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静安女作家走遍上海中心城区记录珍贵私家地理

我把自己看作上海的一个游客,假装自己在这里只能停留有限的一段时间。以这样的心态行走在上海中心城区,那里的一条条马路和一幢幢建筑,在我眼前逐渐展开。我走得很慢,观察得很仔细,抱着寻访者和探宝者的心理去和我的城市幽会。

在行走中和城市幽会

静安的小马路 惜珍  摄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上海的魅力毋庸置疑。人们把她称之为魔都,那是因为她有着独一无二的城市风貌,那是上海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而这种历史文化风貌正是上海近代乃至当代城市文化产生的重要舞台背景。在那里,有一条源远流长的脉络,海上繁华梦随着这条脉络起起伏伏,忽暗忽明。

其实,世界上每一座城市都是独一无二的。当你在自己的城市里生活得越久,越会觉得自己对这座城市的依恋,它长在了你的生命里,融入了你的灵魂之中。

2018年6月,因为想写一本关于南法普罗旺斯风情的小说,我来到地中海边的尼斯。

阳光十分炽烈,我戴着一顶宽边草帽,穿着长长的连衣裙,赤脚穿着凉鞋,沿着天使湾的英国人大道一路漫步到尼斯老城区。老城区内的小巷窄窄的,地上铺着鹅卵石,路两侧大多是风格各异的古老建筑,外墙是温暖明亮的土黄色、砖红色,斑驳的墙体配上暗绿色的百叶窗,让人似乎回到了中世纪的岁月。

这些房屋的底层大多开出了一家家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店、餐厅和酒吧,门前和楼上窗台上都摆放着一盆盆开得姹紫嫣红的花花草草,显示出现代生活的安逸和勃勃生机。老城区东侧是盘踞在一座小山丘之上的城堡遗址公园,它是划分尼斯新老城区的一道分界线。

人们不一定知道,法国尼斯曾是意大利的殖民地,在1860年时尼斯还是意大利人管辖的,所以尼斯老城区的建筑有着浓重的意大利风格。尽管是殖民时期的建筑,可依旧保存得如此完美,那是对历史的敬畏。我一边在老城区漫无目的地行走,一边想到了我的故乡上海。

安东尼·斯托尔对创造性生活的描述:“以想象力为颜料,给外部世界染上温暖的颜色。”如今,我们的城市到处充满温情脉脉的色彩,“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建筑是可以阅读的,城市是有温度的”,在我的城市漫步,我能时时体验到这种感觉。即便我在地中海边漫步,我眼里飘过的依然是我的故乡上海的影子。

仔细想来,那些能够让我们漂洋过海为之远行的东西,如果近在眼前,就常会被忽视或遗忘,也许那就是所谓“熟悉的地方没风景”吧。

许多朋友奇怪我缘何会始终能对自己的城市抱着永不衰退的新鲜感。那是因为很早以前,我就像对待其他城市那样去看待我的故乡上海,我把自己看作上海的一个游客,假装自己在这里只能停留有限的一段时间。

以这样的心态行走在上海中心城区,那里的一条条马路和一幢幢建筑,在我眼前逐渐展开。我走得很慢,观察得很仔细,抱着寻访者和探宝者的心理去和我的城市幽会。

我年轻的画家朋友罗陵君说,他很欣赏并能读懂我说的“幽会”两个字的全部含义。为了在幽会时能读懂她,我开始阅读关于城市规划的书籍和杂志,尝试通过城市规划专家的角度来审视我的城市。同时,我还大量地收集研读了上海各个区的地方志以及专家们写的关于城市过往的书籍。

这一过程,从第一本写上海的书《上海的马路》开始,缠绵了整整18年,还将继续缠绵下去。我觉得这正是一种缘分。没有人逼着你写,你对此也从未怀抱任何功利之心,只是因为对这座城市刻骨铭心的爱,就这样锲而不舍地去行走去书写。

在行走过程中,我带着小小的数码相机,独自徜徉在上海的一条条马路,一个个历史文化风貌区,看着一幢幢美丽却又苍老的建筑,眼梢飘过的是历史的影子。这些建筑和它所处的风貌区,被营造出来的特殊氛围犹如一首首城市散文诗,它们个性独特,绝不雷同。

行走其间,就好像在翻读一页页纸张业已泛黄的书页,从中看到了姹紫嫣红,也看到了废井颓垣,流年暗转。一幢幢饱经沧桑的老房子是上海历史的一个个片断,蕴藏着一个个关于人世、命运的悲喜故事,透过它们,能感受到上海百年的风雨沧桑,它们是这座城市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这些老建筑,是对建筑所在时期的历史加以珍存,也是为这座城市留下可以想象的地标。

朱宇翔 摄

据说,每座城市的往事都有一个能被后人看到的秘密通道,而老上海的那条秘密通道就是那些散落在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优秀历史建筑。石库门、新式里弄、各种洋房,红色、绿色、青黑色的屋顶在蓝天下勾勒出老上海那段渐行渐远的历史。

朱宇翔 摄

上海丰富的建筑结构造就了丰富的生活形态,那些散发着市井气息的街巷即便到了今天依旧活色生香。建筑因人的居住而有生命,百姓的日常生活虽然朴素却有着雕饰不出的韵味。

在行走和阅读的过程中,上海越来越令我心醉神迷。我觉得自己就像是面对一个永远的情人,痴痴地等待着每一次幽会。

幽会孕育出了我写上海的一本本书,那是我心里眼里的上海,曼妙而多姿。于是,我把自己2021年出版的新书命名为《上海:精神的行走》。

作者介绍

惜珍

本名朱惜珍。上海作家。

著有《海上学人——一蓑烟雨任平生》《永不飘散的风情》《花园洋房的下午茶》《梧桐深处的别恋》《走近草根艺人》《在上海寻找上海》等城市文化主题专著。2016年出版的《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全三册)至今已多次重印,其电子书已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和埃默里大学图书馆引进。

2018年与朋友共同创作出版长篇小说《面朝地中海的房子》。

2020年被评为静安区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人物。

2021年出版散文集《上海:精神的行走》(上下册),以作家的眼光书写城市的前世今生。

这里是上海(摄影)余儒文

编者按:

本栏目来源于1994年2月8日创刊的《静安报》副刊《百乐门》。在微信平台,“百乐门”将以全新形式向读者展示。每周定期推送,换个角度阅读静安。投稿可发至 jinganbao2016@126.com

作者:惜珍

编辑:施丹妮

美编:王菲

栏目主编:施丹妮

图片来源:除标注外悉由作者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