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法国的高卢雄鸡
法国1908年20法郎金币
我们常把法国叫做高卢鸡,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高卢人是凯尔特人的一支,公元前4世纪分布于今天的法国、瑞士、德国南部、奥地利和捷克共和国一带,力量逐渐发展壮大。然而随着罗马的崛起,高卢人在较量中逐渐处于下风,最终在公元前50年代的高卢战争中被罗马征服。军事史上的名著《高卢战记》描述的就是凯撒在担任高卢行省长官时的种种事件。
公元1世纪时期的高卢人分布图
公元前3世纪,罗马帝国内部出现危机,上下日耳曼行省长官波斯图穆斯趁乱独立,建立高卢帝国。波斯图穆斯拥有自己的执政官,每两年选举一次(但名单已不完整),并建立了元老院。铸造货币是一个政权刷存在感的最直接方式。波斯图穆斯登基之后就开始着手铸造自己的货币。根据现存的货币史料,高卢帝国共历6帝。公元前273年,泰特里库斯二世向罗马皇帝奥勒良投降,高卢帝国宣告终结。
高卢帝国版图
波斯图穆斯1安敦尼银币,正面是波斯图穆斯芒冠胸像,背面是太阳神像
然而,古罗马历史学家苏埃托尼乌斯发现在拉丁语中,公鸡(gallus)和高卢(Gallus)是同一个词。可是公鸡既不是高卢人的人格化国家象征,也不是高卢神话中的圣物。直到中世纪,法国人才和公鸡扯上关系。最初,公鸡只是法国的敌人用来嘲笑生活在原高卢人土地上的人们的一个双关语。后来,由于公鸡蕴含着宗教意味,因此被天主教的法国国王所推崇。据说耶稣被捕前,曾预知圣徒彼得会三次不认主,彼得说:“主啊,我誓死追随你”。后来,祭司带人逮捕耶稣,有人指认说,彼得和耶稣是在一起的,彼得害怕牵连,果然再三否认,听到鸡鸣方才醒悟。
描绘耶稣被捕时害怕受连累的彼得的画作,台阶上正是一只打鸣的公鸡
公鸡还被天主教视为警觉、敏捷、死而复生和人类公正的象征,因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公鸡成为天主教法国的国家象征,其形象也被安放于风向标上。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高卢鸡又有了新的诠释。共和派历史学说彻底摒弃了保王派把“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国王”克洛维接受洗礼的496年作为法国起源的传统观念,而是把法国的起源上溯到古代高卢人。从此,公鸡就成了法国的象征和代名词。
爱丽舍宫大门上的公鸡
19世纪70年代,由于国际银价下跌,实行金银复本位制的法国无力抵抗货币的持续贬值,不得不停止铸造银币,实质上实行金本位制。为了鼓舞民心,法国政府在1899年开始发行一种经过全新设计的金币。作为政治意义上法国国家象征的玛丽安娜与代表法兰西民族及其历史、国土与文化的高卢雄鸡分列硬币的正反两面。背面的雄鸡昂首挺胸,气宇轩昂,法国政府希望借此唤起法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法国1899年20法郎金币
这枚钱币的雕刻师是朱尔-克莱芒-沙普兰(Jules Clément Chaplain, 1839-1909),他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和最好的币章雕刻师之一。1863年获得了人生第一个荣誉——罗马大奖,这是1663年由法王路易十四创立的法国艺术类奖学金,分设雕塑、建筑、绘画和艺术章牌4个名额,获奖者可前往罗马,在美第奇庄园居住3年,接受意大利著名艺术家的指导,费用全部由国王承担。
1877年,沙普兰成为法国政府的官方雕刻师,一生作品无数,获奖无数。他雕刻的章牌成为今天收藏家竞相追逐的藏品。
朱尔-克莱芒-沙普兰
沙普兰还为一些外国政府雕刻钱币模具,最著名的就是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的孟尼利克二世像流通硬币。这套硬币完美地体现了沙普尔的雕刻水平,人物像栩栩如生,胡须、王冠和项链的细节令人惊叹。这版硬币今天也成为钱币收藏市场上的宠儿。
阿比西尼亚1889年1/100比尔铜币
巴黎大学建校680周年纪念章
巴黎大学建校680周年纪念章(图片来自《艺术麦朵尔》)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参战国禁运、停止兑换黄金,国际金本位制停止执行。法国在1914年发行最后一版高卢雄鸡金币后,也不再铸造金币。战后,法国也获得了德国的战争赔款(但其市场价值远远抵不上1871年赔给德国的50亿金法郎),收复了煤矿产区阿尔萨斯和洛林,夺取了德国在多哥、喀麦隆、叙利亚、黎巴嫩等殖民地的统治权,加上实行比较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使得法国经济在20年代增长迅速。为了刺激经济,法国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导致物价飞涨,法郎比战前贬值了59%。1927年,法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制。高卢雄鸡金币成为法国最后的金币。
1914年20法郎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