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初一英语教学的思考与认识
陈慧
一、问题的提出:
背景:2003年秋季我市初一年级(七年级)开始执行新课标、使用新教材;10月,市教育系统组织了有80人参加的新教材探究性英语优质课竞赛;12月市教育局基教一处专门组织了一次关于七年级新目标英语教学的专题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校长、教务主任和教师就初一英语新教材在教学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广泛、深入的讨论,大家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能对今后的英语教学产生影响,我们必须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初一学生基本上没有英语基础,面对新教材顿感很不适应,难以进入学习角色,觉得学习任务重、负担重。以兰州七中为例,今年划片进入兰州七中的小学共是四所,其中只有30%的学生基本具备小学1-2级课标的标准,其它70%的学生虽说是学过,但不具备1-2级课标的基础(小学阶段基本掌握600-700个单词的词汇量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这就是说初一年级教师面对的基本上是“零基础英语”的学生,因而,学生感到不适应、负担重就是很正常的。
2、使用的新教材虽说是初中起点(零起点)教材,但显然教材的预备篇内容少,所用课时少,不能弥补学生小学未学英语之不足。
3、新教材刚开始使用,教师尚处在初始的实践探索之中;教师接触的新教材也只是第一册,对初中六册教材的全貌没有整体上的感性认识;新课标、新教材所要求的观念、方法和教师头脑中原有的观念、方法尚处在初步磨合阶段。
4、由于以上方面的原因导致全学期课时偏紧,教师感到教学任务重,教学课时少,教学进度很难完成,并担心两极分化现象会提前出现。
学生学习上出现的困难是客观存在,教师的担心也不无道理。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其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积极主动的应对新课程、新教材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问题。
二、对存在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1、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尚不到位,尤其是对新课标提出的各级目标的认识尚不足。初一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突出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和知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进行培养。这里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怎样利用学生已有的语言技能?怎样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应用技巧?应该采取怎样的英语学习策略;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等。以文化意识为例,新教材要求通过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以便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要求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并由浅入深地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和融合的认识和理解的敏感性,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鉴别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在实际情景中恰当而灵活地运用英语语言。
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与认识是实现新的教学理念、思想、方法和目标的基础。
2、教师对教材的弹性认识不足。教师应该明确,以前的教学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现在新课标的要求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前者是我把知识给你,你来学,来接受,后者是教师想出一些尽可能适合学生的办法让学生掌握知识,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反映在教材的处理上,前者给了你纲,给了你教学全部内容,你可以将教材用够,剥烂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后者给你的教材仅是一个适应于教学的一般性材料,教师需要精细加工。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在诸如教育资源,学生生源、师资水平,英语教育现状也是不平衡的,所以教材不强求一律,各校可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用教材或者在教材选定后根据各种因素增添和删减某些材料。一句话,弹性的使用教材,这样就使教材具有了开放性,而不是原来的封闭形式了。
另外,在一篇教材中,有的知识点或表达方式只是出现了,但是不一定要求作为重点一次性来掌握,因为当前学生学习的基础还不一定具备,而且这个知识点还可能会在以后的教材中多次呈现,这符合认知规律,学生从不知到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之后,可以从初步认识到一般认识再到深入认识达到全面掌握,学起来就要容易得多。当然对基础条件较好的学生,可以加大认识的深度。
新教材给教师和不同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十分广阔的活动空间,它给了我们一个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因地制宜”的自由度。但目前我们尚未体会到这一点,因而遇到一个知识点,就生怕学生漏掉,就要挤出时间来讲清楚、讲透,这样自然的就会感到教学任务重,教学课时少,教学进度难以完成。
3、教师缺乏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学生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标目标要求的最重要的主体。二是教师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课标目标要求的必不可少的外在因素。只有教师才能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在这条路上要不断给学生提供各种指导和帮助,时刻准备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既然如此,教师就应该具备包括吸收新思想、先进教学理念、先进教法的能力,具有深厚而宽广的专业知识底蕴为学生这个教学主体走向成功提供各种帮助。如果简单强调学生为主体而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发挥的主要作用,就会出现不利于教学的结果。例如,教师一讲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作用似乎就不好体现,课不敢讲了,进而是大量无目的的活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是必要的,但学生的活动不能是无序、无目的的活动。教师驾驭课堂不是不让学生动,而是要让学生在实现课标的各级目标的方案中活动,使他们的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合作精神、学习策略等目标得到实践和增长。
4、教师对教学内容与活动二者有机统一问题的处理尚嫌不当。现在有的课堂活动看起来花样形式较多,但是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处理显得很生硬,有串联活动之嫌,使用的结果可能冲淡主题,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会使课堂管理失控,给一些顽皮学生提供“玩”的机会。
教学内容与活动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动”来达到“学”,是“动”中“学”,而不是为了“动”而“动”,为“学”而“学”,所以课堂不应是活动串联起来的游戏。
三、关于初一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1、教师要自觉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
2、教师要自觉培养跨学科的整合能力。不断拓宽知识面,新课标倡导课程的综合、开放,淡化学科界限。在实施新课程时,教师必须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这就需要教师自觉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补充必要的学科知识,努力在多学科的视野之中丰富跨学科的意识和学生经验。此外,发挥教师群体力量组织教学,开放教学资源,打破原有的独立封闭的教学形态,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以促成适应新教材弹性化与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3、教师要自觉增强课程意识。长期以来,教师只是把课程看作是一些供学生学习的材料,至于学生如何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三级课程管理”的理念赋予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管理的权力,使之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课程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课标的理解与实施的质量,教师往往用自己的观念、态度和意识来解读课程标准,他们对课程的认识直接关系到课程标准执行的效果。增强课程意识,有利于加深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4、建议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对课改,特别是英语课改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认真架构各学段的知识结构,足额配置相关的教育资源,使我市初中外语教学跟上课标的要求。首先要实施好小学阶段1~2级课标的教学内容,确保1~2级课标的各级目标在小学阶段落实。目前,大部分小学英语课时安排不足,或者干脆没有安排;英语教师师资薄弱,教学经验偏少,教学设备落后,缺乏有效的评价手段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英语教学造成的不良后果将会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更大的困难和严重的后果,甚至影响到课标的实施和教改的顺利进行,乃至最终给整个英语教育事业带来难以愈合的创伤。政府要始终盯着教育的长远发展、持续发展。各学段要顺利衔接、和谐发展。
5、建议教育科研部门帮助学校和教师认真解读课标,认真掌握其要旨;经常深入学校了解实际情况,在课改进行的各阶段为各校的英语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和成功经验的推广。
6、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科研部门倡导教师在实施新课标、新教材的过程中,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变为教学研究的课题,在实践中进行研究、探讨,建立课后笔记制度,定期进行阶段总结。
7、发挥教研督导作用,充分利用条件实行校本督导,使行之有效的课改经验落实为日常教学的常规,
8、及时做好评价工作。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在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使学校及时了解课标实施状况,改进教学管理方式。
10、建议初一起始英语教学能适当增加课时,以便在短期内弥补小学1~2级教学的空缺。
综上所述,我市英语新课标实施已经起步,存在着许多问题,同时也说明有不少的工作要做,英语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实施新课标的活动中来,在执行新课标的教学改革中不仅成为教学能手,而且成为具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的新型教师,使我市的英语教学出现新的局面。