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驾车 去伦敦——第二十六章 新圣女公墓

  到莫斯科一定要去新圣女公墓。在俄罗斯人的心中,墓园不是告别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读生命、净化灵魂的殿堂。新圣女公墓建于16世纪,原来它只是一块埋葬修士的普通墓地,由于环境幽雅和地理位置隐蔽,19世纪渐渐成为俄罗斯知识分子和各界名流的最后归宿地。目前这里已有二万七千多座墓,每个墓碑都是一件雕塑,它们是墓主灵魂与墓碑艺术巧妙的结合体。走在新圣女公墓,我由衷赞叹雕塑设计的独到和雕塑艺术的精湛,更感叹俄罗斯墓园文化的超凡脱俗。

  要参观二万多件雕塑,你想用多长时间都不嫌多,但我们只有半天时间。我只能拿起照相机拼命拍照,走过路过,认识与不认识,都先拍下来再说。只有导游特别介绍的几位,才能够在他们面前短暂跓足。

  走进新圣女公墓大门,沿着主路就看到路中间一块突出的白蓝红三色大石头,导游说这是叶利钦的墓,以白蓝红三色条俄罗斯国旗作为叶利钦的墓碑,是俄罗斯给予叶利钦的最高奖励。俄罗斯人对叶利钦的评价普遍不高,但都认同是他创建了今天的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是因为叶利钦才飘扬在今天的俄罗斯上空,因此将俄罗斯国旗作为他的墓碑最合适。在整个新圣女公墓,只有叶利钦墓没有一个字,无字墓碑体现了俄罗斯人的智慧,是非功过由后人评说。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墓也很有特色,赫鲁晓夫非常写实的头像镶嵌在以抽象派风格交错排列的几何形状黑白大理石间。赫鲁晓夫为什么没有与其他苏联时期的国家领导人安葬在红场是个迷,但比较红场冰凉的大理石,我觉得新圣女公墓有鲜花绿草,还有智者云集,其实是逝者的最佳归宿。导游介绍赫鲁晓夫墓碑是苏联最有名的现代派雕塑大家涅伊兹维斯内的作品,赫鲁晓夫生前和这个雕塑家水火不容,曾多次公开贬低涅伊兹维斯内的作品,甚至侮辱他的人格。但赫鲁晓夫临终前却嘱托家人让涅伊兹维斯内为他建造墓碑。涅伊兹维斯内答应了,但提出了一个条件是,无论他把墓碑雕刻成什么样,家属都不能要求一丝一毫的改动。雕塑家用赫鲁晓夫一直不喜欢的现代派抽象艺术设计墓碑,但赫鲁晓夫的头像保留着赫鲁晓夫喜欢的写实风格。他们用这种方式,在赫鲁晓夫死后握手言欢。

  印象深刻的还有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的墓,墓碑上是刻成阴阳两副面孔的雕像,表现了葛罗米柯作为外交天才的两面人性格。我们还意外地在导游的引导下来到王明的墓前,墓碑是身穿中山装的王明半身雕像,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因为政治的原因被安葬在异乡,墓碑上的俄文写着:“王明同志 中国共产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著名活动家1904.4.9—1974.3.27”。在路的斜对面是他的夫人孟庆树,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夫人和斯大林夫人的墓也是导游必带着大家参观的。赖莎站立在有许多墓格的墓墙前面,她1999年死于白血病,赖莎全身雕像是她年轻时的形象,她微侧着头,手里还拿着一枝花,神情似乎有点淡淡的忧伤。娜杰日达的墓在靠近新圣女修道院的围墙边,一块洁白的大理石头塑像罩在白色的方形有机玻璃里,似乎有点惨白的感觉,她的脖子上横着一只手,导游说娜杰日达是被斯大林掐死的,这只手暗示着她的被杀。

