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人】文翁故里话文翁 ‖ 汪照亮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文翁故里话文翁
汪照亮

文翁故里——安徽省舒城县,自古人杰地灵、名人荟萃,西汉年间曾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文翁。舒城虽与四川省成都市相隔甚远,但在文化史上至少有3处与成都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巧合。一处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七门堰”,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汉高祖七年(前200年),西汉羹颉侯刘信视“舒城水源出于西山之峻岭,势若建瓴,乃于七门岭下,阻河筑堰,曰七门,灌田八千余顷”,被誉为舒城八景之一,是安徽省最早、最重要的水利工程。它修建的时间虽比成都的都江堰稍晚,但其建筑方法和治水理念颇似都江堰,一些游客游览了七门堰说“等于看了都江堰”。另一处是舒城城关镇内的“大黉水巷”,是舒城一条古老的大街。在成都有条黉门街,我特地去考察了这条街,与过去的大黉水巷街道很相似。用“黉”作为街名,全国很少,而舒城与成都却如此巧合。再一处就是成都的“琴台故径”大街,叙述着一个追寻千古绝唱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舒城却有条“梁祝大街”,歌颂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以上列举,说明舒城与成都历史上的一种文化渊源,与文翁文化有着一定关联。

黄山云海

关于文翁的资料存世很少,舒城文翁研究会广泛采集文翁故里的口传资料、阅读参考《文氏家谱》,但毕竟年代久远,难度很大。为抢救资料,舒城文翁研究会采访了4个村所有知道文翁传说的老人,将资料整理发布到网上,让更多学者共同研究。历任台湾国大代表、世界诗人协会第一任会长、文学泰斗、台湾知名人士钟鼎文先生说:“文翁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流文人。他无愧于'化蜀’'富蜀’的大功臣,我愿与你们一起研究这位乡贤。”

我与文翁研究

文翁所出生的文冲村与我老家所在的村相邻,我从小听着文翁的故事长大。当然,那些故事中不乏有被神话的部分。

文翁画像(梅凯 作,四川省方志馆藏)

舒城文翁研究会成立于1992年,是当初全国第一个研究文翁的社会组织,我担任首任会长。成立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时间,安徽的各大媒体新闻记者、广播电视记者纷纷参与宣传文翁,有关文翁研究的文章和报道很快出现在《中国教育报》和《教育文汇》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电视屏幕上。

为打通“蜀皖”携手共同研究文翁的渠道,架起文翁研究资料共享的桥梁,2008年5月6日,我们携带第6次修编的《文氏家谱》访问成都石室中学,学校领导热情接待了文翁研究会一行。我表达来意说:“文翁是中国公学的始祖,石室是历史上'公办’学校的'活标本’和'活化石’。一部石室的校史就是一部中国的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双方对文翁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取得高度共识。

文翁家在何处

有关文翁的研究,争论的主要焦点是文翁故里在何处。从古代看,舒城属庐江郡,也可以说文翁是庐江人,但从更具体的位置和现行区划来说,应该属舒城县人。《石室史话》和《文翁石室诗词选》编者、成都石室中学特级语文教师、一直热爱文翁研究的徐敦忠先生不顾年事已高,于2008年4月8日专程来舒城考察。他走遍文翁故里和有关遗址遗迹,细阅《文氏家谱》和《舒城县志》。回成都后,又考证了大量历史资料,历经4年半时间,写了一篇《文翁家在何处》的文章,发表在2012年10月的《蜀学》上,他写道:“西汉初年,全国的行政区划沿用秦朝的体制即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当时庐江为郡,与舒县的关系是隶属关系。”《汉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县十二:舒、居巢、龙舒、临湖、雩娄、枞阳、寻阳、襄安、潜、皖、湖陵邑、松兹。”常璩《华阳国志》所称“庐江文翁”,应理解为庐江郡之文翁;而班固《汉书·循史传》所称“文翁庐江舒人”,应理解为文翁是庐江舒县人。从史籍来看,《汉书·循吏传·文翁传》的记载更为准确。班固写作《汉书》历时20余年,成书年代距文翁生活的年代不足200年。而常璩所撰《华阳国志》则在东晋时期穆帝永和四年至十一年(348—355)之间,距文翁生活的年代有500多年,距班固写作《汉书》的年代也有近300年。两者相较,班固《汉书》的记载更为准确。认定文翁为安徽舒城人的为数不少。明代《成都日志·天启成都府志·名宦》明确记载:“汉,文翁,名党,舒城人。”《成都日志·总志·专志·名宦纪略》记载:“汉文翁,《通志》载'名党,舒城人’。”清朝康熙、嘉庆及光绪时期编修的《舒城县志》均记载文翁为舒城县人。

