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与年(毛挺)

小时候,除夕年夜饭都是到爷爷奶奶家吃,父亲有兄弟仨,几户人家聚一起,一张八仙桌都坐不下。大年三十早上,父亲会催促我早点起床,陪他去菜市场采购食材,然后赶去奶奶家帮忙。奶奶虽然年纪大了耳朵又聋,腿脚也不利索,可她是个会忍痛的人,一般小痛她总装作若无其事,免得我们担心。叔叔见奶奶力不从心,主动接过了年夜饭主厨的担子,但奶奶还是会操心地在一边照看。

关于年的记忆,有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那年父亲从菜市场买了若干个羊头回来,说要吃羊肉粥。清理羊头可把大家忙得够呛。奶奶家是平房,屋前有一方空地,一家人每人端着一盆热水,开始在冬日暖阳下清洗羊头。处理羊头要数拔羊毛最费劲,山羊胡子最难拔。我和堂弟没了耐性便会中途开小差,这时父亲就会说我们半途而废,唤我们回去继续干活。

印象中,爷爷健在的时候,年夜饭总会有一道红烧蹄髈,那是爷爷的最爱。蹄髈要用前蹄,前蹄瘦肉多。蹄髈刮洗干净下水,撇去浮沫,加入盐、糖、酱油、料酒、黄花菜、泡好的黑木耳等加盖慢炖,端上桌时色泽红亮,肉皮软糯有弹性,满满的胶原蛋白。我和堂弟都只拿筷子挑下面的瘦肉吃,这时奶奶会拿来小刀,切下大块瘦肉,往我们的碗里放。爷爷不挑,肥肉瘦肉都能下得了口。大蹄髈一般要几天才能吃完,自从爷爷走后,年夜饭上就很少见到这道菜了。

小时候,奶奶家的柴火灶是我和堂弟都争着待的地方。大人在灶前烧菜做饭,我们在后面守护着燃烧的火焰不被熄灭,通过开关鼓风机和添减木柴控制火势的大小,使锅里的食物生熟恰当。在灶口放几个桔子烘热,冬天吃起来不至于冻牙。

熊熊灶火 毛挺 摄

奶奶家的这口灶可以做出两种城里吃不到的食物——镬焦和煨年糕。

每次烧好饭,与锅底紧贴的一层饭粒会结焦成块状,盛起米饭,一个立体半圆的镬焦就出现了。贴锅底的镬焦外侧呈金黄色,内侧撒几粒盐巴,香脆可口。这镬焦也不是每次烧饭都能形成,跟火候大小,烧煮时间都有关系。

镬焦 谢东宏 摄

还有一样食物就是我爱的煨年糕。菜肴烹饪完毕,灶底会剩下一堆余烬未灭的炭火。利用炭火余热,放几条宁波年糕到带火的灰里,几分钟后就能吃了。擦去表面的灰,煨焦成黑色的地方用刀背刮去,此时年糕外壳微黄脆硬,散发着特有的香味,掰开两截,里面香糯洁白。我比较喜欢吃外壳,酥脆有嚼劲,而我父亲牙口不好,就不太咬得动了。

煨年糕 毛挺 摄

煨年糕 谢东宏 摄

每年除夕,外面不时会有烟花炮仗声响。我和堂弟也会跑出去看烟花,放炮仗。我们玩的那种炮仗跟火柴很像,有个引燃头,点燃冒烟扔出去,几秒后就会爆,威力还挺大的。天黑的时候,我们会用炮仗里面的火药,在地上做成引信,引信两头都放上炮仗,点燃后,地面上瞬间跳起星星点点的火花,伴着“呲呲”的声响,我们便捂着耳朵躲在安全的地方等着“爆竹声中一岁除”。

搭浆板 谢东宏 摄

每年过年前,奶奶都会做一大盆酒酿。酒酿, 宁波方言叫“浆板”,“浆”又跟宁波话“涨”同音,取其财运高涨、福气高涨的好寓意。过年待客,首先端出的点心就是水煮酒酿蛋,至元宵,酒酿又可以用来做酒酿汤圆。正月初七是我的生日,长大后,奶奶还会提前给我做酒酿蛋,当是给我过生日。

我老婆喜欢吃酒酿,结婚第二年带她回家过年,和她一起体验了一下酒酿的制作过程。首先,将大米淘洗过后,在水中浸泡片刻,倒入锅中烧熟,注意控制加水量,这会影响饭粒的干湿度,不宜太干;然后,在烧饭空隙,把酒曲碾成粉末备用。等饭烧熟,出锅放到竹簸箕上,摊开,等米饭降温,先在上面撒上三分之一的酒曲粉,拌匀,期间不断加入酒曲粉;最后,将拌入酒曲粉的米饭铲起,放入已撒好一层酒曲粉的脸盆中,用手压实,中间掏一圆孔,再把剩下的酒曲撒在表面,按压均匀,加盖保温,等中间圆孔中有水分渗出,就标志着这个酒酿做成功了。

搭浆板 谢东宏 摄

搭浆板 谢东宏 摄

搭浆板 谢东宏 摄

搭浆板 谢东宏 摄

搭浆板 谢东宏 摄

搭浆板 谢东宏 摄

对于年味,似乎长大以后一边失去又一边在寻找,转眼间已经过了三十载,我的孩子现在都会责怪我逛超市不给她买火腿肠了。从小一起长大的堂弟,再过几个月,也要当爸爸了。时光如水,这是属于我的“年的记忆”。新的一年,愿家人健康幸福。

(作者:浙江省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毛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