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将“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到位
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 张建国(226500)
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医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该《意见》在“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指出,要“坚持健康第一,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开齐开足体育课,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
2019年12月27日,云南省教育厅在“经过反复权衡利弊、修改完善,并做合法审查后”,正式发布、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2020年秋季学期入学的七年级学生起开始实施。根据新的改革方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定的科目,将全部纳入云南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全科开考,共计14门,总分为700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各100分”引发热议。
虽然有家长认为,“这对于不爱运动和天生体质差的孩子来说就是噩梦”,但是,“更多的家长”认为,“将体育列为主科是必要的,没有体质一切都是零”“孩子的健康比数理化成绩重要”。应该说,云南省的中考改革方案,不仅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医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而且顺应、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与迫切期待,对于彻底扭转当下教学中将体育学科作为“副科”的现象与积习,无疑具有“指挥棒”作用、“风向标”意义。
如众所知,任何一项政策、制度出台后,关键在于落实,正所谓“千重要万重要,落到实处最重要”,在教育领域更是如此。无数事实证明,绝大多数喊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政策、制度、意见、条例、细则等,如果没有考试“指挥棒”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或者是“只听雷声不见雨”,因为基层学校的广大教师都已经习惯了“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什么就不教什么;考得多就教得多,考得少就教得少”。也难怪,在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甚至“白日化”的当下,有多少人愿意“傻乎乎”地做“无用功”呢?
现在,“指挥棒”已经明确导向“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各100分”,广大基层学校的体育教师必须真正明白,体育学科不是所谓的“副科”,体育教师也不是所谓的“副科教师”,一定要挺直腰杆、昂首挺胸,以积极的姿态、拼搏的精神,认真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这就意味着,在备课、上课、辅导、布置与检查作业、进行技能考核、听课评课、撰写教学笔记等各个环节,都不能含糊其辞,有所疏忽。
尤其是复习考试期间,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师可能会纷纷“要课”的情况下,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守岗位,千万不能自动“让课”或“被生病”,因为一旦“开了口子”形成了例子,就会经常有所谓的“主科”教师“惦记”体育课,不但体育学科的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而且也会让学生觉得体育就是“副科”。这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无疑是极为不利的。
学校管理者务必破除定势思维,切实加强体育教育教学及其研究的管理与指导。一是要保证师资力量。体育教师队伍要搭配合理,切忌开学之前安排课务的时候,就安排精兵强将教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而余下的老弱病残教师担任体育课,且美其名曰“照顾”。二是要重视巡查督导。体育课程开足开齐了,体育教师有没有上足上好,语文、数学和外语等学科的教师有没有占用体育课?学校要成立巡查或督导小组,做到定期检查与临时抽查相结合,确保体育课一课不少、一课不差。
陶行知先生的《每天四问》中,“第一问”就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因为“健康第一”“没有了身体,一切都完了”!他在《我之学校观》中明确指出:“康健是生活的出发点,亦就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学问、道德应当有一个活泼稳固的基础,这基础就是康健。”陶行知的话震耳发聩,至今仍然具有警示意义与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