这不是雪上加霜吗?”
我说:“那你的那个黑不溜秋的药丸就没有副作用了?”
他说:“这是自然,因为吸收的方式不一样了,不像汤药那样可以直接经过脾胃,进一步加重脾胃的虚弱,也不用再启用肝肾的解毒作用。
用药敷肚脐,因为除了嘴巴,肚脐是第一个用于吸收养分超强的地方,《黄帝内经》中有言,”任脉者,起于少腹,直上贯脐中央”,又说”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所以通过药物刺激肚脐,将药物通过气血的运输送到体内的五脏六腑,从而用药物的温阳之性逼出寒湿的目的。
妇女的子宫也就是胞宫,而冲任二穴真是主管的重要穴位,所以打通冲任二脉不仅可以祛湿也可以温宫祛寒。”
后来他把他的原方教给了我:白芷,陈皮,桂枝,茯苓团,艾绒,桂圆,花椒
实习结束后我给不少的患者也这么用,他们反馈都很好。直到偶然一次查阅医书时才发现南怀瑾南老也在用这个方子,他记录在《我说参同契》中,不过他只有艾绒、桂圆、花椒,只是单纯的针对湿邪的;
而这里增加了白芷,陈皮,桂枝,茯苓团,是芳香化湿的,健脾和胃、散结通滞,增强脾的运化能力,使得效果更强。
这里用的原材料都是药食同源名单里面的,本身没有攻伐之力,同时,敷肚脐的方式,让其间接作用于脾胃,循序渐进,既不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也不会因为药力过猛,而伤了正气。
几十年后的今天工业化发展的现在,这个方子已经可以量产了,如果这个夏天你觉得自己湿气重睡眠不好,喝了红豆薏米也没有效果的可以试试这款外敷祛湿方——仲古艾叶肚脐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