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民间故事一则
从前在交通不便,信息传递落后的年代。有位爱国青年,婚后不久就踏上了保家卫国的从军之路。家中上无父母,次无兄无弟,下无子女。就他妻子一人独守其家。
其人优秀,年轻有为。服役间深得领导信任,战友好评。所以一身戎装一穿就是十多年才转业归家。
其间少不了许多服役之艰辛,对家的牵挂。然而舍小家而护国安疆乃军人之天性与崇高。归家时难免感慨万千,些许猜疑乃人之常情。他虑及其妻变心,情形有异。便心生一计:便把行李寄放在邻村一户人家。经过一番打扮装饰。衣衫破旧,手提一个棕口袋,再整个油头垢面,临近黄昏便无精打彩的走到自家门口。正遇妻子在院子里,他便小心的开口叫道:大嫂,小人沿路乞讨,值此黄昏,一身疲惫。敬望嫂子大开善心,借小人一宿,天亮便走。他妻子回答:我这里多有不便,还请你另寻宿处。他又乞求,我就在你灶门口的柴堆里避一夜风寒,天一亮就走,望大嫂施舍一宿不胜感激!妻子一因相处不久,况已改头换面。完全不识他庐山真面目,也就答应了。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因他妻子独自在家,对门有一学馆,馆里有个年轻的教书秀才,其人才貌过人,二人相识久了,往来朝夕便已生情。此夜正好王秀才杀了只鸡,煮好了就用两张大菜叶包好,还备了壶好酒,一并送来。二人谈笑甚欢至晚,生上炉火煎了条鱼,加上鸡肉在房间佐酒。酒饮至酣,剩下半杯喝不下了。王秀才说,把这点给灶门口的叫花子喝好了。他妻子也答应好的。随既叫一声,进来喝口酒。他也不客气的进房门一饮而尽后,转身回到灶门口拥柴作被和衣而卧。王秀才就与他妻子相拥而寝。灭灯不久,灶上方挂了几块腊肉,猫见主人不在便一纵身就开始啃腊肉。妻子听到了又难得起来,便顺手摸了只皮鞋扔去打猫。没想着距离远了,加之黑灯瞎火的,猫没打着,正打着借宿的他……
次日天明,他向她道别,棕口袋也没再要了。转回寄行李之家,一番清洗,还原庐山面目。待下午一副正规军人模样,气宇轩昂的再进家门。妻子见他满面春风的归来,喜不自禁。亲朋好友,邻里乡亲闻讯相续前来祝贺他从军十多年的胜利归来。众人谈笑风生好不热闹,那时没有电,都是油灯。他对妻子说:我们一别十多年,今天再聚是祖宗有德。趁此众位高邻同在,我们不妨说个四言八句,也算是个庆贺。妻子也高兴,一口答应,如此最好。两人便相互尊重,都推对方先来。推去推来,就以此灯为题,妻子先说:
灯盏对灯台,灯花不乱开。夫君出门十年多,家中没有乱人来。
丈夫应对:
灯盏对灯台,灯花不乱开。夫君出门十年多,妻子跟着王秀才。菜叶包鸡肉,壶儿送酒来。厨房煎鱼我也在,屋头吃酒我又来。只为猫吃你腊肉,我还挨打一皮鞋。话说有假,请把我的棕口袋给我拿出来。
话音一落,妻子双膝一跪,泪如雨注,恳请求饶。
故事到此,无论什么年代,奉劝天下男女。守住底线,纵然无柳下惠之高雅,不及孟姜女之栉操。人生总得有个度。
文|罗敏昭
图|网络
古蔺同乡会法律顾问由四川腾誉律师事务所提供
地址:成都温江区天乡路二段855号6栋201号
联系电话:028-64258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