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天工·三衢民间百件|老座钟:时间滴答,往事不忘
老座钟:时间滴答,往事不忘
记者 罗东哲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座钟不仅是个稀罕物,也是奢侈品。”家住市区新桥街的陈玉莹珍藏着一台父亲留下的老式座钟,“爸爸走了好多年了,座钟也坏了很多年,可我不舍得扔。”每隔几天,她都要擦一擦老座钟上的灰尘。
陈玉莹记得,那还是40年前,当时的自己刚满22岁,父亲看这座钟漂亮,就买回来摆在了家,“当时,谁来串门,都要围着这座钟欣赏,毕竟在那个年代,家里能买得起这种座钟的人不多。”陈玉莹的女儿王佳说,这座钟不仅对上一代人有着重要意义,对她来说,也是童年记忆中很重要的一个物件。
“以前,这座钟就放在客厅里,离我的房间很近,晚上睡觉时听着它的嘀嗒声,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王佳说,这座钟曾是全家人的作息参照物,它的报时声更是他们过去岁月中最动听的声音。
“这座钟是老式发条钟,需要每周上一次发条,妈妈就让我负责。”王佳把上发条当成自己的使命,从不懈怠。上世纪90年代末,上足发条的座钟开始“走走停停”,再后来,光荣退休了。“这么多年,我们搬过两次家,扔掉了很多旧东西,唯独这座钟还是留着。”王佳说,每看到这座老钟,她都会想起过去的事。
木质陀螺:童年的“不可缺”
笔砚
嗡……陀螺旋转,声音响亮。吃过晚饭,小区李大爷就在空地上打起来陀螺。
陀螺转呀转,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记得立秋前后,村子的晒场闲着,这可是全村孩子的天堂。吃了晚饭,一场的孩子,有抓人玩的,有躲猫猫的,有跳橡皮筋的。最引人注目的是打陀螺。
白天晒谷子,傍晚谷子收回仓了,喔喔响的陀螺打起来,晒场上陀螺飞舞,喔喔声时大时小,此起彼伏,仿佛一个小型飞机场。
我们小时候打的木陀螺,一般用烧柴砍削,多数用梨树,个头小,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孩子的自制玩具,打木陀螺要跑动,要用力,三五成群才好玩,有玩伴,玩中取乐,多数是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男孩喜欢玩。如今商店里卖的电陀螺,应该算作健身器具,多数是中老年人喜欢,茶余饭后,宽敞的院坝、空地打打陀螺,活动下筋骨,活动下手臂,有助消化,健身强体。电陀螺个头大,稳定性好,打一鞭可以走走再打,不需激烈运动。同样是陀螺,不同年龄不同时代的人玩它用它的作用与意义还真不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