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课文《企鹅寄冰》的写作方法,老师负责举一,你负责反三

狮子大王住在炎热的非洲。

夏天来了,狮子大王不停地叫着:“热啊,热啊。”河马说:“听说在南极有一种很冷很冷的东西,叫做冰。”

狮子大王听了,立刻给南极的企鹅写了一封信,请他寄一块冰来。

好多天以后,企鹅收到了信。他说:“啊,狮子大王想要一块冰,太容易了,我这里可是冰天雪地啊。”企鹅挑了一块冰,装在袋子里,给狮子大王寄去。

装冰的箱子先上了轮船,又上了飞机。

过了很多天,狮子大王收到了箱子。他打开一看,觉得好奇怪:“呀,怎么是一袋水?”狮子大王生气地把箱子退回去了,还给企鹅写了一封信。

又过了很多天,企鹅收到了箱子和信。

狮子大王的信上写着:“我请你寄块冰来,你为什么寄来一袋水?”企鹅连忙把箱子打开:“这明明是冰嘛,怎么说是水呢?”看着袋子里的冰块,企鹅也糊涂了。

课文《企鹅寄冰》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作者是冰波,他有很多很好的作品,比如《阿笨猫》、《狼蝙蝠》、《月光下的肚肚狼》、《孤独狼》《小孩识字》等。建议大家,都可以找来看一看。

当然,还要把《企鹅寄冰》的原文也找出来读一读。

课文《企鹅寄冰》我会讲4个写作知识点:

第1个,角色选择。

第2个,寄来寄去。

第3个,信的格式。

第4个,故事有谜底。

我开始讲第1个,角色选择。

《企鹅寄冰》的主要角色有两个,第一个当然就是企鹅,第二个就是狮子大王。有了两个角色,就不再是一个巴掌拍不响,而是有很精彩的对手戏,它们可以互动。

故事情节的发展,就可以是人物互动出来的。

我们平常讲“三个女人一台戏”,也是这互动的道理。

作家来写这个故事,选择企鹅和狮子做主角,不是随便挑选的,而是经过精心考虑的。

就像一个导演挑选演员,他也不是随便的,也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这个演员能不能胜任这个角色。

其实这个想法就是一个写作方法,比如说:我们期末考试的时候,试卷上作文题目会出现一条规定“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同学是张三,你还不能写张三,你还得写成李四。

这就是说,作文当中的人物,其实他只是一个替身而已,他是一个演员。我们可以找很多不同的角色去表演同一个人物。

作家在写《企鹅寄冰》的时候,就挑选企鹅跟狮子来做主角。如果换成其他两个动物,当然也是可以的,这个故事照样可以成立——只要一个动物在有冰块的地方,一个动物在炎热的地方。让北极熊寄一块冰来,也很好啊,只是企鹅寄冰更可爱一点。企鹅长得可爱嘛。

《企鹅寄冰》是一个识字故事。作家接到一个任务,交给他两个字:一个“水”字,一个“冰”字,要求用这两个字写一个故事。

作家经过构思,就写下了《企鹅寄冰》这个故事,一个冰与水相互转化的故事。

哪里有冰块?冷的地方,南极就有很多冰块。

想到南极,我们最直接想到的动物是什么?当然就是企鹅。企鹅差不多是南极的代言人。

哪里需要冰块?什么时候需要冰块?冰块有什么特点?冰块很凉,天热的时候我们爱吃棒冰,非洲非常炎热,所以,非洲需要冰块。

非洲谁需要冰块呢?大草原上,谁最合适需要冰块?狮子。狮子王嘛,有个电影就叫《狮子王》。

老虎大王合适吗?老虎在森林,不适合在草原当大王。

虽然是童话,跟现实也要匹配一些。

写一个故事,选择了好的人物,好的角色,对故事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能够给我们省下很多的力气。

比如说,我要写一个《蛋的故事》,写鸡蛋,行不行?当然可以。鸡蛋、鸭蛋、鸟蛋,都行。但是,这些角色都比较常见,比较普通。

如果我写一个壁虎蛋,是不是就神奇多了?当然神奇多了,也让人好奇多了,好多人至今还没有见过壁虎蛋呢。

那么,我来写这个《蛋的故事》,是选择写壁虎,还是选择写母鸡,哪一个角色更好,哪个角色更能起到效果,哪个角色对读者的吸引力更大?我想一定是壁虎,很多人就会好奇——壁虎真有蛋吗?

这样一个角色的选择,就已经给故事带来了不少魅力,所以我们去写故事,一定要选择好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挑选好故事的角色。

让角色一出场,就为故事加分,自带光环,主角光环。如果情节再好些,那就更完美了。

第2点,寄来寄去。

寄来寄去,就是故事的情节了。

《企鹅寄冰》这个故事最好的构思、最妙的构思,就是狮子大王收到企鹅寄来的包裹之后,打开看了,然后又把它退了回去。

我把它叫作“寄来寄去”,或者叫“冰来水去”也挺好。

寄冰,企鹅用了一个箱子。

我们从箱子这个角度去看:箱子一开始是在南极,接着它到了非洲,最后它又回到了南极。

南极→非洲→南极,这是地点的变化。有地点变化,故事情节就有变化。

就像我们上学,早上在家里,然后到了学校,放学了又回到家里。

家→学校→家,这也是地点的变化,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有故事。

我们把这个思维拓展开去!