文翁故里文翁纪念馆

文翁在郡守任上,终因积劳成疾而辞世,大儿子士宏携母亲遵俗扶柩回故里安葬。20世纪90年代初,我曾访问过文翁墓地所在村的几位有文化、年过80的老人。他们说小时候曾见到有一人高的文翁墓碑,后来被毁掉。

文翁故里随处可听到其从小就很聪颖出众的故事,至今父辈们几乎都是用文翁的故事教育小孩努力读书。文翁故里所在的“春秋”乡名就与这里人爱读书有关。传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有位书生把自己喜爱的《春秋》揣在怀里躲进山林,官员下令烧山后,人们发现烧焦的尸体下面还藏着完好无缺的《春秋》。所以,这山就叫“春秋山”,乡名就叫“春秋乡”。

清嘉庆年间的《舒城县志》里记载着“离城五十五,文翁读书庄”的字句。这正好就是当初庐江郡离文翁读书庄白石庵的距离,附有当时的区划地图为证。还有清人黄瑞鳌在其《文翁庄记》中说:“文翁庄在邑南,相传即今文家冲也。”从早期的《文氏家谱》看,“翁生子三:士宏、士运、士廉。文家冲是文氏子孙集聚地,迄今已历七十七世。”

现文翁故里文冲村位于舒城县西南,全村18个村民小组,455户,共计人口1697人,其中文姓人口超过80%多,约1400人。相连的寨冲村、深冲村、白石村还有近2000多位文氏后代。这些村的村民们世世代代口口相传着文翁的故事,如文翁家乡盛产板栗,他很喜欢吃板栗等。

《文氏家谱》主修者文良科先生在文章中写道,明崇祯七年(1634),在文冲村所在的枫香树街南的文氏祠堂,只有8间院舍。清代嘉庆丙子年(1816),由文氏腾宵公领头重修文氏宗祠,进门是院子,北面供龙王菩萨,南边供娘娘菩萨,前边摆放着为党公(文翁)服务的各类执事用品,如大红伞、肃静、回避、月斧、刀剑等。中间门头上有石匾“文氏宗祠”4个字,一进门迎面正厅上悬着清政府赠送的一块大金匾“家国之光”。后面5间是祖先堂,正中供着党公神位,两旁是两条金龙盘绕,写着文党公仲翁之位,还有一块牌子上写有“圣旨”两个金色字。可惜“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只剩下一块很大的“文氏宗祠”石匾,被扔到河里,后清淤河道时才挖出来,现保存在“文翁纪念馆”内。当时祠堂正屋的梁上有“崇祯七年修建”字样,因此可以确定石匾的年代。

为让更多人认同文翁为舒城县人,研究会在网上展示了民国时续修的五修《文氏家谱》《文氏宗祠》石匾、宗祠遗址、文翁墓地和清嘉庆十二年(1807)手抄印影本《舒城县志》。这些资料公布后,全国各地和海外文氏家族纷纷来信来函来访,一批批文氏后代相继来故里寻根问祖,祭拜文翁。有一次,香港文氏后代文藏言先生一行专程来到文家冲。他们对文翁故里在舒城文家冲一直无异议,说:“文翁故里在文家冲是祖辈一直传下来的。从历史和现在来看,这里都是文氏家族聚集居住的地方,并在明朝时就有文氏祠堂,还有文翁墓、文翁读书庄、文翁的传说故事等,足以证明先祖文翁的出生地在这里。我们这次也去了庐江,找不到任何踪迹和头绪。一个没有文氏踪迹的地方怎么可能是文翁故里呢?”