  卓娅的墓是我们一定要去的。我们称东娅为东方的卓娅,因此更要来看看真正的卓娅。小时读过《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英雄卓娅和舒拉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特别是卓娅。在新圣女公墓,卓娅高高站立在一块花岗岩石头上,她身体微微向前倾,头向后昂起,衣服被撕开祼露着胸膛,她美丽、坚贞、不屈的形象令人震撼。导游说卓娅塑像的表情和姿势就是年仅17岁的她被德军绞死时的真实写照。卓娅的弟弟舒拉和他们的母亲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也都安葬在这里。

  那个年代的英雄还有奥斯特洛夫斯基,他的墓碑记录下他临终前的那一刻——他的一只手放在书稿上,饱受疾病折磨的身体微微抬起,眼睛凝视着远方,墓碑下面还雕刻着伴随了他大半生的军帽和马刀。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自己为原型写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的名言至今仍回响在耳边: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那个年代的作家还有《青年近卫军》的作者法捷耶夫,他的墓碑是他与他的青年近卫军战士在一起。

  我喜欢的俄罗斯作家果戈里、契诃夫也在这里汇聚。果戈里的遗体是后来迁入新圣女公墓的,迁移时人们打开果戈里的棺材后惊讶地发现果戈里竟然没有了头,他的头骨居然不翼而飞了。经追查后发现是果戈里的粉丝,当时著名的戏剧家巴赫鲁申买通了看守墓地的修士,将果戈里的头骨挖了出来,视为珍宝收藏在家中。真相暴露后巴赫鲁申迫于压力交出了头骨,但在运输途中,果戈里的头骨却再次神秘失踪了。如今,埋在新圣女公墓的只能是一个没有头的语言大师了。契诃夫的墓碑是座小巧玲珑的白墙灰顶小屋,屋顶立着三根铁矛,可能寓意他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墓碑上有四个非常特别的指印,据导游说这是表明他死于结核病,传染病。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等文学大师也安葬在此,很遗憾我们没有走到。

  还有很多很多。新圣女公墓的雕塑各具特色,名人生前都会请自己最中意的雕塑家,为自己雕刻一尊最能体现其本人历史价值的作品。世界著名的米格战斗机设计者米高扬的墓碑是一架插入云霄的米格战斗机。坦克炮的设计师拉夫里洛维奇的墓碑设计成一块厚度为100厘米的弯曲钢板和上面的三个弹孔,形象地向后人炫耀他研制的炮弹威力是多么的巨大。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索比诺夫去世后,他的墓碑是一只垂死的天鹅,这只美丽的天鹅是索比诺夫灵魂的化身,震撼所有前来参观的游客。

  看过新圣女公墓,对我们国家的陵园——那些千篇一律的水泥墩,不免生出许多感慨。我们的陵园,布局那么整齐划一,每一块墓地都同样大小,同样的墓碑,同样的墓穴,比棋盘上的棋子还整齐。水泥砌的陵园不长一棵草,一些人工平整的花圃装饰着灰色的墓。而且就是这样的墓地,也同我们的居住的几乎同样模式格子间楼价一样,墓价也在疯涨。比较起来,我喜欢俄罗斯的墓地,除了新圣女公墓具有独特的艺术氛围外,其它我们途中见到的墓地,有些在路边的山坡上,有些在村庄边上,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具有很明显的不同点:都有些生者试图表达逝者特点的东西,这个特点使这个逝去的人在墓地里与其他人区别开来,至于周边的杂草野花甚至荆棘,都使墓地多了自然和自由的气息。

  离开莫斯科城时,宁为的心情特别好,我们的俄罗斯行程就要进入最后一站圣彼得堡了,他拿起手机录音,记录此时的感受。

  这时正好过桥,头车指挥“向右并道行驶”,最右道是公交车道,应当行驶右二道。最后三部车却行驶到公交车道,下桥时因占用公交车道被警察拦下,在导游的解释下免罚放行了。下桥后道路复杂,右侧下桥后一是右转,二是直行后右转,三是直行过天桥洞,四是左转。头车一边与警察协调处理三部车违规的事,一边还在指挥车队行驶。