我得到了一件宝贝。走在路上的时候,宝贝掉了,我失去了宝贝。我认真走回去寻找,又找到了宝贝。

得到→失去→得到,失而复得,这也是一个故事的结构。

我们读课文,读出了其中的写作方法,想要活学活用,就得举一反三,但我还是那句话——老师负责举一,你负责反三。

就像我刚才讲的:

南极→非洲→南极

冰→水→冰

家→学校→家

得到→失去→得到

笑→哭→笑

开心→难过→开心

……

这样“出发-回归”的变化模式,都能够写出故事。这是反义词思维,它可逆,它能循环。

把它放到更大的个范围、更高的一个位置上去看。其实《红楼梦》也是这样的——空色空;《水浒传》也是这样的——散聚散;《三国演义》也是这样的——合分合。

所以说,要活学活用,把同一个方法放到不同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东西。掌握最基本的方法,它越基础越稳定,它的应用面更广,掌握起来更有效。

第3点,信的格式。

企鹅寄冰给狮子大王,大王又退回包裹。这个情况,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实在是太常见了。比如,妈妈在淘宝上买了衣服,到家一试穿,不好看,又退回去了。

当然,《企鹅寄冰》本来只是一个故事,虽然它是作家编的,虚构出来的,但是能在生活当中找到它的原型。

我们要知道,人的想象,没法脱离于真实的生活,人的想象是被限制的。

我们在淘宝上买东西,有时候卖家会寄一封信或一张卡片在里面。在《企鹅寄冰》里,狮子大王退回包裹时,给企鹅写了信。

写信,有它的格式。

信的格式是怎么样的?虽然我们现在不经常写信,甚至说几乎不写信了,但是我们还可以学一学的。比如说,有一本畅销书叫《傅雷家书》,家书就是写信。很多名人都有书信集出版。

请你问一问你的爸爸或者妈妈,让他们教你,信的格式应该怎么写。或者,你自己看看《傅雷家书》这样的书,自己琢磨一下信的格式是怎么样。这不是一件难事,自己能搞定的。学习到最后,关键还是靠自学。师父也只能领你进门,修行在自身。

我们把一封信嵌在一个故事当中,就像妈妈肚子里怀了一个小宝宝,我把它称为“孕”字结构。

或者说,这是一种插叙,也挺好用的。比如有一篇很经典的文章叫《最感人的理想》,里面就怀着一篇很感人的小学生作文《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当一条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

第4点,故事有谜底。

狮子大王打开企鹅寄来的箱子,他好奇怪呀,怎么是一袋水呢?不是说好寄冰来的吗?

于是,狮子大王生气了,把箱子退回给企鹅,还寄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愤怒。

可企鹅一打开,这不明明是冰吗?怎么说是水呢?企鹅也糊涂了。

“企鹅也糊涂了。”这是一个很妙的结尾。

作者自始至终没有把原因讲出来——为什么企鹅寄的明明是冰,狮子大王却收到了水呢?当狮子大王把包裹退回去,企鹅收到的明明就是冰啊,这又是为什么呀?

这谜底,在故事之外,在我们的经验之中,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我们的常识之中。

因为非洲热,南极冷。冷的时候,水就变成了冰;热的时候,冰就化成了水。我们夏天吃棒冰,当然要吃快一点,不然棒冰就化掉了。

我们都有这个生活经验,这事也是个科学常识,但作者并没有把水冷结成冰、冰热化成水的原因讲出来,而是把它藏了,像一个谜底一样,藏在了故事的背后,让我们自己去寻找。

从写作上说,这是露与藏的关系,这是直跟曲的关系,这是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写一篇作文,什么东西该写,什么东西该交给读者去寻找,作者心里要有一个度,让读者动脑筋的作者才是好作者。文贵曲。天上有颗星,叫文曲星。

这个结尾也让我们知道,阅读的时候,要懂得思考。

所以,我们读故事,不能只读表面文字,还要思考故事文字的字里行间、文字的背后,这会让我们获得很多。

同样的,我们学习写作文,不是说阅读很多,就对写作有帮助。有句话叫多则惑,少则明,多了不一定是好事。

关键在于,我们要读出作家是怎么写故事的,然后向作家学习写作,我们就能够像作家一样写故事。

我们阅读不要贪多求快,要认认真真读,读一篇是一篇。

阅读,也是一种驱动,它给我们带来知识,也给我们带来好奇。

好奇就是驱动。

有了好奇,就赶着我们去寻找另外的知识,去读另外的书。冰与水的关系,我们可以在前面讲过的课文《我是什么》里找到,也可以去看看科普书。了解一下: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水是怎么循环的。

最后再多讲一点哈。第5点,课文之间。

我们前面讲到第二课《我是什么》,它的结尾是这样的:小朋友,请你们猜猜,我是什么?

其实《企鹅寄冰》这篇课文,它也可以这样结尾,比如说:看着袋子里的冰块,企鹅也糊涂了。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情吗?

你看,我又把《企鹅寄冰》跟《我是什么》两篇课文联系起来了。

课文之间总有相通处,关键在于你站在哪个角度去看待它们。

这一课就讲到这里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谢谢聆听,再见。

链接:《小孩识字》童年与汉字:两个汉字写出一篇课文,小孩识字,成人回味

链接:《孤独狼系列》陆生作:我又引“狼”入室了,哈哈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