文翁功绩综述

文翁,名党,字仲翁,故被世人尊称为文翁。文翁年少时聪慧爱学,通晓《春秋》。《文氏家谱》记载:仲翁生于汉文帝二十三年(前156)十月十四日,卒于汉武帝三十九年(前101)十月,享年56岁。西汉时期实行察举制,文翁是被地方官员推荐入仕。一说是为太子伴读;另一说是当了小官和县令,因功绩卓著,被朝廷提拔任蜀郡守。当时的蜀郡守可是朝廷要员,常得皇帝召见或赐玺书,职位和俸禄相当于中央政府高官“九卿”,甚至可直升“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职位,所以文翁任蜀郡守是重用。当时的蜀郡战火四起,被称为“落后蛮夷”。文翁到任后,力排众议,筹建兴学。首先选一批明达有才能的官吏张叔等人,送去京城学习,学成后委以重任。他所创办的“文学精舍”后被称为“文翁石室”,是中国第一所“官办”学校,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官办”学校,并自任校长,故被称为“中国第一任校长”。他任蜀郡守仅8年,蜀地却出现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繁荣景象。《辞源》上写道:“蜀地文风比于齐鲁。”《汉书》记有:“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有文翁创办官学的成功,才有汉景帝“令天下郡国皆立文(指文翁)学”和汉武帝下沼:“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从此,全国各地效仿文翁,大兴办学之风,有了政府办学行为,教育才有规模化大发展。汉代的文化发展为中国后期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起到巨大作用,这与文翁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正如林和生先生在《文翁石室》一书中写道:“文翁兴学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标识。”文翁办学后,曾出现“天下文人均归蜀”“招士十二,蜀有八焉”的现象。可见当时的蜀郡学风甚盛,文化何等繁荣?文翁也因此成为巴蜀文化的奠基人。

今日四川被称为教育之都、文化之都、文明之都、礼仪之都,当之无愧,与文翁当初“化蜀”的功绩分不开。班固在《汉书》中写道:“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所以“文翁化蜀”流传至今。

文翁推动汉文化发展,推动儒家文化发展,对人类文明发展贡献巨大。文翁不仅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公”学,而且创设了一系列的办学方法、措施和理念,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真正伟大的教育家。文翁办学为后人提供了一系列、一整套完整的办学经验和方法,简要综述如下:

 一是开创“办学要有固定校舍”的先河。文翁创办“文学精舍”时,克服当时蜀国经济落后的困难,勤俭办学、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头垒墙,故被称之“石室”。

 二是强调师资队伍建设。选拔优秀、开敏者去京城培训学习。为筹措教师培训经费,他减少郡府开支,购买刀、布等蜀地物品送给导师,为现在“教师培训经费由政府支出”开创先例、作出典范。

 三是统一选择教材。文翁兴学强调教材的时代性、政治性和实用性,选用儒家经典,继承、发扬、传播“儒学”,是历史上推动儒学发展的重要人物。

 四是坚持招生择优录取。按标准录取后,对不符合入学条件者,允许出资赞助学校后录取入学,以解决学校办学经费不足问题和民众子女求学之需要。

 五是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文翁常把学生带在自己身边处理政务,相当于“见习”“实习”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六是强调“优生优用”分配政策。根据学生成绩和才能安排职务和工作,重视因人而异。

 七是开展政府助学活动。免除学生家中的赋税和徭役,促进招生和学校发展,出现“县邑吏民见而荣之,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的全民求学现象。

 八是重视环境育人。除建有教室外,另建周公礼殿,“祀先圣周公、孔子,书三皇、五帝、七十二子、三代君臣像于壁”,也就是说学校的屋梁和墙壁上都雕刻了圣贤的画像和名言。

 九是重视学校的设施设备建设。学校建有图书阅览室和礼堂周公礼殿。

十是采取班级授课制。实施“因材施教”,分层分类、分步教学,设预科班,分温故和时习班。有《汉书》记载:“文翁治蜀,初立学成都,作讲堂,石室,开二堂,左温故,右时习”。

 文翁不仅是教育家,也是农业和水利专家。据《都江堰水利述要》记载:文翁在任职期间,带领人民“穿湔江,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顷”,使都江堰更加合理、科学,灌溉面积更大,是第一个扩大都江堰灌区的官员。文翁还设立专门管理都江堰的官员和组织,相当于我们现阶段各级政府所设的“开发区”和“特区”。由于文翁注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蜀郡出现“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富庶局面。

 文翁更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创新家。他才德出众、廉洁奉公,正如班固在《汉书·循吏传》中所评:“谨身率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文翁去世后“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正如一位诗人说道:“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文翁离开我们已经2000多年了,他将永远活在世人的心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0)

相关推荐

  • 衡山考——宋玉辞赋地名考之一

    摘要:宋玉在<笛赋>中提到了"衡山",旧注以为指湖南衡山,实误.考先唐典籍,衡山有四:一在河南,一在江苏,一在安徽,一在湖南.先秦及西汉的典籍中所记的衡山,偶指河南和江 ...