  我不知道有车辆被拦下的事,面对复杂的车道,在宁为满怀豪情的自录音声中我注意听着头车的指令。“右侧下桥后直行”,我下桥后没有右转继续直行。宁为一边录音一边也在听指令,他只听到“右”字却见我没有右转以为走错,着急地嚷嚷起来“右转,你没有右转。”这时头车另一条指令“直行后再右转,不要过前面的天桥洞”我们都没有听清,车子已驶过天桥洞。看看前面没有我们的车,知道走错了,经验丰富的宁为立即叫我停车。这时对讲机传来3号车的声音,他们也闹不清该往哪儿走,宁为让3号车先跟着我们。

  我们通过对讲机告诉头车,1号车、3号车走错道了。头车还没走多远,立即让巴亚儿走路过来带我们回主路。

  从叶卡捷林堡过来短短几天,我的车被碰撞,被警察罚款,走错道,可以说自驾行该经历的全都经历了。

  出莫斯科城后,载着B团的大巴车司机是俄罗斯人,严格按照规定车速行驶,休息时间进休息区方便,一次20卢布。我们这些老团员一路自由行驶贯了,感觉跟着大巴约束太多,速度太慢,午餐后就与大巴分开先行一步。

  没走多远就遇到堵车,大车小车来的去的,在路上排成两列,至少有几十公里。看不到前面是什么原因堵车,也看不到前面堵车哪儿是头。车并没有完全停下,而是以非常缓慢的速度移动。虽然堵车,但排着长队的车子队列整齐,一部紧跟着一部。在缓缓移动时偶尔有小车试图插到大货车的前面,但基本上大家都很有耐心地排着队,全没有我们在国内经常看到的把路面堵得满满的情况。

  宁为着急了,“我们从右侧边上超过去。”

  “那可是应急车道。”

  “你看这么长的车队,要等到什么时候。”这时正好有一部车从应急车道上超车过去,“跟上这部车”,宁为当机立断。

  我立马跟上,边开车边说,“这可是违规的哟,要罚款啊!”

  “罚吧,有罚款就罚我。”宁为颇有气概地说,“交规要遵守,但有时你还得灵活,该违规时就大胆违规。”

  “这可是你说的。”

  我在起伏不平的应急车道上奋勇向前,因为不断超过边上排着长队的车辆而兴奋不已,正是俄罗斯人的循规蹈矩为我们留出了一路畅通无阻的应急车道。车队其他几部车看我们超车也都跟了上来,我们的车队扬起了滚滚红尘。

  我感慨,规矩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它的制定是为了维护公共秩序,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大家所共同接受并共同遵守。但是在规矩已成为共识不需要特别监督的地方,却给个别不守规矩的人留下了有机可乘的空间。违反规矩应当是令他人鄙夷的,但却在我内心引起莫名的快感。在我因为违规而获得畅快的时候,已经践踏了公共利益,扰乱了公平秩序,而无序、混乱的环境恰是我非常厌恶的。

  离圣彼得堡还有200多公里时,天一下子黑了下来,乌云盖天,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天黑,雨大,路滑,我把着方向盘睁大眼睛小心驾驶。昏天黑地中开车特别专注,心无旁骛,天地间仿佛仅我一人在独自奔驰。这样的时候总让我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片电影,片名已经不记得,只记住一个镜头:一个摩托车手在飞速行驶中超越一切,他驾驶着,奔驰着,竟穿越到了未来世界。

  我们穿越红尘,穿越大雨,穿越黑暗,迎接我们的是傍晚辉煌的落日和典雅美丽的圣彼得堡。

(0)

相关推荐

  • “俄罗斯+北欧4国游”2:莫斯科,新圣女公墓

    ▼公墓入口 时间:2017年8月8日9:30-11:00 地点:莫斯科,新圣女公墓 天气:16-21度,晴有时多云 新圣女公墓 新圣女公墓旁边是新圣母修道院,其中有建于1524年的斯摩棱斯克教堂,此教 ...

