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军心动荡,高管离职潮涌,业绩增速下滑
易简财经
2019年2月27日,一则消息刷屏地产圈:龙湖集团副总裁李楠即日起将加入融创。尽管随后李楠予以否认,不过还是有消息人士指,李楠离职龙湖是大概率事件。
实际上,去年以来,已有8位高管离开龙湖。一般来说,企业高管频繁变动,还是比较少见的,龙湖这是怎么了?
- 1 -
高管离职潮
这场离职潮,似乎始于原龙湖集团副总裁袁春的离职。
17年末,袁春因为“个人原因”离职,引起轩然大波。
要知道,这位原龙湖集团副总裁,投资委员会委员袁春,为龙湖效力7年,一度因业绩突出被外界看作龙湖集团4年后下届CEO的第一人选。
袁春与龙湖董事长吴亚军、龙湖总裁邵明晓还关系颇深,自媒体包邮区曾撰文指出,有天半夜,喝高了的袁春甚至能直接打电话给邵明晓,劈头就是一句“老邵,凭什么是你做CEO,而不是我做呀!”后来,吴亚军问袁春,在龙湖里你到底服过谁时,他脱口而出:我就服你,邵明晓和宋海林。
到了2018,龙湖的高管变动更是频繁。有媒体不完全梳理发现,去年以来,已有8位高管从龙湖离职,包括徐爱国、王亚军等集团高管。
1月,苏州公司总经理李刚离职;
2月,南京公司总经理李宏耕转投融信、战略部总经理王亚军加盟中南置地、冠寓总经理王俊英离职;
4月,烟台公司总经理李亮离职,龙湖集团副总裁徐爱国离职;
10月,原冠寓CEO韩石加盟中南;
12月,龙湖集团副总裁胡浩离职。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主动离职的高管,龙湖对其内部架构以及人事也进行了多项调整。
- 2 -
人事“换防”
先看总部。
副总裁宋海林,原兼任北京公司总经理,现调任为集团研发部总经理,负责研发及研发数据化(BIM)相关工作。
副总裁胡浩,原兼任研发部总经理,现在专注健康养老业务。
再看区域,区域总裁的“换防”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顾修铭:从沈阳—>海南—>武汉—>北京;孙保锋:上海—>南昌—>武汉;沈宗荣:从浙江—>海南;邢晟昊:从南昌—>济南;高巍:从厦门—>福州。
其中,老龙湖人顾修铭的调任最为典型:4月从沈阳调去海南,9月调去武汉,还不到一个月,又要到北京了。短短5个月就调动3次,担任了4个地区的区域总裁。
值得注意的是,频繁的高管变动,容易造成目标不明确、工作流程不稳定,工作得不到有效的执行,房企尤甚。
有业内人士对易简财经表示,房产开发非常复杂,仅就行政审批一项,即包括选址定点、规划总图审查及确定规划设计条件、初步设计及施工图审查等环节,牵涉国土资源局、环保公安消防支队、公安交警支队、教育局、水利局、城管局、环保、园林局等众多政府部门。
其还称,就说拿章吧,原来的人已经非常熟悉流程和当地官员的办事风格,原本3个月可以搞定,换一个人可能要5个月,要拿的章这么多,累积下来就会严重拖长项目开发周期。若一个房地产项目完工由16个月变24个月,银行利息可能就因此多几千万。
- 3 -
平台加端战略
而龙湖的这场离职潮和频繁的人事变动,与其“平台加端”组织变革不无关系。
早在2016年,龙湖就提出了“平台加端”战略,17年逐步试点、推进方案。
其中,“平台”是指集团成立资源与业务平台,“端”代指各地区公司。简单来说,龙湖采用二级管理模式,通过集团直管各城市公司。
吴亚军认为:“我们推行的平台和端,公司不要用夹层,系统可以直接赋能到前线,系统强大了,可能有人觉得权利减小,我们要消灭决策中的黑盒子。”
然而,从龙湖的一线员工反馈来看,“平台加端”战略,正在让决策运行效率大打折扣。