  • 张穆楷书《汉书.循吏传.文翁》四屏

    张穆(1805-1849年),初名瀛暹,字石舟,亦字石州,山西平定人.清代著名的爱国思想家.地理学家.诗人和书法家.他一生致力于西北边疆地理和蒙古史的研究,写下了<蒙古游牧记>.<俄 ...

  • 【文氏新闻】首届安徽文氏宗亲代表联谊会在文翁故里召开

    天下文氏一家亲  ID wsyjq8 宗亲,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天下文氏一家亲",再点关注,即能加入咱们文家人大家庭,恳亲问祖,联谊交流,与全球文家人在 ...

  • 【论坛文献】文翁的生卒时间存疑——湖北文佳明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分享最新资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 ...

  • 《汉书》作者班固一生经历了什么?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自幼接受父伯教育和熏陶,九岁便能文诵赋.班固的父亲班彪当时已是远近闻名的学者,好多人都前来拜他为师或与他探讨学问,受父亲朋友辈学者的影响,班固开阔了眼界,学业大有长进.班彪晚年潜心续 ...

  • 【历史文化名人】“司马相如故里”有关问题的再讨论 ‖ 李大明

    方志四川 直笔著史记盛世  问道彰善启未来 公众号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司马相如故里"有关问题的再讨论 李大明 ...

  • 【历史文化名人】彭邦本:地方公学第一人——文翁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彭邦本:地方公学第一人--文翁 <巴蜀史志>编辑部  考拉看看 "公学始祖兴教化,汉代循吏 ...

  • 【历史文化名人】汉代循吏第一人——文翁 ‖ 彭邦本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汉代循吏第一人--文翁 彭邦本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长.最为强盛的统一王朝之一,其中尤以西汉景帝.武帝时期 ...

  • 闽南历史文化名人 | 创造“吉文”体的著名书画家沈吉文

    吉文师的侠义 文/李然 沈吉文(1936一2014),笔名激文.渐客.纱帽山人.良峰居士.梦觉居士,福建诏安人.著名美术教育家.书画家.毕业于龙溪师范学校.曾任诏安县政协副主席,漳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

  • 娱乐圈中,有哪些明星是历史文化名人之后?

    虽然娱乐圈给人的感觉浮躁.名利.复杂且多绯闻,但里面不乏一些出身名门世家的明星,下面就来说说几位目前在娱乐圈名气较大的历史文化名人之后: 1.韩雪 祖父是解放军高级将领韩曙,一生南征北战,获得过许多国 ...

  • 历史文化名人与云梦山

    云梦山,又名青岩山,位于淇县城西南15公里的太行山东麓,主峰海拔584米.这里峰峦叠嶂,云蒸霞蔚,泉涌涧飞,险奇秀幽,素有"云梦仙境"之称.千百年来,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慕名而来,或创 ...

  • 诗歌:文君故里说文君​ | 红雨儿 主播 | 夏梦

    长风文艺 欢迎关注:changfeng1710 文君故里说文君 --听四川邛崃市作家李旭葵演讲有感 红雨儿 2000多年前的今天 神州有段动人的历史 一对情投意合的情侣 冲破世俗阻挡为爱私奔 相如一曲 ...

  • 潍县历史文化名人:广东福建巡抚张兆栋

    明清之前的潍县,不论是经济繁荣还是社会名流,都不算鼎盛,明清之后,甚至民国近代,潍县城发展越来越好,不乏诸多历史文化名人,比如大名鼎鼎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就在潍县做过县令,还留下"三更灯火 ...

  • 潍县历史文化名人:郭麐

    麐,汉字,"麟"的繁体字. 麐lín 1."麟"的繁体字.拼音:lín 部首:鹿,部外笔画:12,总笔画:23 五笔86:YNJH 五笔98:OXXG 仓颉: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