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本草】中药麻黄的临床生用与制用
麻黄为麻黄科多年生草本状灌木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茎枝。秋季采收,晒干贮存。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作用,主治表证和咳喘等。
饮片可分生药、蜜炙药两种:生药味辛微苦,性温,以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力胜,多用于表寒实证和风水浮肿;蜜炙药味辛甘微苦,性温偏润,以宣肺平喘力强,多用于肺气壅阻,咳嗽气喘等。部分地区将麻黄捣成绒状,称麻黄绒,减弱了发汗作用,亦宜于喘咳证。
【加工炮制】
生药(生麻黄):将原药逐段摘去节(或不去节)和除净根须即得;蜜炙药(蜜炙麻黄):取净生麻黄加炼熟蜂蜜(每100公斤麻黄,用蜂蜜25公斤)拌匀,稍闷,文火炒至蜜汁吸尽为度。
【临床应用】
生药
1.表寒实证:常与桂枝等同用,能增强发汗解表作用,可用于风寒侵袭肌表,头痛身疼,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如麻黄汤。
2.风水浮肿:常与石膏、生姜等同用,具有疏风清热、行水消肿作用,可用于风水初起,面目浮肿,小便量少,如越婢汤。
3.湿热黄疸:常与连翘根(或或连翘)、赤小豆等同用,具有解表清热、利湿退黄作用,可用于湿热与风邪互结,身黄无汗,发热恶寒等;亦治风疹瘙痒、水肿初起具有表证者,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4.风湿身痛:常与薏苡仁等同用,具有疏风祛湿作用,可用于风湿侵袭肌肉、经脉,遍身疼痛,发热,日晡所剧者,如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蜜炙药
1.风寒咳喘:常与杏仁、甘草同用,能增强利肺平喘作用,可用于风寒客肺,咳嗽多痰,胸满气喘,如三拗汤。若表邪明显者,宜用生药,不拘泥于炙药。
2.痰饮咳喘:常与干姜、细辛等同用,具有温肺平喘作用,可用于痰饮伏肺,咳嗽气喘,痰多而稀,如小青龙汤。
3.痰热咳喘:常与石膏等同用,具有清肺平喘作用,可用于痰热阻肺,气失清肃,咳嗽气促,痰黄而稠,身热口渴,如麻杏甘石汤。
【处方用名】
用生药写麻黄、净麻黄、西麻黄;用蜜炙药写蜜炙麻黄、炙麻黄。
【用量】
生药1.5~6克;蜜炙药3~10克。
【参考】
1.麻黄含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油中含1-α-松油醇)等。
2.麻黄碱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及兴奋中枢作用。它的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但较温和持久,可用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反应、鼻粘膜肿胀、低血压症等,长期服用可产生耐药性。{伪麻黄碱有利尿作用}。挥发油有发汗作用,并能抑制流感病毒。
3.麻黄生用发汗、平喘、镇咳,蜜炙用能增强润肺止咳功用。据有关实验报道,麻黄经蜜炙后,对麻黄素的含量影响不大,而挥发油则损失约二分之一,故能缓和其发汗作用。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学术交流使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针法、穴位等,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