一位龙湖业务线中层人士说,(“平台+端”战略)意味着,你想做一件事,要给所有领导讲一遍,大家都要同意,才能去做。这能减少犯错率,责任共担,但也导致龙湖的决策效率太低。
此外,随着龙湖布局的城市数量增加,二级管控难度也开始陡增。一来集团精力有限管不过来,导致决策效率低下。二来管控半径过长,地方问题各异,集团也难以深入了解和有效管理。
与此同时,龙湖还采用双向汇报制。平台负责人既要向集团汇报,也要向城市公司总经理汇报,每个事项都要经过职能总和项目总两条线,二者共同决策。这也容易导致权责不清,管理混乱。
相比之下,碧桂园、万科、融创等房企,在规模扩张时,都选择采用三级管控,由集团授权给区域,区域主导城市公司,区域权力最大,以保证地方的战斗力与灵活性。而龙湖的这场战略变革方向,似乎与大多房企的主流做法背道而驰。
- 4 -
实控人神隐,管理层疑现“一言堂”
除了公司战略性的结构变动之外,龙湖的这场高管离职潮,似乎还与其实控人吴亚军神隐、CEO邵明晓领导风格强势有关。
2017年8月开始,吴亚军就因出国而极少露面。就连龙湖2018年初的内部年会都未出席,只是给员工发来问候视频。3月22日,龙湖举行年度业绩发布会,吴亚军也只是低调露面,没有随团队回国。
实控人长期缺位,曾引起坊间诸多猜测,甚至引发资本市场对龙湖海外债的一轮抛售,龙湖股价也随之震荡下行。后来,吴亚军家族还不得已在4、5月间多次出手,斥巨资增持公司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财经杂志引述知情人士称:“吴亚军出国后,邵明晓对龙湖的掌控力更强了,邵在经营治理层面堪称‘一言堂’。”
实际上,2015年,吴亚军就曾在采访中指出,“邵明晓有的时候在政治上比较幼稚,经常跟我吵架,我跟他是站在一起的啊。他有时候会纠结,觉得自己是对的,但内心又发毛。尤其是有投资人批评他的时候。”
正是在吴亚军缺席的17年龙湖年会上,邵明晓对销售规模提出了更大的目标:未来三年,龙湖的地区公司要实现1~3个500亿规模,3~5个300亿规模,5~8个200亿规模以及8~15个100亿规模。以此估算,到2020年,龙湖计划达到销售额3200~6100亿元。
- 5 -
业绩增速下滑
不过,邵明晓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2018年上半年,龙湖集团销售额937亿,从去年的第8位退居第二阵营;同比增长仅2%,在房企TOP20强中垫底。而这2%与同类房企普遍的40-60%相比更是差异显著。
从全年数据来看,2018年,龙湖集团的销售增速从16年、17年的61.6%、75.9%,跌落至28.5%。尽管行业前十的销售数据尚未全部披露,但据观点指数统计,龙湖2018年的行业排名为第十位,较上年下滑2个名次。
除了业绩下滑,龙湖在18年还因质量问题陷入维权风波。
2018年7月,龙湖长城源著因一段时间的大雨,就出现楼梯断裂、漏水、沉降等问题,二期业主向龙湖方面列出了将近20项整改措施,包括道路塌陷、地基沉降、消防不达标、缺乏商业配套等。吴亚军与邵明晓也因此在中期业绩会上公开向外界道歉。
看来,多重因素合力作用下,龙湖不仅引发了一场高管集体外逃的人事地震,偏离了吴亚军的初衷,还对其业绩造成巨大冲击。现如今,“平台加端”管理变革还在路上,龙湖是否还将为此付出更大代价,前景仍不明朗。
参考文章:
1. 《在吴亚军缺席的日子里》,“财经杂志”(ID:i-caijing),作者:董文艳
2. 《独家:龙湖高层换防最新清单2.0》,“董小姐”
关 于 本 文
请WX搜索“易简财经(ID:ejfinance)”关注我们
作者:天上掉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