  • 莫斯科:感受俄罗斯人文气息

    莫斯科:感受俄罗斯人文气息 采菊悠然 2019-09-25 阅读 273 关注 莫斯科之行,可谓盛宴般的文博之旅,一多半以上时间,都沉浸在各种殿堂级人文艺术氛围中.这也让我们对这个"战斗民族 ...

  • 周末散文五人行|李培禹|俄罗斯纪行

               周末散文五人行 周末散文五人行 五位志同道合的作家 周末奉献给读者一杯清茶 愿我们的书写 能拨亮心灵那盏小桔灯 送给读者一份精神食粮 送给自己一份开心快乐 俄罗斯纪行 文|李培禹 ...

  • 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净化灵魂的归宿地(叶平)

    世纪疫情灾难中断了世界游,只能从以往留下的相册中寻找未曾发表的珍宝,汇集为回忆性的专题游记.--题记 莫斯科西南部有一个新圣女公墓,是欧洲三大公墓之一.那里埋葬了俄罗斯民族历代精英和骄傲,包括2600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十六章 进入俄罗斯的第一天

    进入俄罗斯了.虽然,天还是一样的天,地还是一样的地,但文字变了,我们进入俄罗斯吃的第一餐饭也已经完全不同.午餐:红菜汤.牛排加土豆泥.面包片. 在俄罗斯几乎餐餐都有红菜汤. 在我的记忆里,很小的时候我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二十二章 我的“屁股”被踹了一脚

    从秋明往彼尔姆,途经叶卡捷林堡.叶卡捷林堡是以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名字命名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就死在这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沙皇宣告退位,俄国结束了君主制的统治.十月革命后,末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二十四章 克里姆林宫

    通常说的克里姆林官,都是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因此我一直以为克里姆林宫就是莫斯科那一个.到喀山,导游介绍这是喀山克里姆林宫时,我好吃惊.原来俄语中"克里姆林"是"内城堡&q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二十五章 伏尔加河流经的城市

    伏尔加河如同中国的黄河.长江一样,是俄罗斯的母亲河.伏尔加河由200多条河流汇聚,经下诺夫哥罗德流向喀山,最后注入里海.说到伏尔加河脑子里就会呈现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油画,烈日下一群衣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二十九章 波罗的海的女儿

    从圣彼得堡行驶200多公里就到了北欧的边境检查站.俄罗斯出关时,俄方警员两次上车查验护照,又让我们每个人都挨个下车排着长队办理个人护照的签关,接着再排队办理车子的出关.尽管残疾人上下车.排队都很不方便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十二章 祖国再见!

    快到满洲里时看到一个很大的禅寺,依山面水,湖光山色相映.导游介绍,这是大觉禅寺,中国境内最北端的寺庙.大觉禅寺主要供奉释迦摩尼等佛像,寺中露天供奉着21米高的三面观音汉白玉立像一尊,堪称北方边陲佛像之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十四章 车上的搭档

    在俄罗斯,除旅行社的车外,我们有五部车,1号车是我和宁为,2号车调整后是健明.晓凤和跃林,3号车是丽珠.建宇,跳过大家都不喜欢的4号,5号车是雪虹.小鹏,6号车是春荣,后来增加东娅. 其中比较有故事的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十五章 一望无际的荒漠

    车队进入俄罗斯,导游刘振宇就开始进入角色.小刘刚留学回国不到一年,活泼单纯,跟我们团员特别亲近,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可别看他年龄不大,在俄罗斯留学八年,可以说是一个俄罗斯通. "我教大家几句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二十八章 涅瓦河上醉一回

    看过果戈理的<涅瓦大街>就想走一走涅瓦大街,那天我与田总.健明.老江.老许一起逛涅瓦大街.这条300多年前就设计建造的大街,今天仍是圣彼得堡的主干道.比较我国各个城市都在重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